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套以社會教化和自身修養(yǎng)為主題的相對完善理論體系。在全球化和改革開放浪潮的影響下,當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困境,如何借鑒傳統(tǒng),走出困境,成為擺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關鍵詞: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當代社會 借鑒價值
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歷經幾千年的發(fā)展,尤其是強調社會教化和自身修養(yǎng)相結合的方法,在中國歷史中一直居于主導地位。盡管其方法是為古代統(tǒng)治者服務,但對于當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中國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源遠流長,尤其是儒家的倫理方法統(tǒng)治了中國幾千年的時間,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tǒng)和完善的理論體系。在諸多方法中,一直較為受統(tǒng)治者推崇的主要是社會教化方法和自身修養(yǎng)方法:
1、社會教化方法
原始社會的口耳相傳,觀察模仿,奴隸社會周公倡導的“化民成俗”、“以禮正俗”,孔子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集大成者,他特別重視人的道德品質的后天培養(yǎng),希望通過后天的教育,約束人的行為,使人們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成為賢人君子。
1.1理論灌輸
古代統(tǒng)治者為了系統(tǒng)地傳播、灌輸有利于統(tǒng)治者自身的倫理道德,除了在課堂上對這些倫理道德進行系統(tǒng)地講述之外,還采取了編寫和普及蒙書的手段,讓統(tǒng)治者的倫理道德思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從而達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1.2教化百姓
各朝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制定鄉(xiāng)約民俗,推進化民成俗。秦漢時期,地方設“三老”專職教化,清朝在全國鄉(xiāng)村廣設鄉(xiāng)約,集中宣講《上諭》,最后進行評比鑒定。通過這樣的方法,在鄉(xiāng)民中普及統(tǒng)治者的思想,在百姓中形成風俗,以順利達到教化的目的。
1.3重視統(tǒng)治者和教育者的言傳身教
儒家特別重視統(tǒng)治者的師范作用,孔子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要求統(tǒng)治者必須做好道德和倫理的表率,做萬民心中的賢者,這樣在百姓心中起到模范作用,才能教化百姓,開啟民智。
1.4重視環(huán)境的陶冶作用
古代道德教育特別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作用??鬃诱J為“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近君子,遠小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他們都看到了客觀環(huán)境對人的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的德行方面的差異是受客觀社會關系的影響的。
2、自身修養(yǎng)方法
2.1學與思相結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強調,個人在修身的時候,既要重視學習,又不能忽視思考,將學與思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將前人的思想轉化為自己的內在修為。
2.2積善成德
個人要通過學習和踐行圣賢的優(yōu)秀品德,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以提升。荀子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比朔鞘ベt,只有通過后天的不斷學習,才能達到社會道德的要求。
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的一項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在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動力。但是隨著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經濟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之間出現了脫節(jié)現象,近段時間以來,這種現象變得越來越突出。具體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受到挑戰(zhàn);在改革開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被弱化;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等等。
三、如何將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應用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重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當代中國,課堂依舊是進行國民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實效,就必須抓住課堂。要針對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升國旗、唱國歌、播放愛國主題教育視頻、參觀紅色革命勝地等等。
3.2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尤其是思想政治素養(yǎng)
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一個好的教育者能對受教育者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隨著大學不斷的擴招,大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師范類院校作為培養(yǎng)教師的主陣地,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要想提高教師素養(yǎng)尤其是思想政治素養(yǎng),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準入門檻,要制定嚴格的教師選拔標準。與此同時,也要提高教師的各項待遇,真正把教師培養(yǎng)成社會的高端人才。
3.3重視榜樣的力量
對于民眾中德先進事跡,模范典型如要加大宣傳力度,達到家喻戶曉。在民眾中形成人人爭做模范,個個爭創(chuàng)典型的氛圍,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導向,利用榜樣的力量對民眾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3.4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高速傳播的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不僅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雜志等傳統(tǒng)媒介,還要充分利用微博、論壇、網頁等新的傳播媒介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
言而總之,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的東西,我們要真正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順應時代潮流,讓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
參考文獻:
[1] 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2010.12
[2] 劉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繼承、借鑒與創(chuàng)新研究.2010.6
[3] 郝鳳嬌.古代道德教育方法對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啟示.2010.7
[4] 張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