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父母親也都愛孩子,經(jīng)常在公園等公共場所看到美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那種互動,讓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美國爸爸跟孩子玩,就象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玩一樣,他們的愛熱情而張揚(yáng),非常具有感染力.。但是美國父母愛孩子的同時也非常堅持原則,有些地方的確值得我們借鑒學(xué)習(xí)。
周末我們帶著小多去他們學(xué)校的操場打籃球,邊上也有一個美國爸爸帶著兒子打球,男孩的媽媽帶著他妹妹在邊上玩。后來,我們打累了就去一旁休息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一家人也準(zhǔn)備離開了。突然耳邊傳來凄慘的哭聲,我看到那家的妹妹在哭,她爸爸拿走了她手里抱著的球,并把球放在了操場邊的小游樂場。小女孩想跑去把球拿回來,他爸爸擋著她說:“不行,那球不是你的,不能帶走?!毙∨⑷臍q的樣子,很執(zhí)著地堅持不走,一定要去拿那個球。這時候,那個美國爸爸?jǐn)r腰把女兒抱起來,向著停車場走去。小女孩在爸爸懷里踢著踹著,哭著嚷著說:“把我放下來!”。爸爸剛把她放下來,小女孩就要跑去拿那個球,爸爸只能又把她抱起來,這回?zé)o論小女孩怎么耍賴,爸爸也沒把她放下來。我聽著小女孩的哭聲一直到他們開著車離去。
夕陽下,操場邊的小游樂場已經(jīng)沒有人了,只剩下那個粉色的球靜靜地躺在一個角落里。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那個球的主人并不在現(xiàn)場,是個無人認(rèn)領(lǐng)的球。我問多多:“這是你們學(xué)校的球嗎? ”他說;“不是!”那應(yīng)該是哪個小朋友忘在這里了。
一個沒有主人的球,也不值多少錢,但那個美國爸爸不妥協(xié)于女兒的哭鬧和眼淚,堅持了原則“不是你的東西就不可以拿”,這才是父母對子女真正的愛.。我想這個女孩兒在這樣的爸爸的教育下,長大也會遵循這個原則吧。
如果一時屈從了孩子的眼淚,滿足了孩子的愿望,那就是溺愛了,讓孩子高興一時,累積下來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