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下的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了一些矯枉過正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太過重視形式感而忽略了語文本身的教化功能,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未得到有效提高,語文的育人功能也未得到很好體現(xiàn)。語文教師應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言語的深處,在有效互動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教學改革;語文教學;語文素養(yǎng);審美情趣
當前,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了一些矯枉過正的現(xiàn)象:一些語文教師缺乏理性的思考,片面追求課堂形式的多樣性,整堂課只注重讓學生開展活動,而忽略了文本,忽略了語言文學所承載的教化作用,也忽略了教師作為倡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學生的活動有了,課堂氣氛也熱烈了,其實質卻是師生互動僅為一種表面現(xiàn)象,語文教學始終在遠離言語的地方游離徘徊,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未得到有效提高,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也未能得到很好體現(xiàn)。
時??梢钥吹竭@樣的事例:課堂上,教師向學生展示制作精美的課件,一會兒動畫,一會兒音樂,鷹擊長空就飛出一只鷹,虎哮深林就跑出一只虎……整堂課在欣賞畫面的華麗和聲音的熱鬧中度過,學生卻沒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甚至也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會兒書,體味一下語言的魅力,感受一下作者寄放在作品中的情感;課堂上,學生正在熱烈地討論,但主題已不知滑到何處,其價值取向與育人的初衷嚴重背離,而教師為了課堂的熱鬧卻不加以制止和引導,等等。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像這種把語文課程育人的功能置之一旁,單純追求課堂形式的所謂互動教學則并不可取。
高中語文課程承擔的任務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高中語文教師則是教材與學生之間的“中介”和橋梁。一堂課能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能不能使學生透過特定的文字符號理解其中深藏的意蘊,進入教材規(guī)定的情境,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師這個“中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引導學生走進言語的深處
語言的發(fā)展與人的成長、發(fā)展密切相關。語言的發(fā)展能很好地促進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進行語文教學,應緊扣語言文字特點,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情感。如教學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窌r,教師可以用這樣一個問題來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有人說,祥林嫂的生命里沒有春天,大家有什么看法?請談一談。”課堂的討論圍繞文本展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感悟,深入文本的內涵,在與文本不斷深入的對話中,使其語感得到深化、美化。又如教學歸有光的散文《項脊軒志》,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請從文中找出相關事例解讀“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該問題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兩個層面:一是寫項脊軒的變遷和作者對親人的回憶;一是抒發(fā)物是人非的感慨。再一個問題:李白有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闭f的是詩文的語言質樸真醇,自然高妙,沒有刻意雕琢,也不見絢爛奪目的修飾,表現(xiàn)的卻是最深刻最真摯感人的情理。請品讀本文,感悟本文的語言特色。這個問題是關于文本的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最尋常的題材,最平淡的字句,最熟稔的意象,表達的卻是深刻而真摯的情理。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與探討的過程中,感受文本所展示的人情人性之美,同時也感受繁華落盡見真醇的言語魅力。
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他們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教師應在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
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互動發(fā)展新機制
當前的教育正在經(jīng)歷一場深刻的變革,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手段也呈現(xiàn)出立體化構架。教師的教已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絕對意義的教授者已不復存在,教學過程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師生共同學習、互相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造一種師生互動的對話機制,通過教師的啟發(fā)、點撥激活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形成探究、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如教學《項鏈》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根據(jù)你對瑪?shù)贍柕碌恼J識,說說她除了選擇用十年艱辛的勞動來償付項鏈的債務外,還有其他的方法么?學生可以通過挖掘課文中的語言信息來推理瑪?shù)贍柕碌男愿裉卣鳎⒁源藶楦鶕?jù)來闡述瑪?shù)贍柕逻x擇用其他方式來償還債務的可能性。這個問題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對其進行人格教育,師生互動,課堂充實。
師生互動的教學機制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更新教學思路,把教法的著眼點放在學生的學上。為此,語文教師必須隨時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努力追求既有創(chuàng)新思想又切實有效的教學境界。
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高中語文課本中文質兼美的作品很多。這些作品無不閃爍著人文的光芒,對青年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教師理當積極挖掘,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
總之,語文教師要適應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就必須告別舊理念,不斷進取,以更高的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水準挑戰(zhàn)新形勢。
責任編輯 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