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園網絡建設的經驗分享
編者按:從2001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的指導意見》,至今已過十年,而校園網作為學校對外宣傳和推進教育的手段之一,已經成為學校適應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實現現代化信息服務和校園管理工作,以及各學校間信息共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仡櫴晷@網絡的建設歷程,不少學校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收獲了寶貴的經驗。本期《專題策劃》集結了國內五個在校園網絡建設方面取得不錯成績的中學案例,以供各學校結合自身的需求借鑒和參考。
自2002年我校建設網站起,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學校網站已具一定規(guī)模,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在內容豐富度、信息更新速度和互動方面表現突出,而且還被媒體評為“2010全國十大最優(yōu)中學網站”,這對我校多年的網絡建設給予了肯定。在此,筆者將結合我校實際,談一談建設學校網站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希望能夠對各中小學網站的建設有一定幫助。
一、學校網站應該有清晰的定位
學校網站作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是社會了解學校、學校展示自己的橋梁,也是全校師生展示才能、互相學習、共同發(fā)展的平臺,更是學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要讓廣大師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能夠通過這一媒介真切地感受到學校網站所能帶來的便利,那么建設一個學校網站,就不能只為了趕時髦,也不能僅僅當成一個擺設便不管不問,更重要的還是要讓網站真正發(fā)揮作用,成為有效展現學校風采、宣傳學校風貌的媒體和溝通學校與社會和諧關系的橋梁,以便讓網站真正能夠起到切實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開展的作用。
二、學校網站應該有明確的服務對象
網站作為傳播、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平臺,其存在與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就在于它的受關注程度。那么,平時又是誰來關注和瀏覽學校的網站呢?學校網站不同于互聯(lián)網中的其他網站,其門戶最重要的特色功能便是著眼于教育。所以,若指望社會各界人士經常訪問某一個學校的網站是不現實的。在一般情況下,關注它的只可能是與學校有關系的群體,而這一部分群體也會相對很小很集中。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學校網站所提供的內容應該就是這些對象所關心的內容。
通過學校網站的在線投票調查了解到,關注我校網站的主要有本校師生、學生家長、校友、教育同仁等幾大群體,其他社會人士所占比例較小。本校師生主要通過學校網站進行日常教學、辦公等應用,家長通過門戶網站則為了解學校及學生在校的情況,校友關注的是學校現在的變化及可以尋找過去的記憶,而教育同仁通過學校網站可以了解、借鑒本校的教育、教學特色。這些不同的訪問人群有著不同的內容需求,這就需要我們的學校網站針對這些不同的用戶提供適合需求的相應信息。
三、學校網站應該有鮮活的原創(chuàng)內容
學校網站是學校對外交流與宣傳的重要窗口。我們在打開一些學校網站的時候可以發(fā)現,很多學校都注意到了首頁設計和欄目規(guī)劃的重要性,在這方面也都做得很好,但在內容設計上卻相當貧乏,沒有充分展現出學校的特色。這類情況也許是多數中小學網站所共同存在的問題。要知道,用戶訪問網站的目的就是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所以,學校網站的內容是網站最有價值的部分,而豐富的原創(chuàng)內容更是成功網站的必備要素。網站的訪問者不愿意看到重復毫無新意的內容,而一個優(yōu)秀的學校網站必須有豐富的原創(chuàng)內容做支撐,才能體現出網站內容的價值所在,即資源的專有性、獨創(chuàng)性和特色性。所以,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在規(guī)劃欄目過程中,通過設計合理的版面,運用適當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以及及時發(fā)布大量原創(chuàng)信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字內容是網站必不可少的元素,學校的每件大事一般都會通過相關的文字內容及時發(fā)布上網。為了規(guī)范網站,保證文字不出差錯,我們不僅對所有文字都制定了相應的字號標準,而且還規(guī)定至少兩個人負責對文字進行校對。
圖片比文字更直接、更具體、更形象、更具視覺沖擊力,所以,我校的網站也有豐富的圖片信息發(fā)布。這些圖片主要是拍攝的照片,也有少量圖表、圖示。拍攝的照片通過圖像處理軟件裁剪出合適的構圖,再進行調節(jié)亮度和按照標準的寬高、大小進行照片縮放等簡單的操作處理。我們爭取每個活動都留存照片,每張照片都反映學校獨特的東西。涉及外界關心的活動時,一般會上傳多張相關圖片,但多張圖片在網頁中發(fā)布時盡量不用分頁,因為根據我們在網站的訪問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很多用戶只關注第一頁,而不會再翻頁查看。有特色的原創(chuàng)圖片容易受到外界關注,也能提高學校知名度,比如我們學校網站發(fā)布的高考備考的照片,有的被新華社刊用,有的被中央電視臺、廣東衛(wèi)視播出。
視頻的作用有的時候是文字、圖片所不能比擬的,但由于視頻的后期處理不像照片那樣簡單,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發(fā)布視頻。我們在2010年5月發(fā)布的第一個高考專題視頻《跑操》,初衷本是給學生勵志、讓家長了解學生備考前的狀態(tài),但發(fā)布到網上以后,經網友紛紛轉載,在網上走紅。另外,還有其他高考視頻如《贏在狀態(tài)》、《在路上》及2011年大學校友參與錄制的《我們在大學等你》等,已經成為多所學校的班會勵志教材。可以說,我們的高考專題視頻已經成為學校網站的特色內容。
另外,我們會在每年新生入學及高考的時候開設專題板塊,因為家長在這個時候對學校網站會特別關注,所以需要及時發(fā)布更多的相關信息,讓外界了解學校。由于我們是寄宿制學校,新生入學后,家長會特別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們每天會發(fā)布大量圖片和文字介紹學生日常生活及軍訓情況,并為家長提供拍攝學生的服務。家長一旦看到孩子照片,即使是看到自己孩子被太陽曬得大汗淋漓都會感到欣慰。每年從6月1日開始我們也會每天發(fā)布學校高三備考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內容,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及學校為學生備考所做的工作,讓心情焦慮的家長放心。
四、學校網站應該有良好的互動
學校網站不應僅僅起窗口的作用,更應是學校與外界交流的紐帶和平臺。它既要滿足訪客的需要,也要使學校網站獲得訪問量。但若真正獲得一批“忠實的關注者”,還要經歷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互動吸引更多的“回頭客”,以便促進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1.合理規(guī)劃網頁布局,重視加強互動內容
過去,我們發(fā)布的每篇文章都有一個評論的超級鏈接,需要點擊進入評論頁面才能發(fā)表評論。因為過于麻煩,發(fā)表評論的訪客很少。后來把評論頁面整合到每篇文章的下面,發(fā)表評論的帖子也就很快增多了。通過這個小小的改動可以看出,科學的規(guī)劃網頁布局不容忽視。如今,網站的每篇文章都有人關注、留言反饋,熱點問題能有幾百條評論,這在中學門戶網站是不多見的。
另外,建立學校留言薄也是網站互動不可缺少的元素。我校的留言薄已經有上萬條留言,可以看出留言簿的作用不容忽視。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網站的留言及評論需要有審核機制,很多訪客通過發(fā)表文章評論、在留言簿里留言等方式與學?;樱瑑热菔遣荒芰⒖田@示出來的,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審核、定期將評論和留言中的意見和建議整理反饋給各主管領導,學校及時回復內容,以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開通班級博客
為給班主任創(chuàng)設一個更便捷的記錄班級管理的平臺,搭建一條學校和家長之間更迅捷的交流渠道,我校在網站上開設了“班級博客”系統(tǒng)?!鞍嗉壊┛汀庇涗浟私處煱嗉壒芾斫涷?、班主任管理案例、學生成長足跡、班級管理的思考和研究。這不僅加強了班級的對外宣傳,也加強了學校與家長、社會的聯(lián)系,使班級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和諧,使每一位畢業(yè)生都能夠在衡水二中的博客上找到自己的成長足跡。學校也對“班級博客”提出了要求:首先,班主任要本著建設網上班級的思想對本班的班級博客進行分類設計,分類要包括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各班主任要定期對班級博客進行更新,及時上傳與班級相關的各種文件等,并對評論內容做好審核工作。
3.搭建校友聯(lián)系平臺
一所學校,特別是有幾十年甚至近百年歷史的學校,在國內外有無數的校友,而一個優(yōu)秀的學校網站離不開廣大校友的參與和支持。當前,校友與學校之間以及校友與校友之間最方便的聯(lián)系方式莫過于網絡,但是我們在學校網站沒有專門建立校友錄,而是建議校友注冊專業(yè)的實名制SNS網絡平臺,既方便聯(lián)系,也將校友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為了讓畢業(yè)的校友能夠互相建立聯(lián)系,我們于2011年6月通過學校網站特別組織校友們建立了各大學的校友QQ群,同時,這些大學的校友QQ群在高考前后還為高三的學弟學妹及其家長們在報考志愿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意見及建議。
4.開通微博
我校還積極利用新媒體加強互動,在2011年6月開通了學校官方的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鏈接在學校網站的明顯位置,作為學校網站的一個補充。有些不適合在網站上正式發(fā)布的信息便可以通過微博進行發(fā)布。
5.論壇的問題
很多學校的網站都建有論壇,試圖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的良好空間。學校希望建立這種交流平臺的理想和出發(fā)點很好,但在現實中這幾乎近似于一種擺設,多數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我校也曾開設過論壇,但效果很不理想,論壇是需要時間“泡”的,學生的時間有限,而且論壇里更多是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帖子,所以后來關閉了論壇,只用留言板。
五、學校網站應該做好學校信息化系統(tǒng)的重要樞紐
許多學校管理者和網站建設者都認為,學校網站應建有龐大的資源庫,但事實上,學校網站和資源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建設不同,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校網站是教師在使用資源庫時的一個平臺,而在技術上,資源庫的建設要依存于網站,是一項覆蓋面廣、內容多、周期長而又復雜的工作,比校園網站本身的建設更困難。所以,學校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校本資源庫的建設,不能將資源庫的建設作為網站支持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部。
目前,尚沒有一個大而全的系統(tǒng)能解決所有學校的實際應用,所以,系統(tǒng)整合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學校網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整個信息化系統(tǒng)的樞紐。除資源庫外還有辦公系統(tǒng)、“一卡通”系統(tǒng)、教學觀摩系統(tǒng)、校園電子安防系統(tǒng)等,這些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需要跟學校網站整合到一起,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在建好學校網站后就需要解決系統(tǒng)整合的問題,如果不去整合就會出現所謂的“信息孤島”。
六、學校網站應該有長效的管理機制
目前,部分學校在網站建成后,僅僅是建一個主頁,放幾張學校照片,幾行學校簡介,幾個欄目和幾條幾年前的新聞,就沒有再增添新的內容,自然也就達不到實際有效的宣傳效果。學校網站不是擺設,應該不斷更新、保持活力,如此才能吸引“回頭客”,不斷聚集人氣,越做越好。
比較成功的學校網站,都是在走全員參與、共同建設的路子。負責信息技術的教師在學校網站建設與管理過程中主要承擔“技術性”工作,其他部門或者教師有明確的分工,為網站提供相關內容。而豐富、更新網站內容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領導重視起來。只有制定相關制度,分配任務,責任到人,定期考核,并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才能保證學校網站的長遠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張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