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95年,泉鏡花憑借《外科室》、《夜行巡查》等小說躋身文壇,被冠以觀念小說旗手之名。但一年后,鏡花突然文風一變,轉而創(chuàng)作幽怨的自傳性小說,繼而向神秘、怪異的浪漫世界過渡。在這一轉向過程中,發(fā)表于1896年的《勝手口》無論在內(nèi)容上還是時間上,都處于轉向的關鍵地位。對《勝手口》的分析與研究有助于理清鏡花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填補中日對鏡花文學研究的空白。
關鍵詞:泉鏡花;觀念文學;轉向;
泉鏡花(1873-1939)出生于金澤的一個窮苦的鏤金師家庭。他一生筆耕不輟,在創(chuàng)作生涯中留下了300余篇作品,是日本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按寫作風格的不同,大致可將其作品分為三類。第一類以觀念小說為代表,以批判社會弊病為主要內(nèi)容;第二類以《照葉狂言》為代表,作品中洋溢著鏡花獨有的艷麗幽怨的風格;第三類以怪異小說《高野圣僧》和花柳小說《婦系圖》為代表,作品中充斥著神秘氣息與母性依戀情懷。
在鏡花的早期作品中,寫于1896年的《勝手口》地位尤為重要。該作品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內(nèi)容架構上來看,都是鏡花從觀念小說轉向幽怨小說的標志。對該作品的再研究,有助于廓清鏡花的創(chuàng)作歷程,也能更清晰地展現(xiàn)出1896年末的鏡花形態(tài)。
一、故事脈絡及創(chuàng)作背景
1896年11月,泉鏡花在《太陽》上發(fā)表了名為《勝手口》的文章?!皠偈挚凇痹谌照Z中意為廚房的出入口,這也是文章發(fā)展的第一舞臺。全文概略如下:
陸軍中尉松平龍?zhí)擅詰僦≡卩徏业陌⑾???僧斔钠鹩職庀虬⑾汕蠡闀r,卻被阿仙拒絕。事實上,阿仙已早為人妻,她是龍?zhí)傻纳纤尽嗔贾袑⒌逆獭K湍膛⒌兔妹酶蛔臃浅M闉榍樗У凝執(zhí)?,于是不停勸說阿仙。芳心暗動的阿仙向相良請求,希望他能答應自己與龍?zhí)沙苫椋瑓s被相良一口回絕。絕望的阿仙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另一邊廂,龍?zhí)稍跐M洲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屢立奇功。當相良中將詢問他想要什么獎勵時,龍?zhí)蓞s回答道:“自殺,長官?!?/p>
鏡花雖然沒有在文中明確敘述阿仙自殺的事實,但我們?nèi)钥梢詮陌⑾膳c相良中將的對話中,看出她希望擺脫相良的束縛與龍?zhí)沙苫榈男脑?。深夜時分,富子在勝手口外呼喚阿仙,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答??梢酝茢喟⑾梢呀?jīng)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無論在內(nèi)容還是形式上,《勝手口》都留有觀念小說的印記,因此文學界普遍把其歸為觀念小說的范疇。并且,作品還同時帶有戰(zhàn)爭作品的色彩。首先,從人物身份上看,龍?zhí)蔀橹形荆嗔紴橹袑?,兩者都作為軍人征?zhàn)沙場。其次,從故事舞臺上看,在作品最后一章中,舞臺由寧靜安逸的“勝手口”轉到了刀光劍影的“滿洲戰(zhàn)場”。因此,文學界普遍把《勝手口》看成是鏡花文學中少有的與戰(zhàn)爭相關的作品之一。它和《預備兵》、《海上余波》、《琵琶傳》、《海城發(fā)電》、《凱旋祭》等作品被稱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系列小說”。
由上可見,《勝手口》是一部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相關的觀念小說。在其發(fā)表后不久,鏡花文學向著少年回憶題材與神秘浪漫的世界過渡。
二、《勝手口》中的轉變
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系列小說”的前期作品中,無論是內(nèi)容安排、舞臺設置、人物角色都帶有濃郁的戰(zhàn)爭痕跡。但后期的《勝手口》卻僅在最后一個章節(jié)中把舞臺轉向了滿洲戰(zhàn)場。并且人物的大部分對話中也不曾涉及戰(zhàn)爭。讀者僅僅可以從龍?zhí)膳c相良的身份中窺見戰(zhàn)爭的痕跡。這與隨后發(fā)表的《凱旋祭》非常相似。在《凱旋祭》中,我們也僅僅能從最后登場的婦女身份——少尉B氏的妻子中窺見戰(zhàn)爭的痕跡。
與以戰(zhàn)場為主要舞臺的其余四部作品相比,《勝手口》和《凱旋祭》在戰(zhàn)爭色彩上呈現(xiàn)出逐漸淡化的趨勢。由于篇幅所限,這點不在此作詳細論述,詳見以前論文《泉鏡花文學中的甲午戰(zhàn)爭觀——以《琵琶傳》、《海城發(fā)電》為中心》(《青年文學家》,2009年第12期,P9-10)。
三、轉向原因
無署名的鏡花世評中曾經(jīng)提到,1896年是鏡花文學的過渡時代。鏡花在當年一月發(fā)表了《琵琶傳》、《海城發(fā)電》;二月發(fā)表了《化銀杏》。在這些作品中,觀念小說的色彩已漸漸淡去,愛情小說的特點逐漸凸顯。在翌年(1897年)初發(fā)表的《誓之卷》與《龍?zhí)墩劇?,以及著名的《照葉狂言》中,都屬于關于喪失母愛的少年的作品,并首次涉及魔界題材。
那么,為什么鏡花會出現(xiàn)如此的轉變呢?根據(jù)對作品的分析與同時代作品的比對,可概括為以下兩點原因:
1、對一葉與薄冰作品的“戰(zhàn)略模仿”
觀念小說的出現(xiàn)的確給當時文壇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風。但由于沒有近代精神作為其支柱,也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所以作品只能止步于新奇的試作,沒能得到文學界進一步的認可。作為觀念小說旗手的鏡花,在《外科室》和《夜行巡查》之后,其作品沒能再次引起文壇的足夠重視。反觀當時文壇,在觀念小說日漸式微的同時,閨秀文學異軍突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樋口一葉的《暗櫻》與北田薄冰的《分岔道》。
與一葉和薄冰同屬一個時代的鏡花,對文壇的這些變化肯定看在眼里。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和框架結構的比對,有學者甚至指出,鏡花的《勝手口》存在著對一葉與薄冰作品的“戰(zhàn)略模仿”。對于這點,秋山稔作了以下描述:
(前略)《勝手口》在方法與主題上繼承了《外科室》,并與《春晝》一脈相承。明顯攝取了樋口一葉的《暗櫻》與的要素,并以被稱為“愛與婚姻”悲劇具體化的北田薄冰的《分岔道》為基礎,脫胎換骨而成。展現(xiàn)了對同時代作品“戰(zhàn)略性的模仿”
可見,在觀點小說上陷入困境的鏡花,把目光轉向了當時流行的閨秀小說,并將其與自身創(chuàng)作特點相結合,最終找到了創(chuàng)作上了第二條出路。
2、自身反抗的無力與敗退
在觀念小說作品中,鏡花提出了種種的社會問題,讓人感到其激情與氣骨。他試圖從戀愛至上主義的立場出發(fā),向世間的權利與道德發(fā)起挑戰(zhàn)。但由于自身思想上的局限,未能從正面反抗社會現(xiàn)實。其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行動上的反抗,不如說是不滿情緒的發(fā)泄。而這種不滿情緒最終陷入無力,難免落于失敗的結局。
同時,由于作品中觀念性過于強烈,人物缺乏真實性,后世多批評觀念小說是一些“內(nèi)容空泛、標新立異的作品”。在殘酷無情的現(xiàn)實面前,鏡花雖然堅定地站在了弱者的一邊,指出了社會的丑惡與矛盾,但缺乏社會知識和政治覺悟,最后只能把問題的解決委于空想或夢幻??梢婄R花的才能本在于抒發(fā)情感,而并不在于表達思想。1983年,鏡花脫離了對社會的關心,逐漸轉向獨特神秘的浪漫主義作風。直到1939年鏡花去世為止,他都始終以這種獨特而神秘的浪漫主義世界為其文學的棲身之所,這些作品直到現(xiàn)在仍在文學界中大放異彩。
除了對同時代作品的模仿及自身的局限性外,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結束,也為鏡花的戰(zhàn)爭系列作品畫上了句號。
三、《勝手口》的地位
1896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對日本社會而言,這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完勝后日本愛國主義熱情空前高漲,資本主義得到迅猛發(fā)展的“轉換期”。對日本文壇而言,這是硯友社文學逐漸褪色,新文學、新作家不斷涌現(xiàn)的“過渡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鏡花也迎來了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轉向期”。
至今為止,中國文學研究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鏡花的后兩類作品中,對鏡花早期作品的研究也僅僅局限在對觀念小說的探討與研究。在本文截稿之日,國內(nèi)還沒有出現(xiàn)《勝手口》的相關譯作??梢妼υ撟髌返难芯刻幱诮蹩瞻椎臓顟B(tài)。在日本,對《勝手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中所表現(xiàn)的女性形象,與一葉文學等閨秀文學的對比等方面。日本研究者們更多地認為本作“描寫不足”“結構勉強”,對《勝手口》在鏡花文學中獨特的地位重視不足。
對《勝手口》的研究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鏡花在二戰(zhàn)前作為文壇“旁流”,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而在鏡花研究熱潮興起的今天,我們更不應該忽略對鏡花戰(zhàn)爭作品系列的研究。筆者期待通過本文能夠填補中方鏡花研究的不足,提供關于鏡花作品研究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