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肉食品是素食類產品的進一步延伸。即采用先進的現(xiàn)代食品加工技術及設備,將植物類原材料進行處理,經過成型、蒸煮、炒制等操作處理最終使素食產品成為仿葷食品,使其無論是在外形還是色、香、味等方面更像葷食,同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使素食更容易推廣普及。這樣的仿葷食品被稱為素肉食品。素肉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有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魔芋等。
梅干扣肉的加工
切片 將片狀的大豆組織蛋白復水、脫水后,要把它切成常規(guī)的扣肉狀大小備用。
油炸 切片后,對素肉片進行油炸。油的溫度控制在165~170℃之間,油炸1分鐘即可。
清洗梅菜 將所需梅菜清洗干凈,直到清洗的水清澈為止。
切絲 將洗凈的梅菜切成細絲,寬度為1厘米左右。切好后,用清水浸泡4個小時。泡好后,用手擠壓掉梅菜里的水分,準備炒制。
炒制 配料主要有香菇片、筍片、食用植物油、醬油、液體植物香精等。梅菜和配料的參考用量分別為70%和30%。炒到開鍋即可。然后將炒好的梅菜和素肉片一起包裝,就變成了一道吃起來方便快捷、營養(yǎng)到位的梅干扣肉了。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以小麥蛋白也就是谷朊粉為主要原料,以十八種左右的配料混合加工而成。
谷朊粉調制 調制谷朊粉時,將谷朊粉和涼水以1︰1.5的比例混合,因為面筋的韌性較大,加水后,要用力把谷朊粉和水充分混合均勻,防止結塊,餳一個小時。
剪型 谷朊粉調好后,要將它們剪成7~12克重的小面塊,剪到涼水里,使它們獨立成塊。
預煮 先使蒸汽夾層鍋里的水溫上升到90~100℃之間,再將面筋塊放入鍋里,立即攪拌,大約煮1分鐘左右,當面筋在鍋里漂起來時,將它們撈到冷水里備用。
油炸 預煮后,將面筋放入連續(xù)式自動油炸機。油炸溫度控制在180℃以下,時間為1分半。
炒制 油炸后,要將面筋和十八種左右的配料混合,進行炒制。炒制的配料有:黃豆、花生、蓮籽、花菇、木耳、筍片、魔芋、姜絲、枸杞、醬油、香油、液體木糖醇、食用植物油、五香粉、液體植物香精、白胡椒粉、八角粉、鹽、蘑菇精等。主料和配料的參考用量分別為65%和35%。炒制時,邊炒邊攪動物料,以防糊鍋。開鍋后再炒1~2分鐘,十八羅漢就炒制好了。
魔芋類素肉食品
膨化 首先將魔芋粉進行膨化。方法是將膨化罐里的水加熱到80℃,放入魔芋粉,水和魔芋的比例為30︰1,使水和魔芋粉充分循環(huán)攪拌均勻,大約攪拌5分鐘左右,當魔芋變成透明的膠質狀,即可停止攪拌。然后靜置50分鐘,出料。
定型 定型是利用氫氧化鈣有凝結作用的原理,將魔芋漿和食用氫氧化鈣以1000︰1的比例混合,達到使魔芋漿定型的目的。當魔芋漿和食用氫氧化鈣混合后,快速將魔芋漿均勻擠在一個特制的糕車里。魔芋漿擠到糕車里后,涼置10分鐘,魔芋漿就會變硬定型。
切割 用手觸摸一下魔芋漿,當感覺到它變硬成糕狀后,就可進行切割。特制的糕車就象一個多層蛋糕,切割時,可將糕車上的固定架拆下來,上面不規(guī)則的表層要切掉,使之平整,先用橫向切割工具將魔芋切成均勻的橫條,再用縱向切割刀沿著每層的底部縱向切開,將魔芋切成均勻的條狀糕塊,再將魔芋糕放入切塊機里,切成任意大小即可。
浸泡 切好后的魔芋糕要放入冷水里浸泡,可去掉氫氧化鈣的堿味。每2~3小時換一次水,因為水里一直會有堿味雜質釋放出來。經過5次換水后,當水質變清,魔芋變成白色透明的顏色時,就可炒制。
炒制 炒制是將魔芋與其他配料混合,使其炒制入味。炒制的配料主要有:醬油、液體木糖醇、五香粉、白胡椒粉、蘑菇精、液體植物香精和植物油等,在用量上,主料與配料分別占80%和20%。先將配料倒入蒸汽夾層鍋,再放入魔芋,然后立即攪拌均勻,蓋上鍋蓋讓其充分加熱。開鍋后,再炒制5分鐘出鍋。靜置8小時,讓魔芋塊充分吸收湯汁后,就可烘干。
烘干 當湯汁充分入味后,把魔芋塊撈出來,平鋪擺放在網狀烘盤里,放入熱風循環(huán)烘箱,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掌握在80~90℃之間,時間為4~6個小時就可出烘箱。
《農廣天地》節(jié)目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