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清史,呂留良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人物。卓爾不群的才華,曲折跌宕的身世,朝廷、江湖都有他的身影,他用人生書寫的這部“書劍恩仇錄”常常被文學、戲劇旁征博引,傳唱至今。
呂留良生活的時代正遇明清鼎革之變。以一介書生成為桀驁不馴的斗士,站在與清廷對抗的立場,掀起“華夷之辯”,傾家產(chǎn)支援義軍,甚至直接參加戰(zhàn)斗。以致呂留良死后40余年,即雍正十年,因湖南曾靜案的牽連,呂留良及其長子葆中被開棺戮尸,幼子毅中被斬,全家充軍至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
呂留良案為清代文字獄之首,相關(guān)書籍紙張都被滿清付之一炬,余者也因害怕受到牽連盡數(shù)銷毀,因而呂氏墨跡存世極罕見,如今只見片言楮語珍藏于博物館中。根據(jù)呂留良研究專家、中華書局文學編輯室主任俞國林的介紹,目前僅有上海博物館存有一件呂留良書法(見載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上海圖書館藏有半封書信。其余零星散佚已不得考。
北京匡時2012年春拍即將推出的一部江南吳家珍藏300年的鴻篇巨制,完整保留了呂留良的四首《和種菜詩》。整部作品最重要的《種菜詩唱和詩冊》、《贈行詩》,表面上是以吳之振為主線的遺民行跡,然而呂留良的影響力卻一直貫穿始終,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這部集子涉及人物包括黃宗曦、呂留良、黃宗炎、陳廷敬、王士禎、梁清標、汪婉、尤侗等當時50余位文壇、朝野巨子。由吳之振后人保存,綿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歷經(jīng)清代文字獄、數(shù)十年戰(zhàn)亂和“文革”各種磨難,300年蹉跎,劫后余灰,吳家后人能夠?qū)⑵渫暾4嬷两?,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在《種菜詩唱和冊》中,呂留良的四首和詩裝幀獨特,被用心截去上下款識。在邊跋中,民國文壇巨擘沈衛(wèi)道出端倪:“此為呂晚村先生手筆,當時畏禍截去上下款識,今補記之”。沈衛(wèi)所言“避禍”是為避免雍正年間那場文字獄極刑的牽連。
呂留良文字獄起自雍正六年五月的“曾靜案”,至雍正十年十二月才結(jié)案,歷時長達四年半之久,震驚朝野。雍正帝借“曾靜案”,把矛頭直指在江南特別是浙江士林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呂留良,欲通過對呂留良等人的嚴厲打擊和鎮(zhèn)壓,來消除南方部分漢族士林強烈的反清情緒。此案牽涉之廣,影響之大,處置之嚴酷,為雍正年間最大的一次文字獄。雍正十年,呂留良被開棺戮尸,其家族也遭受滅頂之災(zāi)。呂留良著作被查禁焚毀(乾隆三十四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三次大規(guī)模的查抄焚毀,留良著作也在其中)。文字獄興,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斗N菜詩唱和冊》中呂留良手書被裁,也正是這一大事件的親證。
事實上,呂留良的名字即使在清代的刻本中都被殘酷地打上了方塊黑影,仿佛要永遠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然而歷史無法涂抹,康熙年間便有御兒呂氏抄本《呂晚村詩》集存世,在詩集《零星稿》中,這件《和種菜詩》四首被再三斟酌之下收入抄本中?!独m(xù)修四庫全書》也收此本。其后但凡呂氏詩集必引這經(jīng)典的《和種菜詩》,被后世權(quán)威著述多次征引。
同時,還可以說,這套《種菜詩唱和冊》背后所隱藏的歷史也應(yīng)證了呂四娘傳奇的生成。
“呂四娘殺雍正”是一個傳說故事,所謂“傳說故事”是指在人民中流傳的對于某人某事帶有一定文學色彩的敘述。其傳說故事得以流傳,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其核心須是真人真事。如雍正其人是真實的,雍正確實存在著死于非命的疑點。呂留良其人也是真實的,其所受雍正帝文字獄極刑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二,除真人真事這一核心之外,還需要杜撰者的想像。雍正既然存在著被殺的可能性,那么他系何人所殺?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想像加以完善,“呂四娘傳奇”實際上是以真實人物、真實事件為核心而進行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
可以想見,根據(jù)呂留良一家的遭遇塑造出呂四娘這樣一個有仇必報,意志堅強,具有超凡神功的傳奇式人物,遂表達出清末人民對滿清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反抗。而這一傳奇故事也為清末革命志士利用,為民主主義革命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
辛亥革命勝利后,浙江都督頒令呂留良入祀西湖“三賢祠”,供奉呂留良和張煌言、黃宗羲三位清初反清義士。而在呂留良的家鄉(xiāng),則建起了呂公祠,由蔡元培為重題紀念碑,于右任先生題“呂園”。呂氏一族沉冤才得到昭雪。
《種菜詩唱和冊》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真實地承載了呂留良文字獄的歷史大事件,呂留良的遺民思想導致其遭受文字獄極刑,其與雍正帝的“恩怨”衍生出呂四娘傳奇,呂四娘傳奇受時代之需,在清末廣為傳頌,呂四娘形象也廣受“追捧”。由此看來,《種菜詩唱和冊》似可變相地作為呂四娘傳奇的一個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