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責任,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預習——有效教學的前提
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先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通過預習,能使學生從思想上端正學習態(tài)度;通過預習,能使學生區(qū)分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難點和重點問題,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帶著目的聽課,學生才會有充分的準備接受課堂教學,才能體驗學習的快樂。所以在學習時,學生有必要提前預習新內容。
其實不僅是學生需要預習,教師更需要“預習”,備課就是教師的“預習”。備課作為教師課前準備的過程,也是教師總結經驗的過程,只有不斷收集資料,不斷處理教材、確定教法,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備課不僅是講好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
二、上課——有效教學的關鍵
在做好充分的預習之后,學生帶著問題,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解,就能輕松地掌握所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是組織者,除了把知識點講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聽透,也就是讓學生的思維跟上教師講課的進度,這就要求學生保持興趣、集中精力。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興趣。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有時還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fā)展最佳狀態(tài)”中學習,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復習——有效教學的鞏固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钡聡軐W家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之母?!边@都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復習。
課后復習的目標任務是:查漏補缺、夯實“雙基”、提高能力、促進發(fā)展。在獲取新知時,學生一時間難以牢固掌握,有的可能還屬于“夾生飯”,這就需要通過不斷的復習,加以鞏固和消化。同時,利用復習,還能重新構建和鞏固單一、零散的知識,使其進一步系統(tǒng)化、條理化。所以,教師要反復強調課后復習的重要性,強化學生課后復習的意識,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課后復習習慣。
四、作業(yè)——有效教學的檢測
作業(yè)既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課外延伸,也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作業(yè)是對知識掌握的反饋,是學生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促進心理能力發(fā)展的過程??梢酝ㄟ^作業(yè),鞏固和深化已學的知識,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必須抓住重點問題,不能脫離課堂知識,不能漫無邊際,要有針對性。同時作業(yè)量不宜過多,不能簡單、機械地重復,要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主。作為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練習設計,應體現(xiàn)它的效率,突出現(xiàn)實性、發(fā)展性和活動性。
總之,要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腳踏實地,抓好、抓實教學中的預習、上課、復習和作業(yè)四個環(huán)節(jié)。同時,讓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進課程教學方法,努力打造真正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太窩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