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與英國文化中存在的眾多差異,在英語學(xué)習(xí)中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與交際等各個方面。因此,教師在進(jìn)行英語教學(xué)時,要從詞匯和交際兩方面介紹中國與英國文化的差異,強(qiáng)調(diào)文化對語言學(xué)習(xí)的影響。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xué);文化差異;實(shí)施
著名學(xué)者王佐良說:“不了解語言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痹谖覀?nèi)粘5挠⒄Z教學(xué)工作中,也需要結(jié)合教學(xué)內(nèi)容適當(dāng)?shù)亟榻B一些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才能有利于學(xué)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才能讓學(xué)生得體地運(yùn)用語言進(jìn)行交際。
一、詞匯教學(xué)中的文化差異教學(xué)
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英語中形成了文化色彩鮮明的詞語,有的詞語與漢語詞語一一對應(yīng),有的則只是部分對應(yīng)。例如:a white lie不是“白色的謊言”,而是“不懷惡意的謊言”;black coffee不是“黑咖啡”,而是指不加牛奶的“濃咖啡”,而White coffee也并非“白色咖啡”,而是指加了奶的咖啡。又如英語形容詞young,middle-aged,old雖然對應(yīng)漢語的“青年”“中年”“老年”,但表示的年齡階段卻有一定差異,中國人一般把30至50歲定為中年,l8至30歲認(rèn)為是青年,50歲以上是老年。而英美國家一般把40至60歲認(rèn)為是中年,18至40歲是青年,60歲以上是老年。理解了這一文化差異后,聽到英美人說“My uncle is 45 years old,still quite young”時,學(xué)生也就不難理解“45歲了為什么還很年輕”的意思了。
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guān)的習(xí)語大都含有貶義:如我們常用“癩皮狗”“走狗”“喪家之犬”等來描繪所厭惡的人。但在英美兩國,人們對狗的看法和我們截然不同,dog在英語中往往含有善意。如: a lucky dog(一個幸運(yùn)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等等。
二、交際用語中的文化差異教學(xué)
中西文化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詞語的含義上,在日常交際中,也有巨大的差別。中國式的關(guān)心,可能被英美人視為“好為人師”與“多管閑事”。如英美人患了感冒,中國人見狀,可能說:“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英美人要出門,戶外天氣寒冷,中國人可能會說:“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英美人來中國旅游,有個翻譯對年歲較大的“老外”說 “You must be tired, you’re old……”諸如此類關(guān)照,中國人聽了心里感到暖呼呼的,可“老外”覺得中國人太“好為人師”。特別是“You’re old”很容易讓英美人看成“你太老了,若不休息一下,你要走不動了”。
再如打招呼,中國人打招呼除了“你好”以外,還常有“去哪兒”“吃飯了嗎”等方式,一般不需要對方作具體回答。但如果問候西方人時也套用中國的打招呼方式:“Where are you going?”對方會很生氣,認(rèn)為這是個人隱私而不應(yīng)該被無禮問及。如果你用“Have you had dinner”來給西方人打招呼,對方會誤解為你要請吃飯呢。如今的美國人除了“Good morning”這樣的正規(guī)問候語還相當(dāng)普遍以外,像“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這樣的問候語,則基本上被一聲“Hello”或“Hi”取代了。
在談?wù)揚(yáng)ersonal Information話題時,中西方對個人隱私權(quán)的態(tài)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國人看來,朋友之間知己知彼,倒也不乏親熱之感。而西方人則看重私人空間和個人隱私??蓪⒅袊伺c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的禁忌歸納為四個詞: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歸納為“七不問”:不問對方收入,不問體重,不問年齡,不問宗教信仰,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不問“吃了嗎”。同樣,在涉及飲食時,中西文化也有差異。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得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禮貌的,所以寧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飽,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說“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剛才吃過的菜。
責(zé)任編輯 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