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就是直接地從正面去描寫人物、景物和事件,這是最基本、最常見的描寫方法。直接描寫的顯著特點就是它的直接性與正面性,無論是描寫人物、景色,還是描寫場面,無論是采用細描還是白描,也無論作者采用第幾人稱的敘述視角,讀者都能夠從正面直接看到被描寫對象的具體狀況和情態(tài)。
正面描寫一般包括動靜描寫、虛實描寫、色彩渲染描寫、觀察角度變化描寫、點面結(jié)合描寫五種描寫方法;具體有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方面進行的直接描寫。
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tài)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心理描寫,即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質(zhì)、性格特征等所進行的描寫。
行動描寫,即通過語言文字表現(xiàn)人物自身在矛盾斗爭中的行動,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寫。
語言描寫,即通過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寫方法。
動靜描寫,即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虛實描寫,即對一件事或一個人進行虛實交融的描寫,實寫和虛寫相互映襯,使文章做到虛處實寫、實處虛寫,從彼寫此、從此寫彼。
色彩渲染描寫,“渲染”本來是國畫的一種描繪手法,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運用在文章中,則往往用來對環(huán)境、景物等進行描寫,這些描寫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以突出所要描寫的人事景物。
觀察角度變化描寫,即看同一景物時,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xiàn)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而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點面結(jié)合描寫,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jié)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jié)合。
■
一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選自曹雪芹《紅樓夢》)
■
作者從肖像的正面描寫、色彩渲染描寫的角度描繪了王熙鳳的服飾、五官、體態(tài)、神態(tài)等。這里,關于王熙鳳衣著和外貌的華麗描寫,是細膩的工筆畫,是實寫,而最后兩句則是充滿了空靈之氣的寫意畫,是虛寫;選段虛實結(jié)合,一個有個性的貴族少婦形象使讀者合眼如見。而“丹鳳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也能夠體現(xiàn)出王熙鳳的心機之重。
二
張先生跟外國人來往慣了,說話有個特征——也許在洋行、青年會、扶輪社等圈子里,這并沒有什么奇特——喜歡中國話里夾無謂的英文字。他并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他仿美國人讀音,惟妙惟肖,也許鼻音學得太過火了,不像美國人,而像傷風塞鼻子的中國人。他說“very well”二字,聲音活像小洋狗在咕?!皏urrywul”??上Я_馬人無此耳福,否則決不單說R是鼻音的狗字母。當時張先生跟鴻漸拉手,問他是不是天天“go down town”。鴻漸寒暄已畢,瞧玻璃櫥里都是碗、瓶、碟子,便說:“張先生喜歡收藏瓷器?”
“Sure!Have a look see!”張先生打開櫥門,請鴻漸賞鑒。鴻漸拿了幾件,看都是“成化”“宣德”“康熙”,也不識真假,只好說:“這東西很值錢罷?”
“Sure!值不少錢呢,Plenty of dough。并且這東西不比書畫。買書畫買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瓷器假的,至少還可以盛飯。我有時請外國friends吃飯,就用那個康熙窯‘油底藍五彩’大盤做salad dish,他們都覺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點old time。”
方鴻漸道:“張先生眼光一定好,不會買假東西。”
張先生大笑道:“我不懂什么年代花紋,事情忙,也沒工夫翻書研究??墒俏矣衕unch;看見一件東西,忽然what'd call靈機一動,買來準OK。他們古董掮客都佩服我,我常對他們說:‘不用拿假貨來fool我。O yeah,我姓張的不是sucker,休想騙我!’”關上櫥門,又說:“咦,headache——”便捺電鈴叫用人。
鴻漸不懂,忙問道:“張先生不舒服,是不是?”
張先生驚奇地望著鴻漸道:“誰不舒服?你?我?我很好呀!”
鴻漸道:“張先生不是說‘頭痛’么?”張先生呵呵大笑,一面吩咐進來的女傭說:“快去跟太太小姐說,客人來了,請她們出來。Make it snappy!”說時右手大拇指從中指彈在食指上“啪”的一響。他回過來對鴻漸笑道:“headache是美國話指‘太太’而說,不是‘頭痛’!你沒到States去過罷!”
(選自錢鐘書《圍城》)
■
這是一段極為精彩的人物語言的正面描寫,作者通過描寫張吉民喜歡在說中國話時夾無謂的英文字的說話習慣,在他對方鴻漸的一番賣弄中,寄寓了作者的諷刺之意:此人不但聲音像洋狗,人本身也像洋狗,活脫脫一副奴才相,還好賣弄。通過這番對話,讀者一下子就能了解到買辦張吉民這樣一副無恥洋奴的嘴臉。
三
歐也妮在桌上放開幾枚金路易,老頭兒就像剛學會看的孩子傻盯著同一件東西,定睛看那幾枚金路易,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他也像孩子一樣,不時地露出一個吃力的微笑。
當本堂神父來給他做臨終圣事的時候,他那雙顯然已經(jīng)死去幾個小時的眼睛,一見銀制的十字架、燭臺和圣水壺,忽然復活,目不轉(zhuǎn)睛地盯住這些圣器,鼻子上的那顆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當神父把鍍金的受難十字架送到他的唇邊,讓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時,他做了一個嚇人的動作,想把它抓過來,而這最后的努力耗盡了他的生命;他叫歐也妮,盡管她就跪在他的床前,他卻看不見。歐也妮的眼淚淋濕了他已經(jīng)冷卻的手。
“父親,您要祝福我嗎?”她問。
“萬事要多操心。以后到那里向我交賬?!彼眠@最后一句遺言證明基督教應該是守財奴的宗教。
(選自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
動作是無聲的語言,是人物個性的符號。作者濃墨重彩地對人物進行了一連串的動作描寫,使人物形象站立起來?!妒刎斉分械母鹄逝_在彌留之際,卻做出一番讓人匪夷所思的動作,其中的“盯”“吃力的微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抓”等動詞構成的系列動作,深刻地揭示了葛朗臺行動的內(nèi)在動力——對金錢的強烈占有欲,從而使嗜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躍然紙上。
四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zhuǎn)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候都不忘卻。現(xiàn)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選自魯迅《故鄉(xiāng)》)
■
這是一大段心里獨白,里面包含有觀察角度描寫,如作者與閏土愿望的不同狀況比較。這段獨白揭露了當時的黑暗社會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表現(xiàn)了人們的不覺醒與對未來社會的迷茫,與此同時又表露了人們對理想社會的不懈追求。讀來耐人回味,發(fā)人深省。
■
一、請以“站臺上”為題,寫一段人物群像的肖像描寫,要突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年齡、職業(yè)、性格、愛好、心理活動等特點。
示例:公交站牌下,一位衣衫襤褸的婦人坐在一個漬滿油污、摩擦得黝黑發(fā)亮的編織袋上。北風吹起她零亂的頭發(fā),亂拂在她紅腫皴皺的臉上。她的左手里牽著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穿著顯然和自己年齡不搭配的棉衣,吮著手指,清鼻涕順嘴溜下來。旁邊一個穿粉色羽絨服的姑娘,皺起眉頭,用手掩著嘴巴,盡量保持與這對母子的距離。姑娘后面站著一個頭發(fā)油亮的小伙子,袖著兩手,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時不時瞟一下姑娘斜露在外面的皮背包。
二、早晨的菜市場上,人聲鼎沸,買與賣構成了獨特的風景。請認真觀察菜市場上的各色人物,寫一段語言描寫,力求表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
示例:“這西紅柿怎么賣?”一聲悅耳的問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只見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阿姨正手拿蔬菜,邊挑邊問著?!耙粔K七?!睌傊骼涞鼗卮鸬?。“稱幾個吧!”于是七八個又紅又大的西紅柿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秤盤上?!耙蝗萌?,三七二十一,一共五塊一毛錢,湊整五塊錢吧!”說著阿姨交過錢,滿意地離開了,最后漸漸地消失在了人海里。
三、下面是魯彥《聽潮》中的虛實描寫,仿照這一語段,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聽雨”的描寫性文字。
沒有風。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zhuǎn)側(cè)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zhuǎn)動,它狠狠的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它一刻比一刻興奮,一刻比一刻用勁。巖石也仿佛漸漸戰(zhàn)栗,發(fā)出抵抗的嗥叫,擊碎了海的鱗甲,片片飛散。
海終于憤怒了。它咆哮著,猛烈地沖向岸邊襲擊過來,沖進了巖石的罅隙里,又撥剌著巖石的壁壘。
音響就越大了。戰(zhàn)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zhàn)了起來。
示例: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雨,竟強烈地感覺到它的美。它時而像一群朝氣蓬勃的小孩細碎、繁密的腳步聲;時而像群鳥歡歌,麋鹿飛躍;時而如鳴鼓,波濤,林海,大海奔流;時而……猛地一聲悶雷飛快地穿過了這有節(jié)奏的交響樂,帶著它低沉有力的聲音傳了很遠、很遠……雷聲過后,再繼續(xù)聽這交響樂,它好像又換了一種情調(diào),變成了雨水打在樹葉上發(fā)出的“沙沙”聲;掉進河里發(fā)出的“叮咚”聲,失足落在房頂上發(fā)出的“啪啪”聲……
“砰砰”“嘩嘩”等無數(shù)聲音又組成了一支不知名的進行曲。過了一會兒,雨聲轉(zhuǎn)為無力的“滴答”聲。聽著這沒有節(jié)奏、沒有規(guī)律的“滴答”聲,一種憂愁涌上心頭。這雨,滋潤了我的心,蒙住了我的眼睛,一種說不清的感覺籠罩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