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一直實行的是教師先寫出教案,一點一點地講給學生聽,并將有關問題擬出答案;學生則是記筆記,背答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一直是處在一種壓抑的被動狀態(tài):教師依據(jù)教案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依據(jù)教案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學生的記憶用得多,思維用得少。這種被動與壓抑,必然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耗時多、效益低。如何構建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語文課堂呢?這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從教師的素養(yǎng)上著手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著、感動著、快樂著、收獲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放飛思想、張揚個性、形成能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轉變觀念,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常常聽到老師們在聽課之后議論:“學生配合得不好!”看來不過是一句話,實際上反映出來的是一種教學思想:“學”為“教”服務的思想。這顯然顛倒了“教”與“學”的關系。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思想。不能要求學生“配合”自己,而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自己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
2.發(fā)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師生關系。必須明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皫煹雷饑馈笔且环N封建主義的教育思想,在我國流毒很廣,影響很深。它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產(chǎn)物,它也是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思想體系。只有破除這種思想的影響,才能建立起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指導學生學,學生幫助教師教的新型的、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學生才能真正登上主體的舞臺。
3.把自主學習的時間、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教師占用大量的時間講解、分析,實際上是侵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因此,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把教師的教,壓縮到最低限度,把大量的時間還給學生。除了保證學生學習的時間外,還要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
打造自己的個性課堂
大凡名師的課堂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如魏書生老師的語文課以點撥教學為主,李鎮(zhèn)西老師的課以富有詩意的鼓勵式教學為特點。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課耳目一新,富有個性呢?首先要有對文本個性化的感悟:即人們所說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出你的哈姆雷特,才是讀出了你的個性。有了發(fā)自于心靈的感悟,才能去感染和打動學生;有了你的批判精神,才會有學生的獨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你有你獨特的體驗,它又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是真切而鮮活的,那還有什么理由不吸引學生呢?講出教材中最震撼心靈的篇章段落,講出心中最溫柔最敏感的感受,講出讀書的思考,講出生命的困惑,這些才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也許,你沒有對課文作出面面俱到的分析,但那又有多大關系呢?既然你已經(jīng)用你的心智開啟了學生的心扉,用你的感悟觸發(fā)了他們的感情,你就已經(jīng)給學生們留下了廣闊的探索空間。教師有了出自于性靈的個性化感悟,才能藉此洞開學生心靈,賦予語文課靈動的語文味兒。其次是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讀《論語》,作為教師而言,我最喜歡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其中四名弟子各自申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暢所欲言,無所顧忌,老師微笑鼓勵,他與學生之間的那種平等交流、積極鼓勵、適時點評的氛圍,真是其樂融融,如沐春風。個性化的課堂還要與學生情意相通,水乳交融:不僅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人生的智慧,更要有激情的投入。老師放下了自己的架子,學生忘卻了老師的威嚴,師生的情感雙向交流,智慧的火花相互撞擊,教師迸發(fā)激情,學生體驗激情,課堂成為展示心靈的舞臺,成為師生情感激蕩,心靈交融的文學殿堂。
高效課堂的構建,沒有一定的模式,要根據(jù)教學任務的不同而采取靈活多樣教學方法。當然,高效課堂的構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斷地摸索和積累。我深信,只要我們認真地鉆研,就會有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