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時代剛剛起步,2月29日朝鮮和美國就罕見地同時公布兩國第三次高級對話的結果。盡管這還是金正日時代奠定的朝美關系的一種延續(xù),但也不難從中解讀出朝鮮在金正恩時代外交走向的蛛絲馬跡。
金正恩面臨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解決核問題和朝美關系正?;?,而這也是朝鮮從金日成時代就一直致力于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朝鮮的命運和整個東北亞的局勢都取決于金正恩這個不到30歲的年輕領導人。
金正恩對美日很主動
金正恩時代,朝鮮外交的突破口顯然是朝美關系。因為朝美關系的改善會帶動為美國馬首是瞻的日本,促進解除對朝制裁,獲得輕水反應堆援助等新的轉機。
金正日2011年12月去世后,朝鮮并沒有中斷同美國的聯系,而是通過紐約渠道繼續(xù)和美國保持著接觸。據消息透露,在金正日去世后的三周時間里,朝美至少接觸過三次,其中包括電話聯系。朝美接觸的主要內容當然還是朝鮮國內情況、糧食援助與棄核問題等。因為美國的朝鮮人權特使羅伯特·金去年12月在北京與朝鮮磋商了糧食問題,但未能在援助品種、監(jiān)督條件等方面達成一致。
朝美此次決定重啟第三輪高級對話,也是朝鮮首先通過紐約渠道通知美國的。美國一直在焦急等待朝鮮的答復,生怕新政權生變。美國強烈希望確認金正日去世之前朝美間達成的協(xié)議是否仍有效。
朝鮮如此迅速地決定重啟會談,連美國政府都很吃驚。美日韓三國均評價稱,這意味著金正恩接班政局比較穩(wěn)定。實際上,金正恩治下的朝鮮如此積極,不僅是因為展現金正恩領導能力等的內政需要,同時也是對“金正日遺訓”的遵循。畢竟,朝美在金正日生前就已經以糧食援助換取無核化先決措施方面基本達成了一致。當然,美國很早就事實上認可了金正恩政權,也有助于消除朝鮮對美國的敵意。朝鮮未在聯合社論中批評美國就是最好的例證。
朝鮮在此次會談中決定,在進行有效的會談期間暫停核試驗、遠程導彈試射和寧邊的鈾濃縮活動,并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暫停鈾濃縮活動進行監(jiān)督。美國則同意向朝鮮提供24萬噸營養(yǎng)食品。為落實糧食援助,羅伯特·金6日再次飛抵北京,同朝鮮外務省美國局副局長安明勛磋商具體事宜,并取得滿意進展。
幾乎在同一時間,朝鮮外務省副相李容浩也飛赴美國,出席雪城大學組織的朝鮮半島問題研討會。李容浩借此舞臺闡述朝鮮的對美政策,主張美國廢除對朝敵對政策是解決核問題的基本條件??梢哉f,當前的美朝關系已經算得上是最近三年來的最好時期。
在對日關系問題上,金正恩時代的朝鮮不僅延續(xù)金正日的做法,而且似乎更加積極。據日本媒體稱,朝鮮勞動黨曾在1月6日向干部散發(fā)了一份題為《建設強盛大國的經濟路線和任務》的文件。文件要求有關機構盡快設法推動與日本民間團體的經濟合作,因為加強同日本的經濟合作對朝鮮的經濟發(fā)展非常重要。雖然文件中沒有提及朝日關系中的最大障礙——綁架日本人問題,但表示要通過與日方的接觸來解決。這等于暗示朝鮮可以同日方討論包括綁架問題在內的一切話題。
據外媒報道,傳說中文件散發(fā)三天后的1月9日,朝鮮負責朝日邦交正?;拇笫顾稳贞?,就在中國沈陽與日本負責綁架問題的前任國家公安委員長中井洽舉行了秘密會談。日本在會談中提議收集因二戰(zhàn)結束前后的混亂局勢而滯留朝鮮并死亡的日本人遺骨并修繕埋葬地。朝方不僅沒有表示反對,而且也提議日方歸還二戰(zhàn)期間被強擄至日本的朝鮮人的遺骨。除了朝鮮綁架日本人的問題外,宋日昊還表示有意與日方磋商日本航空客機“淀號”劫機嫌疑人的遣返以及在朝日籍女性的短期歸國問題。
此外,朝鮮還邀請包括前日本國會議員在內的60多名日方人員計劃赴朝,參加4月的金日成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金正恩接班后,日方相關人員首次受到朝方正式邀請,這也是金正恩發(fā)出的積極信號。
降低對中韓的依賴
金正恩對美、對日釋放緩和信號,仍然是朝鮮傳統(tǒng)的平衡外交和“等距離”的延續(xù)。朝鮮認為,打通了同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也就能增加政治、經濟和安全等方面的靈活性,從而降低過度依賴中國和受制于韓國的風險。
韓國早就看穿了朝鮮的外交策略,并一直努力阻止這種情況發(fā)生。韓國政府對日本為解決公民綁架問題而單獨與朝鮮開展秘密接觸耿耿于懷,并公開向日本表達了不滿,要求日本與韓國保持步調一致。因為正在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去世后、努力爭取重啟六方會談的敏感時期,日本的單獨行動可能會破壞在朝核問題上的韓美日三國協(xié)調機制。
特別是,韓國政府擔心日本可能會為解決綁架問題而向朝鮮付出一定的代價。韓國政府分析認為,綁架問題在日本國內政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日本政府會在必要時轉而向朝鮮提供援助。如果日本對朝提供援助,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韓美兩國為促使朝鮮采取無核化而掌握的籌碼。
韓國也一直要求美國在與朝鮮談判時,必須將朝韓對話列為美朝關系改善和重啟六方會談的前提。但從金正恩上臺初期,朝鮮開始就對李明博政府產生了強烈的敵意。因為李明博政府不僅公開批評金正恩世襲政權,實際上否認金正恩的合法性,同時還拒絕對金正日去世表示官方哀悼,也禁止韓國個人和團體自由訪朝吊唁。
吊唁風波之后,朝鮮接連點名批評李明博政府大逆不道,宣稱不再與韓國打交道。朝鮮后來的確接連拒絕韓方有關病蟲害防治工作接觸的提議,拒絕在仁川U-14足球賽上與韓國隊比賽,拒絕韓國佛教界在開城接觸的提議,也拒絕了韓國紅十字會就離散家屬團聚進行接觸的提議。
金正恩還非常罕見地視察導彈部隊和板門店。朝鮮媒體和軍方動用一切手段譴責甚至侮辱韓國總統(tǒng)李明博和國防部長金寬鎮(zhèn)等。在朝鮮看來,有了美國和中國的援助,就沒有必要對任期僅剩一年的李明博政府抱有任何希望,還不如期待韓國民主勢力在4月份的國會選舉和12月份的大選中獲勝。而金正恩對韓采取強硬政策,不僅有利于鞏固內部團結,迎合軍方口味,而且也有利于激化韓國國內矛盾,讓韓國民眾來要求李明博調整對朝政策。
但朝鮮對韓政策也有底線,就是不動搖并爭取擴大朝韓經濟合作。因為這是朝鮮硬通貨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即便朝鮮在政治上拒絕與李明博政府打交道,也絕不排斥來自韓國的經濟收益。
金正恩親近美日的另一目的也是試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金正日去世后,中國領導班子集體前往朝鮮駐華大使館吊唁,并發(fā)表了支持金正恩領導的聲明。日本媒體曾報道說,金正日去世后第二天,中國就決定向朝鮮提供50萬噸糧食和25萬噸原油援助。中國外交部2月27日還證實,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此前前往朝鮮討論了對朝糧食援助問題。
雖然中國全力援助朝鮮,但朝鮮還是擔心過度依賴中國。大韓貿易振興公社發(fā)表報告稱,朝鮮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每年大幅增加,1999年不過25%的依存度升到2010年的83%。報告稱,金正日去世后,中國對朝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大,朝鮮經濟對中國的依賴也將會進一步深化。
不過,中朝在羅先、黃金坪等地區(qū)的經濟合作是在金正日的推動下,由張成澤主管的,已經開始步入制度化軌道,所以中朝經濟關系變化主要不是量變,而是合作性質的變化,如朝鮮調整對華出口品種。而在政治和外交上,金正恩時代的朝鮮還缺少不了中國的支持。因此,金正恩在對華關系上將會繼續(xù)穩(wěn)中推進。
朝鮮平衡中國和韓國的另外一個籌碼自然是俄羅斯。目前俄羅斯總統(tǒng)選舉已經塵埃落定,金正恩6日還專門向普京致賀電。在金正恩看來,正是普京在任總統(tǒng)時將冷戰(zhàn)結束后陷入冰點的兩國關系大幅提升。因此,金正恩將會繼續(xù)強化同俄羅斯的全方位合作,而普京顯然也有意積極回應。
回顧
朝鮮兩次“交接班”對比
金日成去世后的朝鮮可以說是滿目瘡痍。在朝鮮自己命名的“苦難的行軍”時期,朝鮮國家經濟和糧食配給完全崩潰。韓國媒體稱,有數百萬民眾餓死,民眾的思想信仰也渙散,“脫北者”大量產生,連負責國際事務的書記黃長燁也流亡韓國。朝鮮在核問題上與美日韓對峙,與傳統(tǒng)友邦中國和俄羅斯關系冷淡。
但金正恩地位完全不同于金正日,所以朝鮮政府的運作也就不一樣。由于金正恩年輕又缺少鍛煉,必須迅速掌握黨政軍的最高權杖,否則基礎可能更加不穩(wěn)。因此,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不僅沒有學習父親金正日當年的隱遁,反而表現得非?;钴S,公開露面的次數非常多。金正恩頻繁做出讓人聯想起其祖父金日成的樣子,并有意和民眾、軍人親密接觸,以此博得支持。
從金日成去世到金正日去世的這些年里,縱觀朝鮮媒體的報道,如今朝鮮百姓的生活質量似乎不僅沒有提升,反而在“苦難行軍”歲月中受盡了折磨,再加上兩代領導人不同的個人魅力,如今的朝鮮民眾展現出的并不像17年前那樣對最高領導人逝世悲痛欲絕。
不過,金正日給朝鮮留下了核武器和導彈,恢復并鞏固了同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因此,雖然金正恩接手的朝鮮仍在與美日韓對峙著,但朝鮮增加了對峙的本錢和自信。正是有了這兩點,美國才愿意同朝鮮平起平坐,而朝鮮才能夠選擇美國作為突破口,開啟金正恩時代的對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