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dá)之導(dǎo)游詞》
皇家園林——頤和園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遠(yuǎn)近聞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頤和園又名清漪園,是當(dāng)今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園林。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長廊,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它長七百多米,分成兩百七十三間。相傳清朝皇帝下江南時,被江南的景色吸引,于是讓宮廷畫師把江南的美麗景色畫下來,回來刻在橫檻上;還把古代典籍上的歷史故事畫成畫,也刻在橫檻上。這些畫栩栩如生,巧奪天工,是難得一見的藝術(shù)瑰寶。
下了萬壽山,就來到昆明湖。昆明湖主要的景點就是十七孔橋。它像一條長虹橫跨在昆明湖上,非常漂亮。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小獅子姿態(tài)各異,沒有任何兩只是相同的。大家看,這里景色非常美麗,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兩岸有數(shù)不清的垂柳,大家一會兒有時間的話既可以沿著長堤隨便走走,也可以坐著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劃過,體會一下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游覽就快結(jié)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學(xué)會寫得充實之材料豐富》
1.B(雖然也涉及環(huán)境與人才的關(guān)系,但孟母三遷指的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它旨在說明不同的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會有不同的影響,不屬于逆境出人才。)
2.荊軻敢冒著生命危險去刺殺秦王,是因為他懷著“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fù)返”的必死信念
3.書是火把,能指引前進之路;書是小船,能開往知識的海洋。書是明燈,能照亮未來之路;書是清風(fēng),能廓清無知的迷霧。
4.略
《隨筆的閱讀》
1.“柳”代表著春風(fēng),預(yù)示著春天的開始?!安荨贝碇禾?,宣告了春天的來臨?!傲焙汀安荨惫餐瑒?chuàng)造了富于生機的綠色世界。
2.因為“綠”只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色彩的描摹,而“青”則加進了詩人熱情贊美的情感因素。
3.(1)說“青”比“綠”“更為單純”:因為“綠”是活生生客觀世界“摻雜”其他事情的,帶有一定綜合性的色彩,是“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而“青”僅僅是詩人從“萬紫千紅”的客觀世界中抽象出其中特別喜愛的一種色彩(點到“抽象”就算對)。(2)說“青”比“綠”“更為……凝凈,清醒”:因為其傾注并沉淀了詩人的主觀感受,它不是處在“無名狀態(tài)”,而是有了“覺解”(點到“主觀感受”就算對)。
(3)說“青”比“綠”“更為……永久”:因為“青”這種色彩是詩人思想升華的結(jié)果,況且這種色彩不隨自然界的轉(zhuǎn)換而變換的(點到“思想升華”就算對)。
4.(1)①“綠”指的是具體的現(xiàn)實的世界。②“綠”原是一種和諧的色調(diào),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是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2)①“青”則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yuǎn)意義。②“青”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通過對“綠”和“青”的闡釋,表達(dá)了作者對春天美景的贊美之情和對理想生活的美好祝愿。
5.(1)結(jié)構(gòu)上的不同點:“青山綠水”是由兩個偏正式合成詞“青山”與“綠水”構(gòu)成的成語;“山清水秀”是由兩個主謂式短語“山清”與“水秀”構(gòu)成的成語。(2)字形有別的原因:“青山綠水”的“青”跟“綠”對舉,都是揭示色彩的;而“山清水秀”的“清”跟“秀”對舉,都是描寫性質(zhì)狀態(tài)的。“青山”是常用詞,意為“青色的山”,但不能說成“山青”。“山”在前,后面則需陳述“山怎么樣”,要用形容詞來形容它,故必須寫成“山清水秀”。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
1.(1)作者路過臺南縣白河鎮(zhèn),看到了“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蓮花”,體會到了“夏日里格外有一種欣悅的氣息”。這句話有奠定全文感情基調(diào),引出寫作對象的作用。(2)作者認(rèn)為,文人們用脫離實際生活的文字來寫詩贊美蓮花,永遠(yuǎn)比不上用辛苦勞作的血汗寫出的生活深刻厚重。這句話收束全篇,點明主旨,表達(dá)了作者對采蓮人的贊美之情。
2.目的是用《采蓮謠》所寫的快樂場景和感受來反襯采蓮人采蓮子并沒有這么浪漫,而是“要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里”。這樣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形象沖擊,為下文贊美種蓮人作鋪墊。在歌謠與現(xiàn)實的對照中,很自然地引出對采蓮具體情景的描述。
3.(1)采蓮需要起早摸黑,選擇在“清晨太陽剛出來或者黃昏日頭要落山的時分”。(2)采蓮要下泥田,“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里”。(3)可能會受到傷害,“要防備田里游來游去的吸血水蛭”“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4)采蓮的工序很復(fù)雜,“挖蓮子”“剝蓮子”“挑蓮心”。(答出3點即可)
4.(1)蓮田的美景與采蓮人的辛苦對比,表達(dá)了對采蓮人的同情和贊嘆。(2)采蓮歌謠、古詩與采蓮的現(xiàn)實對比,說明真實的采蓮更讓人內(nèi)心震撼。(3)空的蓮蓬、蓮子湯、苦茶的功用與采蓮的過程對比,說明了采蓮工作的艱辛。(4)蓮花之美與“污泥”“水蛭”“密刺”的環(huán)境對比,與“千瘡百孔”“血痕”的對比,說明“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5)開花前的“荷”與開花結(jié)果后的“蓮”對比,表達(dá)對自己以前“看蓮”“想蓮”而不了解采蓮之苦“感到愧疚”。(答出3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