劉易斯·托馬斯從眾生平等的角度去觀察生命,超越了前人的偏見,寫出了風行美國的科普著作——《細胞生命的禮贊》。從《作為生物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窺見作者的高明之處。作者達成這一功效的手段至少有以下三種:生動說明、調(diào)侃人類、贊美動物。
生動說明。和一般說明文不同,本文以生動說明為主。比如第九自然段寫多個黏菌合并成一個生物體的奇特習性。我們知道黏菌是低等動物,生命活動完全依靠本能——這是先天設定的生命程序,作者卻將其寫得饒有情趣?!氨舜耸柽h,互不接觸”帶有擬人色彩,寫出了它們獨立進食的生命特征,還賦予它們生命意識;“選舉著清一色的保守黨”采用借代這一修辭手法,代指黏菌個體采取的保守行為;“其他細胞聞聲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狀,互相接觸、融合,構成動作遲緩的小蟲子”則采用摹狀修辭手法和描寫手法,生動地描繪出眾多的黏菌融合成一個生命體的情狀。還有“富麗堂皇”帶有夸飾色彩,“獨來獨往,雄心勃勃”則帶有擬人色彩。作者采用多種修辭手法和描寫手法,生動傳神地描繪出黏菌的生長繁殖特征,語言既準確明快,又妙趣橫生。
調(diào)侃人類。當我們用“以物觀人”的視角,剝下人類神圣、莊嚴的偽裝,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的可笑與滑稽,新奇的審美效果于是產(chǎn)生了。比如第一自然段,作者采取俯瞰的視角,描寫大西洋城邊舉行年會的醫(yī)學家們的行為方式,將其比喻為“群居性昆蟲的大聚會”,這就消泯了人類和動物的界限,為接下來以擬物的方式寫人類活動作鋪墊。“離子式的振動”“急匆匆來回亂竄”“碰碰觸角”,采用擬物和摹狀修辭手法以及描寫的表達方式,生動地描繪出醫(yī)學家們形同昆蟲一般的行為方式,十分滑稽,有力凸顯出“人類聚會像蟻群”的觀點。又如“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最具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lián)系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并不經(jīng)常感到我們的聯(lián)合智慧”,則表現(xiàn)出在群居性動物的智慧面前的悵然若失,有抬高動物和自貶身價的意味;“我們也許是被聯(lián)在一些電路里,以便貯存、處理、取出信息”,也帶有明顯的物化和自貶的意味,調(diào)侃的意味十分明顯。
贊美動物。本文高度贊美群居性動物的全能性、協(xié)調(diào)性和生存智慧,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禮贊,表現(xiàn)了作者的謙卑心理和圓融智慧。比如第三自然段說螞蟻的活動和人類十分相似。開頭兩句委婉俏皮地提出觀點,接下來采用擬人修辭手法,以一系列的人格化的動作來描寫螞蟻的“工作”,凸顯螞蟻的能干。最后以虛擬的方式,極言螞蟻的活動十分接近人類,贊美之意溢于言表。還有第五自然段將蟻群比做“活的計算機”,贊美了螞蟻的智慧;第六自然段將蟻群比做“建筑或搬運工人”,贊美了蟻群活動的高度協(xié)調(diào)性;第七自然段將白蟻群體比做“藝術家”,贊美了蟻群的智慧和蟻巢的美麗。
總之,作者站在眾生平等的立場上,敘寫人類和動物的社會性特征,通過調(diào)侃人類和贊美動物的方式,委婉地批判了人類中心主義,表達了對細胞生命的誠摯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