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解說】
俗話說:理不辨不清,話不說不明。辯論是把對人進行考查后所作的鑒定加以認真分析。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確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就某一件事情進行辯論,那么如何進行辯論呢?
【活動展示】
做好辯論試題,一般從以下幾點著手:(1)尋攻擊點。在分析辯題時就要注意考慮對方可能的立論和比較薄弱的地方,可以選擇對方論點的缺陷、論據(jù)的缺陷、論證思路上的缺陷。(2)類比引申。注意從對方的立論或提供的前提中巧妙引申到一個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以起到駁斥的作用。(3)巧用矛盾。借用對方觀點中的矛盾、對方隊員之間的矛盾進行推理,駁斥對方觀
點。(4)誘敵深入。用一連串的問題引出對方辯論中的矛盾,然后加以攻擊。(5)答問結(jié)合。一般地,對于對方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后,也要向?qū)Ψ綊伋鲆欢ǖ膯栴}?;卮饐栴}時要簡潔,重要的是進攻和闡明自己的觀點。對于對方的問題,如果與辯題無關(guān)可以不回答。(6)藝術(shù)表達。一般地,在提問、申訴觀點、擺出論據(jù)時,語速可慢一點,關(guān)鍵字眼要一字一頓加以突出;反擊時語速可以快一點,以示鋒芒。同時要注意用語的堅決、干脆、簡潔、幽默,以此來感染在場觀眾及評委。
【情景練習(xí)】
2011年9月21日北大副校長在微博上說:“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zāi)?,北大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這則網(wǎng)帖突然火暴網(wǎng)絡(luò),并衍生出了多個高校的版本,被網(wǎng)友稱為“校長撐腰體”;最近網(wǎng)絡(luò)爆料,由于扶老人屢屢引起糾紛,“怕惹麻煩”已經(jīng)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曾轟動一時的“彭宇案”,出手相助的好心人反被告上法庭,人們似乎由此得出結(jié)論:面對摔倒的老人,每一次伸手都意味著危險,每一分“自私”都是出于自我保護。
針對這種現(xiàn)象,你所在的班級進行了一次辯論,你是同意攙扶還是不同意攙扶呢?請你簡述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