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分共
1925年11月23日,謝持、鄒魯、林森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孫中山的靈前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考慮國民黨的去向和解決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問題。
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執(zhí)行委員八人、候補委員三人、中央監(jiān)察委員兩人。會議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在國民黨中之黨籍”“開除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中的共產黨員”“解雇顧問鮑羅廷”等反蘇、反共、反對國共合作的議案,并通電宣布停止廣州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職權和國民黨“二大”開會日期“應由本會決定”。
會后,“國民黨中央黨部”在上海成立,與廣州國民黨中央相對抗,并在北京等地設立地方分部。西山會議派的分裂活動遭到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及各級地方黨部的強烈反對。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彈劾西山會議派的決議,決定永遠開除鄒魯、謝持黨籍,對其他一些人給予警告處分。
撒切爾夫人告別唐寧街
1990年11月22日,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宣布辭去保守黨領袖和首相職務,正式告別唐寧街。對于她的辭職,英國人心情復雜。反對黨主要領導人認為她辭職是個“好消息”;保守黨內部則有不少人對此“深表痛惜”,認為她“在英國歷史上的地位是無可置疑的”。
撒切爾夫人在辭職聲明中說:“在同內閣同事廣泛磋商后,我已斷定,如果我辭職,將更有利于黨的團結和大選獲勝的前景,并使內閣同事能加入領袖競選?!?/p>
撒切爾夫人于1959年當選保守黨下院議員;1961年任年金和國民保險部政務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黨前座發(fā)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學大臣;1975年2月當選為保守黨領袖;1979年5月保守黨大選獲勝,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1990年11月辭去首相職務;1992年6月被封為終身貴族。
佛朗哥去世
1975年11月20日,統(tǒng)治西班牙30多年之久的佛朗哥因病去世。佛朗哥曾派出“藍色師團”參與希特勒的反蘇戰(zhàn)爭?!岸?zhàn)”后,在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包庇下,他依然統(tǒng)治著西班牙,直至去世。
佛朗哥出生于1892年12月4日,1912年參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戰(zhàn)爭,一直在軍隊任職,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職,但很快又復任軍職。1936年佛朗哥發(fā)動反對共和政府的武裝叛亂,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1939年他在西班牙內戰(zhàn)中勝利,任國家元首。
佛朗哥在國內實行軍國主義的統(tǒng)治,鎮(zhèn)壓反法西斯革命運動、長槍黨外的其他政黨和共產主義運動,對外實行侵略擴張和親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的政策?!岸?zhàn)”期間,也在名義上保持中立,但幫助希特勒侵略蘇聯?!岸?zhàn)”后,他被各國孤立,但和美國保持親密的盟友關系,因為美國的援助,西班牙成為工業(yè)化的發(fā)達國家。1947年佛朗哥自任攝政王。
藤森辭職
2000年11月20日,秘魯總統(tǒng)府宣布總統(tǒng)藤森正式遞交辭呈,請求辭去共和國總統(tǒng)職務。藤森表示,他經過再三權衡,認為自己留在秘魯和參與政權過渡無益于國家利益,因此決定辭職。他希望以此緩解國內政治壓力,實現平穩(wěn)有序的政權過渡和維護國家經濟穩(wěn)定。
20世紀80年代末,秘魯經濟滑坡,社會動蕩。1989年7月,藤森與他人一道成立了“變革90”獨立運動,并投入到總統(tǒng)競選中。1990年6月,藤森當選秘魯總統(tǒng)。藤森執(zhí)政后,一方面采取措施穩(wěn)定政治局勢,另一方面又大刀闊斧地進行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使秘魯經濟在克服嚴重危機后走上了穩(wěn)定發(fā)展的道路。2000年9月,總統(tǒng)顧問、國家情報局主管蒙特西諾斯收買反對黨議員的丑聞敗露,引發(fā)全國政治危機,藤森本人面臨一系列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