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筆者通過“捕捉、引入、利用、創(chuàng)設(shè)、探索”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捕捉簡單有效、積極可行的教學興趣點
如學習“China,Japanese,America,Russia,F(xiàn)rench”等國家、國籍的詞匯時,筆者把學生分成每6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把6張不同國家的國旗圖片貼在正方體小盒子的6個平面上,讓學生在小組間輪流擲骰子,擲到哪一面,就將所學的單詞放入“I’m from…/I’m…”“She’s/He’s from…She’s/He’s…”句型中進行操練。
通過擲骰子的方式把新單詞和新句型聯(lián)系起來,寓任務于小組游戲之中。教師用較少的時間,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調(diào)查填表法、小組集體競賽法等來創(chuàng)設(shè)任務。在創(chuàng)設(shè)任務時,教師要先做簡明的示范,教師的指令和要求必須清晰、易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練習完后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及時做出評價。
二、引入自然生動、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表演
如在教學“find”與“l(fā)ook for”的區(qū)別時,筆者引入了這樣一個興趣表演:
Mingming:Mum,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Mum:OK.
Mingming:Where’s my basketball?I can’t find it.I’m looking for my basketball.
Mum:Look,it’s under the chair.
Mingming:Thank you.Goodbye.
這個表演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學生很容易理解“find”與“l(fā)ook for”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到它們的區(qū)別,而且還能自編對話,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實際交往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表達。在現(xiàn)實中學習英語,學生身心更放松、興致更高、體驗更真切,獲得的感性認識也會更深刻。
三、利用富有興趣、陶冶美好情操的教學制作
在學習《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這個單元時,筆者向?qū)W生展現(xiàn)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制作了一個動物家園,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寓德育于英語教學的目的。最后,用一首英文歌《We know》唱出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這樣,學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創(chuàng)設(shè)順應學生心理的教學游戲
如在學習疾病類的單詞“toothache、sore throat、headache”等時,筆者通過體態(tài)語,讓學生形象地表演出“toothache,sore throat,have a cold,headache”等詞,并配上醫(yī)生與病人的對話。每位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參與活動,在新奇與趣味中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學習單詞時,教師應通過各種游戲使學生加深印象,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盡情投入到游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
五、積極探索活躍思維、拓寬運用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時,筆者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在一個房間里擺放著不同的物品,讓學生先觀察幾分鐘,而后將畫面切換成空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憑記憶用此句型說出房間內(nèi)物品的擺放。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記憶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
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創(chuàng)設(shè)符合課堂、符合學生興趣的情境,才能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掌握語言并學以致用,才能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并煥發(fā)出無窮的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