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以其唯美主義主張聞名于世,歷來對他的作品的研究甚多。本文著重從唯美主義構(gòu)想的角度來分析其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試圖解析王爾德的唯美主義主張在該作品中的再現(xiàn),以期有所發(fā)現(xiàn)。
關鍵詞:王爾德;道連·葛雷的畫像;唯美主義;
王爾德,十九世紀英國文壇上很有才氣卻又頗受爭議的作家,他才華橫溢,但又頹唐沉淪,追求為藝術而藝術;他頗具現(xiàn)代主義意識,且擅長用虛擬題材反映現(xiàn)實。
王爾德的作品甚多,最為著名的包括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劇本《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莎樂美》,童話集《快樂王子》、《石榴之家》等。
一、王爾德的唯美主義主張
王爾德熱衷于唯美主義藝術,曾經(jīng)提出過“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并在其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和戲劇《莎樂美》中表現(xiàn)出來?!盀樗囆g而藝術”口號的提出,既是唯美主義者表示自命清高、向往藝術的純粹性,又是對那些俗不可耐的市儈們的一種抗議。
王爾德認為唯美主義是浪漫主義運動的延續(xù),稱之為心浪漫主義。就其唯美主義的藝術本質(zhì)論而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認為藝術應該超脫現(xiàn)實,游離于人生;認為不是藝術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提倡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除了它自身之外,什么都不表現(xiàn),藝術有其獨立的生命,反對為生活而藝術,否定文藝的社會教育作用;同時,追求虛擬的神奇魅力和主觀想象,反對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認為藝術本來目的就是講述美而不真實的事物——藝術等于謊言,也等于美。
顯然,王爾德的這些文藝思想是極為荒謬的,他顛倒了文藝與生活的關系,其藝術見解不僅唯心主觀,而且形而上學。但從中也可以看到王爾德對當時社會規(guī)范的強烈反感,企圖擺脫“為金錢而藝術”的羈絆,幻想著藝術的絕對獨立與自由。因此,王爾德的理論本身雖不可取,但其現(xiàn)實針對性和積極意義也不能全盤否定。
二、關于《道連.葛雷的畫像》
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是王爾德的代表作,也是英國唯美主義思潮的代表作。這部小說的情結(jié)結(jié)構(gòu)是建立在荒誕而虛擬的基礎上的。小說描寫的主人公道連.葛雷,是一個20歲的美男子,畫家霍爾渥德深為其俊美容貌所感動,決心要為他畫一張肖像,以流傳其美貌于不朽。畫家的朋友亨利爵士是個極端的享樂主義者,他在畫室認識了道連之后,竭力贊美其美貌,勸他趁年輕貌美之時及時行樂。肖像畫成之后,道連自己也深為自己的美貌所恍惚,同時想到青春紅顏不能長久,認為“一個人失去了美,也就失去了一切”,于是,他接受亨利的勸導,開始及時行樂。
道連為了追求美,首先對神祈禱,接著殺死了畫家霍爾渥德,同時,又開始追求女色以實現(xiàn)他的種種荒誕怪異的愿望。他研究各種美,并如此放蕩的生活了18年。此時,他開始厭惡感官享樂,常常因為往事而不安和苦惱。最終,因為無法成熟容顏的老去而自殺身亡。
三、唯美主義理念的形象化
《道連.葛雷的畫像》是唯美構(gòu)想的典型杰作,是王爾德唯美主義理念的形象化載體。透過作家虛構(gòu)的故事和不可思議的故事情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王爾德崇尚唯美主義的奇特創(chuàng)意:
首先,王爾德企圖通過小說闡明唯美主義的藝術法則和美學觀點——藝術高于一切,藝術超越一切。在道連這個活人的容貌上,不能表現(xiàn)他那腐化透頂?shù)男愿癖举|(zhì),只有在畫像中才清楚地看出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通過這種情節(jié)設計,王爾德借此說明藝術比現(xiàn)實本身更能忠實的表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藝術之美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它是心靈的主宰,永恒不滅,這就是小說核心的題意。
其次,說明人生是藝術的模仿,離開了藝術,生命就不存在。小說中的三個主要人物,表現(xiàn)出三種對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亨利爵士是個享樂主義者,從一開始他就宣揚對美的極度崇拜,奉勸道連及時行樂,他不顧及道德,主張用美去盡情地享樂,他是美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審美者;畫家霍爾渥德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全心專注于他的藝術作品,孜孜不倦的追求抽象的形式美;而道連則是前兩者的結(jié)合,他既想永葆青春之美,又要及時行樂,但這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的。他傷風敗俗的行為必然會導致容顏之美的喪失,最終毀滅了自己?!鯛柕峦ㄟ^三個唯美主義者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理念的比較觀照,說明只有藝術是永恒的、不朽的。
再次,表明了作家對現(xiàn)實的一種挑戰(zhàn)與反抗。該小說發(fā)表之后曾一度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與不滿,被人斥為“不道德、病態(tài)”。王爾德解釋說:“我的小說,……是對現(xiàn)實主義的粗暴和野性的一種反抗?!睆倪@層意義上說,這部作品是一部虛擬的傳奇,是游離現(xiàn)實的荒誕之作。其批判意義是雙重的:一方面,作家在藝術方法上,向當時流行的現(xiàn)實主義進行挑戰(zhàn),以虛擬取代現(xiàn)實的描寫;另一方面,在思想內(nèi)涵上,揭露了西方人良心的墮落,多行不義必自斃。道連蔑視任何道德規(guī)范,憑借美貌縱情于聲色享樂,漸漸墮落,終于自取滅亡。
最后,體現(xiàn)了作家用分身術描寫自己的創(chuàng)作原則。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有三個,實際人物其實只有一個,即作者自己。小說所描寫的,或是作者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方式,或是準備實行的方式,或是他的信念。王爾德曾說:“霍爾渥德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亨利爵士是世人心目中我的形象,道連是我但愿自己能夠成為的形象?!蓖鯛柕路路饘⒆约阂环譃槿?,化為三個不同的唯美主義者,從不同側(cè)面來演繹自己的唯美主義藝術主張?!兜肋B.葛雷的畫像》既是唯美主義的代表作,又是王爾德主張寫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的一次重大實踐。在創(chuàng)作中,王爾德反對寫真實的人,而主張寫美的而又不存在的人,他采用分身術手法描寫自己的創(chuàng)作原則,核心是強調(diào)唯主觀、唯自我。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道連.葛雷的畫像》標志著十九世紀傳統(tǒng)小說向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轉(zhuǎn)向和蛻變,標志著文學創(chuàng)作從客體描寫轉(zhuǎn)向作家主體描寫,由符合生活的邏輯和理性原則,向非邏輯、反理性、反現(xiàn)實方向發(fā)展。王爾德的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實際上是繼波德萊爾《惡之花》之后,在英國文壇上綻放的又一朵現(xiàn)代主義的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