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第七套播出。時段一,首播:周一至周五14∶43-15∶13,重播:周二至周六6∶05-6∶35;時段二,首播:周一至周五、周日19∶00-19∶30,重播:周一至周日0∶12-0∶42。節(jié)目全文可登錄:www.ngx.net.cn。
《海蜇加工技術》
海蜇是我國沿海分布數量較多的大型食用水母,是我國沿海漁業(yè)的重要捕撈對象。海蜇體內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和無機鹽類含量豐富,此外還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等功能。
海蜇體中水分含量特別高,一般在90%以上,海蜇存放時間長了,就會化成“水”,通常是經過加工、腌制,濾去水分后才食用。由于海蜇體內含水量高,加之生產季節(jié)的氣溫也高,海蜇本身的分解腐敗速度比食鹽的滲透過程快得多,因此,必須使用明礬與食鹽的混合物將海蜇快速脫水。
本節(jié)目以實際操作為示范,詳細介紹了海蜇的加工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原料的采捕、蜇體分離、蜇皮的加工、蜇頭的加工、存放等內容。
《黃河口大閘蟹飼養(yǎng)技術》
黃河口大閘蟹,俗稱毛蟹、清水蟹等,因繁殖生長在黃河口三角洲地區(qū)而得名,是黃河口三角洲地區(qū)特有的水產品。黃河口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其具有品種純、生長快、個體大、肉鮮味美、肉質細膩、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養(yǎng)殖戶一般應選擇放養(yǎng)規(guī)格為每公斤100至160只,個體大小在2厘米左右的青少年扣蟹種,實踐證明蟹種放養(yǎng)以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放養(yǎng)為宜,這個時間放養(yǎng)的蟹種成活率高。本節(jié)目將重點從池塘建造、防逃設施、清整消毒、種植水草、螺螄投放,苗種放養(yǎng)、飼料投喂、水質管理、水草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以及捕撈暫養(yǎng)等方面對養(yǎng)殖技術進行詳細介紹。
《加菲貓的家庭養(yǎng)殖》
加菲貓又叫短毛波斯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培育出來的一個品種,現實生活中的加菲貓不認生、愛睡懶覺,因此受到許多白領、老人的喜愛。
加菲貓能適應各種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一般在10個月齡或更晚些初次發(fā)情。而公加菲性成熟比母加菲要晚,大約在12月齡時進入性成熟階段,個別要到2歲才成熟,孕期為65~72天,每胎產4~5仔。
本節(jié)目就為您介紹加菲貓這個品種,從加菲貓的起源講起,讓您了解加菲貓各個生長階段的飼喂要點,以及繁育要點,通過本節(jié)目,不僅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加菲貓,更是在全國甚至全世界推廣這個可愛的加菲貓品種,讓更多的人熟知加菲貓。
《九臺晚李豐產栽培技術》
“九臺晚李”俗稱“晚黃李”,又稱“黃瑪瑙李”,果實呈卵圓形,成熟的果實蠟黃色并帶有紅暈。具有促進消化、清肝利水、美容養(yǎng)顏、降壓等作用。“九臺晚李”具有耐低溫、抗逆性強等特點,非常適合東北、西北等地山區(qū)、半山區(qū)栽植。另外,對原有低質、低產以及老齡李子園可以通過高接換種的技術進行改造,高接后的品種在品質、顏色、風味等方面都能保持原品種特性,提前豐產兩年以上。
本節(jié)目還重點介紹了“九臺晚李”從育苗到嫁接到移植的過程,包括砧木及接穗的準備,嫁接方法,幼苗管理,移栽方法和時間。結合“九臺晚李”在幼樹期和成年樹期的各自生長特性,介紹樹體的修剪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雙孢菇工廠化生產技術》
雙孢菇又稱圓蘑菇、洋蘑菇、白蘑菇,它肉質肥嫩,味道鮮美,含有多種糖類及各種氨基酸類物質,素有“植物肉”之稱。隨著雙孢菇需求不斷增大,應季栽培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通過增加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利用工廠化生產技術,滿足雙孢菇生長所需條件,從而實現周年生產,滿足供應。
本節(jié)目從雙孢菇的生長條件、菇房的建造、制作培養(yǎng)料、播種、發(fā)菌管理、覆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期管理等方面,為大家介紹雙孢菇工廠化生產技術。通過這種技術,每茬也就是每接種一次,可以收3潮菇,而從清理菇房、播種到采收每茬大約需要59~67天,按這樣計算全年可生產雙孢菇5到6茬。這種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