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坎特伯雷故事集》里,虔誠的朝圣者在泥濘曲折的小路上艱難跋涉,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凈化,生活得到救贖。如今,如果我們再去坎特伯雷的圣托馬斯教堂,最可能是在拍了幾張照片之后直奔禮品店和附近的酒吧,我們已經(jīng)感覺不到圣托馬斯墓地所發(fā)出的神圣的光。旅游者已經(jīng)取代了朝圣者,但是在英國有另一類朝圣者,他們朝見的是自然的美麗。
雖然常常被嘲笑是一片長滿懶人的土地,肥胖率不輸美國,但是英國卻以擁有眾多適合徒步旅行的小路著稱。在外人眼中,英國人熱愛換上登山靴,朝山頂進發(fā),其實,根據(jù)英國政府下屬機構“自然英格蘭”(Natural England)的統(tǒng)計,沿著海岸線徒步的英國人比在沙灘上曬太陽的要多得多。
根據(jù)一項民意調(diào)查,大約77%的英國成年人,也就是大約380萬人說自己每個月至少要徒步一次,對這些人來說,行走僅僅是為了娛樂。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說,熱愛徒步這種運動的人是喜歡游泳的人的三倍。11%的英國人會去健身房。而每周去徒步的英國人有16%。
喜歡徒步,可能和自古以來英國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不無關系,維多利亞時期的商人一旦賺了錢就會立馬到鄉(xiāng)間購置產(chǎn)業(yè)?;蛟S還因為英國人生活在歐洲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國家,為了緩解幽閉恐懼癥,他們紛紛在周末去鄉(xiāng)野尋找一處開闊地,撒撒歡。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徒步確實其樂無窮。
徒步的樂趣
我孤獨的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蕩,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這首《我好似一朵流云獨自漫游》是英國湖畔詩人華茲華斯的代表作之一,寫于1804年,除了在英國湖區(qū),別處很少能看到水仙花,不過每片土地都有其不一樣的迷人之處。即使是沒什么出奇之處,不過是山谷里野草叢生,田野上牛羊成群,牲畜的糞便和泥土混合在一起,也能勾勒出一幅鄉(xiāng)野行趣圖卷來。
正如華茲華斯所熱衷的,行走的樂趣一直都是詩人和作家靈感的源泉,現(xiàn)代威爾士作家勞埃德·瓊斯第一本小說的靈感,就始于在故鄉(xiāng)一千多英里的徒步。他說:“那些不斷變換的景致如此迷人,讓我們釋放心靈,視野煥然一新。當我們行走時,和這個世界的相處最為怡然,因為一切都不緊不慢,盡在掌握?!?/p>
行走似乎能讓思想放松,從而使沉思成為可能。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曾說過:“一切偉大的思想均源于行走?!狈▏軐W家盧梭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正是得益于在遠離巴黎的埃蒙農(nóng)維爾的小住,盧梭在此地品味大自然的美景,采集植物標本,并且創(chuàng)作了他膾炙人口的散文集《孤獨漫步者的退想》。
在康德的家鄉(xiāng)科尼斯堡有一條路被市政府命名為“哲學家之路”,康德生前每天都在這條路上散步。正如他的傳記作家所評價的:“康德的一生就像一個最規(guī)則的動詞?!边@個規(guī)則動詞首先規(guī)則的是他的散步。他每天晚飯后都定時、定量散步,守時得像個鐘擺,鄰居們甚至根據(jù)他每天散步的情況來對表。
一些政治家也喜歡在行走中思考國家大事。維多利亞時期首相、道德家威廉·格萊斯頓就熱衷于每日步行,83歲高齡的他還在英國威爾士西北部的斯諾敦峰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的徒步路線。德國首相安吉拉·默克爾在援助希臘方案出臺后,在暑期休假時選擇在南蒂羅爾散步沉思。當然了這次徒步并沒讓她有什么奇思妙想。
經(jīng)濟繁榮之路
美國徒步客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路線過于偏僻。在阿巴拉契亞徒步路線上,常需耗時一周才能從一個鎮(zhèn)走到下一個,因此要準備一周的干糧和額外的水。在這么長的路途中,木屋往往就是休憩借宿之地,但能不能遮風擋雨就不得而知了。相反,英國徒步客到哪兒都有歇腳的地方。特別是有些旅游公司設計的徒步線路,幾乎每條路線都可輕松上陣,不必背包,傍晚入住舒適酒店,隔天再出發(fā)。
相對美國來說,英國是一個很小,很擁擠的島,但是卻有多種多樣的徒步路線。據(jù)“自然英格蘭”估計,在英國和威爾士的地圖上標注著至少22.5萬公里的人行道、馬路和邊道是可以自由行走的。在蘇格蘭這樣的道路有1.66萬公里。這些路線可能指向英格蘭最高山峰斯可斐峰(Scafell Pike),可能穿過國家公園,有些還可能蜿蜒經(jīng)過私人花園和領地。
徒步路線對當?shù)亟?jīng)濟的提升作用非常明顯,比如西南海岸線路(SWCP),大大繁榮了經(jīng)過的薩默塞特郡,德文郡,康沃爾郡和多塞特郡的地方經(jīng)濟。
英倫全島境內(nèi)共有720條遠距離徒步線路。其中的SWCP全長1014公里,從薩默塞特郡的邁恩黑德港開始,到多塞特郡的普爾港結(jié)束,是英國最長的國家徒步路線。只要徒步者能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從邁恩黑德出發(fā),始終靠著海的左邊行進,這條線路也是最容易把握的。
據(jù)英國??巳卮髮W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這條徒步路線每年為當?shù)貛?億英鎊的收入,創(chuàng)造了7500多個工作機會。在路上你甚至遇上頗有經(jīng)商頭腦的男孩,搭了個貨攤,向大汗淋漓的徒步客兜售飲料。
??巳卮髮W的這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外來游客中的四分之一是單純受到SWCP這條徒步路線的吸引而來的。這些游客每年的花費是1.36億英鎊,四個郡內(nèi)的2300萬人每年都會沿著這條路線徒步,每年的花費是1.16億英鎊,當?shù)厝诉€常常帶著外地的朋友和親戚進行徒步旅行,這類外來人帶來了0.48億英鎊的收入。
對SWCP路線上的餐飲娛樂場所來說,徒步者帶來了70%的營業(yè)收入。如此推算,擴大徒步路線會讓更多的地區(qū)獲益。
徒步的權利
一個國家若能給予徒步者最大的自由,該國必然也具有最廣闊的自由國土面積。但這一理論也不盡然,比如,美國西部雖然地廣人稀,但想要從國家公園走到州立公園,徒步者們有時不得不穿越私人領地,有時甚至還得看主人的臉色。意大利也和美國類似,進入私人領地受到嚴格的限制。
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和東歐地區(qū),漫游幾乎不受限制,在中歐的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土地以前是國有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公有土地還是可以自由行走的。在芬蘭、挪威和瑞典,每個人享有“自由漫步的權利”,瑞典語里對此專門有個詞語\"Allemansr?tt\",在瑞典,自由漫步的權利受國家憲法保護,這種權利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法律和傳統(tǒng)。只要你不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不破壞莊稼,不毀壞原來的籬笆,那就可以隨意穿行,在湖里游泳,在開放的土地上露營。
雖然徒步在英國生機勃勃,但是親近自然并不是那么隨便的。因為私人土地所有者還是和中世紀的時候一樣小心看管著自己的土地。而他們的權利還是和封建時代一樣有著復雜的保護體系。
英國很多道路是羅馬人修建的,有部分甚至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但是在英國歷史知名的“羊吃人”的時代,從17世紀初到1860年,議會通過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瓜分了英國一半的鄉(xiāng)村土地,地主們聯(lián)合起來霸占了公共土地。
英國人在1884年首次提出了漫步的權利并把問題提交到國會討論,雖然總是被否決,但是直到1914年每年議會開會都要討論一次。在二戰(zhàn)期間,公有土地的情況更加惡化,大部分海灘被軍隊征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再也沒有歸還到公眾手中,因此英國人沒有權利到海邊去,沒有權利曬日光浴,堆沙堡。從技術層面來說這屬于擅自闖入。
徒步權的建立是熱愛徒步的英國人不斷談判妥協(xié)的結(jié)果。1932年,四五百人徒步穿越德比郡的松雞獵場,遇到強烈抗議。獵場總管想盡辦法驅(qū)趕這些闖入者,唯恐他們把鳥兒嚇跑。得罪了那些狩獵者,有些徒步者真的因此進了監(jiān)獄。在那些日子里,徒步是大眾所愛,工人們一到周末就想方設法逃離萬惡的工廠,而徒步這種休憩運動充滿了無產(chǎn)階級的樂趣。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徒步者平均每年在這項愛好上的花費僅409美元。
二戰(zhàn)后的幾年間,工黨政府的幾位部長每年都在奔寧山脈舉行徒步活動,政府也順勢通過了《國家公園和鄉(xiāng)村土地使用法案》,規(guī)定了徒步者的權利,并在湖區(qū)、斯諾多尼亞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大受歡迎的公園。另一屆工黨政府在2000年通過了《農(nóng)村及路權法案》,法案規(guī)定的權利頗有北歐風格,允許徒步者在曠野或山區(qū)等地穿行。
如今沿著據(jù)說可以看到英國最美風景的戴爾斯路漫游,徒步者們會途經(jīng)好幾個農(nóng)場,還可能在人家廚房的玻璃窗前走過,穿越私人車道。在美國恐怕會惹惱某個戶主,帶著把獵槍來拼命。但是英國徒步者擔心的只不過是“前方有狗”這樣或真或假的威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