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詩語言含蓄凝練,言簡意豐,加上其中不少古詩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為古詩教學帶來不少困難。但當古詩教學與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的多媒體美麗“邂逅”時,原本簡單枯燥的古詩教學變得充滿情趣,變得詩情畫意,生發(fā)出別樣的精彩。
[關鍵詞]古詩教學;多媒體;興趣;理解;情感
古詩語言凝練,字字珠璣,句句含情。它以極其簡練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正因為古詩的語言極為含蓄凝練,加上其中不少古詩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為古詩教學帶來不少困難。但當古詩教學與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和強大的交互性的多媒體美麗“邂逅”時,原本簡單枯燥的古詩教學變得充滿情趣,變得詩情畫意。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促進學生對古詩意境的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使古詩教學煥發(fā)出別樣的精彩。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箤W生愿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與形象性,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詩描繪了西湖夏季時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西湖夏天荷花綻放的圖片制作成課件。在上這一課時,我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過西湖嗎?”大部分學生在搖頭,我故作神秘地說:“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看西湖,而且看夏天最美的西湖,高興嗎?”學生一聽興高采烈。接著,我播放了有關課件,配以深情并茂的解說。學生邊聽邊看,對西湖的喜愛之情都寫在臉上,我趁熱打鐵:“喜歡美麗的西湖嗎?”(生:喜歡。)“我們剛剛看到的西湖美景,著名詩人楊萬里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中都寫出來了?,F(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讀讀這首詩,看看詩人描繪的西湖美景與你們剛才看到的西湖美景一樣嗎?”學生沒等我說完,迫不及待地捧起書讀了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只有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巧用多媒體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古詩是我國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許多古詩立意高遠、哲理性強,比較難理解。如果在古詩教學中恰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可以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使原本簡單枯燥的古詩教學變得充滿情趣,從而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如《題西林壁》一詩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兩句,通過教師的反復解釋,學生對詩句的意思是明白了,但僅僅憑其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是很難想象出這種景象的,也很難理解詩中的哲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逐一展示廬山的正面圖、側面圖、遠景、近景、高空俯視圖、山腳仰視圖,學生不僅領略了廬山千變萬化的美景,更領悟了“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妙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古詩是漢語言的精華,言少意深,蘊涵著詩人豐富的情感??梢驓v史久遠,寫作背景復雜,學生不易體會作者含而不露的感情。巧妙運用多媒體,可以縮短時空的距離,提供相關的歷史信息,使學生能直觀地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化解難點,由淺入深,準確地把握古詩蘊涵的情感。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的第一首快詩。這首詩寫的是由于戰(zhàn)亂杜甫在他鄉(xiāng)流浪了整整八年之久,忽聽到收復薊北的消息,不禁大喜若狂。教學這首詩,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詩人為什么“喜欲狂”,就必須讓學生了解“安史之亂”和詩人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在講這一課時,我播放了反映“安史之亂”的一段電視錄像,一邊播放一邊介紹:“公元755年,唐朝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變得四分五裂, 杜甫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歸……”通過觀看錄像,學生明白了杜甫為何而喜——是為自己終于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重返故鄉(xiāng)而喜;是為老百姓不再流離失所,可以安居樂業(yè)而喜;更為戰(zhàn)亂平息,祖國重新統(tǒng)一而喜。學生從這“喜欲狂”里,深深體會到詩人那股濃濃的愛國之情。
綜上所述,當古詩教學與多媒體美麗“邂逅”時,多媒體以她獨特的魅力使原本簡單枯燥的古詩教學變得充滿情趣,變得詩情畫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也可以喚起學生深層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古詩教學生發(fā)出別樣的精彩。
責任編輯 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