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峰鄉(xiāng)位于上猶縣西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地,南連崇義縣,西接湖南省桂東縣,北靠吉安市遂川縣,是上猶縣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重點鄉(xiāng)鎮(zhèn)之一。全鄉(xiāng)轄7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8660多人,其中現金直補移民人口1069人,核定到村組移民人口960人,庫區(qū)移民共計人口2029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的22.8%。曉水村位于五指峰鄉(xiāng)南部,總人口787人,有移民516人,占全村總人口的67%,是典型的庫區(qū)移民村。
1995年,曉水村因支援國家修建龍?zhí)端畮?,水庫建成后水位抬高淹沒了原有的進村道路,使得曉水村一下變成了一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科教文衛(wèi)等各方面事業(yè)都落后的偏遠庫區(qū)村?,F有的進村道路是沿著水庫邊沿蜿蜒的群山開辟的險惡之路,九曲十八彎,加上五指峰山區(qū)特有的沙質土層,每遇暴雨,道路便被沖刷的遍體鱗傷、溝壑縱橫,使得這條原本多舛的生命線更加險象環(huán)生。村里每年都要花費好幾萬來維修被沖毀的路基,不堪重負,百姓出行更是苦不堪言,生產生活條件極其惡劣。曉水村有豐富的竹木資源,但因為交通不便,難以往外運輸,加上運輸成本高,使得曉水村民人均收入相比其他村低很多。提起曉水,這里的人們笑稱之為“臺灣”,并不是說曉水有多么的美好繁華,而是暗諷曉水偏僻遙遠、與世隔絕,想來令人辛酸。
要想富,先修路。曉水村民時刻希望著早日修成平坦寬敞的水泥公路,這也是五指峰鄉(xiāng)黨委政府和曉水村干部多年來一直掛在心頭的一件大事。在多級部門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特別是在上猶縣扶貧和移民辦公室的爭取下,曉水水泥公路硬化工程終于成功申報為2010年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爭取國家扶持資金350余萬元!在項目立項通過后,五指峰鄉(xiāng)人民政府迅速組織成立曉水水泥公路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及時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了施工單位,并于2011年1月擇吉日破土動工。這對曉水村無疑是歷史性的一刻,曉水村民摘掉貧窮落后的帽子就全指望著這條路了!經過緊張施工,項目組克服了資金緊張、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等一切不利因素,于2011年10月成功完成全長14.2km公路硬化,并完成了路肩回填、涵管鋪設等附屬工程,工程驗收合格,圓滿竣工,徹底改變了曉水公路坑洼不平、泥濘不堪的歷史。曉水村民歡欣鼓舞,張燈結彩,村民們都夸現在的扶貧移民政策好,真正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曉水水泥公路的建成,拉近了曉水村與外界的聯系,也必將極大地促進了曉水村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
扶貧移民助民富,天塹一變成通途!關注民生,和諧共進,一條條農村公路,不僅成為聯系民心、凝聚民心、助民致富的“連心路”、“和諧路”,更架起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無形的“連心橋”,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xù)、協調、健康發(fā)展,統籌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也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