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栽培木薯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木薯原產于南美洲,后被引入非洲、中美洲和亞洲等地區(qū)種植,現(xiàn)已遍及世界熱帶和亞熱帶100多個國家,其中非洲的木薯產量和播種面積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木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耐干旱,耐酸性土壤,適宜在貧瘠土地種植,是非洲東部、中部和南部的重要糧食作物。木薯與甘薯、馬鈴薯并稱為全球三大薯類作物,是熱帶地區(qū)繼水稻和玉米之后的重要熱量來源,也是世界上年產量超過億噸的七大農產品之一。
尼日利亞是世界上木薯產量最大的國家,年產量達4000多萬噸。尼日利亞雨熱資源豐富,且水熱條件配合較好,非常有利于木薯的生長,專家指出尼日利亞95%的土地上都能種植木薯。尼日利亞農民種植木薯歷史悠久,80%的人口與木薯行業(yè)相關,種植技術比較成熟,經驗也比較豐富。
由于尼日利亞具有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勞動力資源等條件,因此木薯已經成為尼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目前,尼木薯主要種植區(qū)集中在雨熱資源相對集中的西南、南南和東南三個政治地理大區(qū)。1996-2005年間,尼日利亞的木薯種植面積在300~400萬公頃之間波動。2008年,收獲面積為377.82萬公頃,占全球木薯收獲面積的20.21%。
自1991年開始,尼木薯產量超過巴西,成為世界最大的木薯生產國,其后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尼木薯產量為4458.2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19.1% 。
雖然尼日利亞木薯生產總量大,但木薯單產在國際上仍處于較低水平,1996-2005年間,木薯單產在9~12噸/公頃之間波動。2005年尼日利亞的木薯收獲面積比整個亞洲的收獲面積還高,但由于單產不高,該國的木薯產量仍低于亞洲的木薯產量。
尼日利亞專家預計,未來10年,尼木薯種植技術將不斷提高,木薯單產水平將有很大的提升,木薯總產量將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尼日利亞發(fā)展木薯產業(yè)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在栽培技術措施上,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有機械化種植,其它大部分地區(qū)主要是以傳統(tǒng)的自然方式小規(guī)模種植,一般不施用化肥,不使用殺蟲劑,在品種改良、田間管理以及土壤養(yǎng)分保持等諸多方面有待于進一步改善。二是生產加工技術條件相對薄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產品收購、深加工和供貨渠道。四是相應的扶持和鼓勵農戶種植的政策措施還未成熟。
2004年3月,尼日利亞成立了總統(tǒng)木薯生產與出口促進委員會,其職責是提高木薯產量、改進加工及包裝技術,促進木薯產品的出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使木薯成為尼非石油外匯收入的主要增長點,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減少貧困,保障食品安全。該委員會制訂了木薯年出口創(chuàng)匯5億美元的目標,還計劃與丹麥國際淀粉學會合作在奧貢州建立木薯糖漿制造廠,年產葡萄糖漿2.6萬噸。
國際熱帶農業(yè)研究所與尼聯(lián)邦政府、尼日爾三角洲發(fā)展委員會和美國國際開發(fā)機構合作,實施木薯一體化計劃,開發(fā)抗花葉病木薯新品種,以促進木薯加工和利用。此外,該研究所還在尼建立了數(shù)十個木薯加工中心,收購鮮木薯,指導并培訓農民加工木薯產品;開發(fā)并推廣了40多個高產抗病木薯品種;與木薯種植商、加工商和木薯設備制造商等合作,開發(fā)研制生產木薯加工設備;開發(fā)市場信息系統(tǒng),為尼木薯及產品貿易的發(fā)展提供網絡平臺等。
為了促進木薯消費,尼日利亞聯(lián)邦政府出臺了一項“面包成分必須包括10%木薯粉”的政策,該政策于2005年1月開始執(zhí)行。
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尼日利亞農業(yè)及農村發(fā)展部長表示,為鼓勵木薯面包生產、消費,2012年財年尼將提高進口小麥的稅收、禁止木薯粉進口,并將要求所有面包生廠商從2012年3月起的18個月內,用高品質木薯粉代替40%的小麥粉。
此外,尼日利亞出臺的優(yōu)惠政策還有:高品質木薯面包生產商將從2012年開始享受12%的稅收優(yōu)惠;所有用于木薯粉及合成粉加工的機械、設備均將免稅等。據(jù)悉,為保證木薯粉供應,目前尼政府正與私營部門合作,計劃在2012年建設12座高品質木薯加工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2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