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概念,正確認識它 既是語言、技能又是教學手段的特點。恰當?shù)靥幚砺犝f讀寫訓練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提高語言訓練的質量和正確貫徹教學原則,提高教學效率。而在這四項基本技能中“說”是最基本的一項技能。“說”是使用英語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結合。小學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一、小學英語朗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很多學生上課不敢發(fā)言,害怕說錯了被同學笑話。對于 起始階段的小學來說,不敢讀持續(xù)的時間越長,對以后的英語學習就越不利。
第二,在英語朗讀時,有的學生只是一味地跟讀,這種“鸚鵡學舌”式的學習只會讓他們感到茫然,并未真正掌握朗讀的技巧。
第三,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他們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興趣易變,如果老師不采用多種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就很容易走神。因而要盡量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朗讀的持續(xù)注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方法。
1、激發(fā)小學生英語朗讀的興趣。
教學目的明確,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庇纱丝梢姡ぐl(fā)學生的興趣已經(jīng)明確被列為教學目的之一。
A good beginning is a half done。 興趣是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入門的第一步,小學生活潑好動,反應靈敏,模仿性強,生動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的色彩鮮明的彩圖、單詞卡片、掛圖、頭飾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都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
俗語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激發(fā)小學生英語朗讀的興趣是提高英語朗讀能力的第一步。這就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朗讀水平,起到示范的作用。當教師的能力、水平得到學生的信服時,學生才會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注意自己的朗讀水平。記得在一次春游活動中,我和學生們正在排隊玩游戲,這時幾個外國人走了過,孩子們熱情地向他們打招呼:“Hi , Hello”,之后再沒有別的話語。我從這群淳樸的孩子們眼中看到了期待,其實孩子們還想和這幾個外國人有更多的交談。我想這是多么難得的一次機會??!于是,當著孩子面,我和他們聊了起來。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驚訝,接著便是他們的贊賞與決心:“老師,您說得真棒,以后我們要努力學好英語,長大后也能和您一樣自由交談。”通過這件事孩子們就真得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發(fā)自內(nèi)心想要學英語。另外,針對這一時期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采用“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計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讀法,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給他們提供展示的平臺,滿足他們愛表現(xiàn)的欲望。
2、分組比賽法
為了理解和體現(xiàn)學生在知識、智力、情感、個性等方面的要求,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都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教學中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能動地學習、主動地發(fā)展。因此我將主動性交給學生,首先我的班級采用“1+2”的方法,即每3個人一個小組,一個組長,2名組員,其中一名組員為中等生,一名為后進生。全班共分10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組與組之間,各組長之間,各組員之間都有競爭力,組長負責檢查中等組員的朗讀,并且負責幫助后進生提高朗讀水平。而中等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語音語調的強化訓練后,又可以負責監(jiān)督組長。每周我們都進行一次總結,每個月我們都會評出“最佳朗讀獎”,并由校長親自為第一名頒獎。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之后,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漸長,并比同期有很大提高。真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我都給予適時的表揚,讓學生樹立自信心與成就感,更深層地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情境演繹法
學習英語,尤其是訓練朗讀能力,最終目的是流利地進行口語交際。作為第二語言,它具有一定的難度,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學好英的必要條件。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具體來說,教師用英語講課,可以給學生提供聽英語的機會,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開拓視野,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克服母語的干擾,使他們對聽課感到饒有興趣,增加親切感,調動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學生方面講,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要盡可能多的使用英文交談。例如 I get up , I go to school at 7'clock,I go home 等等,這些簡單的詞匯、句子得到較高頻率的使用。 分角色表演一個特定的小對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他們會主動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以表現(xiàn)的盡善盡美。通過分角色朗讀,學生會更深層地理解課文, 真正做到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4、“韻律兒歌+拼讀規(guī)則”教學法
朗讀水平的高低涉及到很多細節(jié)方面的訓練。在小學階段,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調,使他們在朗讀時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給人以美的享受。教材中每一個模塊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聽、說、讀、寫、評等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因為語言技能的發(fā)展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在實際語言環(huán)境中,也要求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課文中的poem、chant以及歌曲都有意將課文內(nèi)容編成一個節(jié)奏感較強的英文兒歌,使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He's cool .一課中,編制的小chant:
This is a little girl , and she has a little curl.
And when she is good , she is very very good.
And when she is bad ,she 's very very bad.
我們還可以將a little girl 改成a big brother改編成一個新的chant。這樣不僅掌握了課本的知識,還拓展了課外知識,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在輕松愉快地環(huán)境中進行朗讀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英文中的小兒歌、歌曲,加強節(jié)奏感,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技巧。
在英語學習實踐中,教師要使學生獲得足夠的練習機會。同時,還應允許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美國學者桑代克提出“嘗試和錯誤理論”,他認為學習是一種在“嘗試和錯誤”中,便重復“練習”和獲得滿意“效果”的動作逐漸加強,其余動作逐漸消失的過程,所以嘗試錯誤也是學習的基本形式。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
總之,提高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保持關心、恒心、自信心。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師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讓學生在愉悅、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有效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一定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