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開庭前,法院安檢的工作人員瞅了一眼孫明(化名)藍本的“實習律師證”,就放他進去了。
每次跟著師傅到庭,他都有些興奮,庭辯交鋒像是打一場仗,雖然他只是旁聽,也感覺樂趣無窮,非常過癮。而更主要的是,這個過程里,他能感到自己在吸收律師職業(yè)的養(yǎng)分,一切都似乎有了奔頭。
通過司考是進入律師界的門票??砂岩粡堥T票兌現(xiàn)為一只律師的飯碗,其間,需有一段漫長的道路。
經歷一條路
2011年圣誕節(jié)前,孫明還沒找到進入律師這行的門徑。此時距離他通過司考已有兩年多。
2008年6月孫明從大連一所二本院校的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大四末曾沖刺北大法碩,未能通過。這年北京大學法律碩士報名人數(shù)1653人,復試分數(shù)線為376分,最后錄取了176名,孫明差了20多分。
讀研的路斷了。要是不找工作再考一年,花家里錢不說,爸媽也操心;要是找個本專業(yè)的工作,心里不愿意,“我對干工科沒什么興趣,高考填志愿瞅著‘建筑環(huán)境’,以為肯定是在建筑基礎上增加很多高科技元素,而其實就是在所有的建筑框架做完之后,負責供暖供風”。
所有的打算一時都沒有著落。偶然有個去陜南一所中學支教的機會,他就報了名,轉眼在那待了半年多。2009年來到北京,找了份教英語的工作,中間辭職回家考了一次公務員,報的是市檢察院,“只收4個人,我筆試第五,面試第一,被刷了下來?!?/p>
再回到北京,又沒了工作。
“這時開始痛下決心過司法考試,不考的話,前面的路繼續(xù)走下去也走不通,總要逼出來一條路?!?/p>
已經是2009年6月,司法考試開始網上報名,離9月考試只剩下3個月,孫明把自己關在小屋里,每天看15小時以上的書?!爸耙灿行┗A,尤其是民法、刑法,看的東西很多,全部工夫加起來絕不止三個月,否則也過不了?!?/p>
現(xiàn)實終于打開了一個口子,孫明成為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近42萬報名者中的一個通過者,當年的通過率為22%。
司考門檻
坊間分析,司法考試從2008年開始難度有所降低。2009年、2010年、2011年持續(xù)相對寬松。
司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似乎印證了這種分析:2002年通過率6. 68%;2003年報考19. 7萬人,通過率8. 75%;2004年報考19. 5萬人,通過率11. 22%;2005年報考24. 4萬人,通過率14. 39%;2006年通過率為17%;2007年報考29. 4萬人,通過率為20%;2008年報考37萬人,通過率為27%。
分析人士認為,2007年司考通過率上升,與該年司考對中西部等地區(qū)的放寬政策有一定關聯(lián)。這一年,放寬政策的覆蓋區(qū)域已從西部擴大到中部,從國家級貧困縣擴大到省級貧困縣,大約覆蓋全國1100多個縣,政策期限也從2006年底延長至2011年底;放寬地區(qū)的分數(shù)線,2002年第一次考試比全國分數(shù)線降5分,2011年,相差45分。
政策傾斜效果明顯。2010年初,中央政法委負責人在媒體上回顧司法改革成果時說,“2002年首次司法考試以來,放寬地區(qū)已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和近一半的縣。八次國家司法考試全國放寬報名學歷地區(qū)共錄取5萬余人,為中西部地區(qū)增加法律職業(yè)人員儲備拓寬了渠道?!?/p>
此外,法學院系和畢業(yè)生數(shù)量的增多也是通過率提升的一個因素。2009年中國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披露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8年11月,全國共設立法學院系634所,改革開放30年增長了105. 67倍;法學本科在校生30萬人左右,法律??圃谛I_22萬多人,30年增長了200多倍;在校法學碩士研究生達6萬多人,30年增長了260多倍。
法學畢業(yè)生若無法通過司考,就無法融入職業(yè)社會。因為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和公證法明確規(guī)定,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申請律師執(zhí)業(yè)和擔任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yè)資格,才能任職。
不過,從2011年底起,法學界和司法考試培訓機構透露出信息,2012年,國家統(tǒng)一司法考試的難度將會加大,通過率可能會顯著下降。
想在北京執(zhí)業(yè)
2009年11月底,孫明查到了司考成績,就等著拿法律職業(yè)資格證了。他腦中緊繃的弦也終于松了,眼前似乎已經有一條路延伸著,心就穩(wěn)了。
但2010年1月1日北京市司法局出臺《北京市司法局律師執(zhí)業(y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guī)定異地律師進京執(zhí)業(yè)必須提供北京市所屬人才機構出具的人事檔案關系存放證明。
“這個規(guī)定看起來沒什么影響,因為檔案可以自由轉移,但北京市人才中心有一個規(guī)定,只接收有北京戶口的人在此存檔,外地人無法以個人名義存檔,只能由所在單位集體存檔,而個人很難找到能夠辦理集體檔案存檔的律師事務所?!睂O明說,“1月出新政策,我4月才拿證,正好被卡住?!?/p>
這不是北京市司法局首次“收縮”政策。
2008年6月,北京市司法局就已對外地律師進京的政策做了調整,要求在京執(zhí)業(yè)的律師必須將檔案存在全國性的或者北京市所屬的人才機構。因為全國性的人才機構可以辦理個人存檔,所以這一規(guī)定的調控效果有限。到2009年底,北京律師已經增長到2萬人,一年就新增了3000多人,兩萬人中有9000余人具有北京戶口。
調整政策的原因是北京律師數(shù)量大幅度增長。在2005年《行政許可法》實施前夕,北京市司法局曾一度放寬“外地律師進京需要本科以上學歷,執(zhí)業(yè)3年”的限制。這一舉措使2005年北京律師從此前的8000多人直接破萬。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律師人數(shù)已達到18635人,較2007年增加了3016人,在全國13萬律師中占14%。
北京律協(xié)工作人員曾告訴媒體,每年2000多人的增長速度,導致律師、律所管理中出現(xiàn)了一些混亂狀況,比如有的律師在北京辦證,卻在外地執(zhí)業(yè),律所和律協(xié)無法對其進行管理;有的律師申請執(zhí)業(yè)證時弄虛作假。而近幾年,出現(xiàn)執(zhí)業(yè)違規(guī)行為的70%以上都是外地律師。
2010年4月7日是北京地區(qū)領取2009年法律資格證的第一天,孫明拿到證,他說:“本來領到資格證,我就可以申請實習律師證,然后到律所實習滿一年之后就能轉正。現(xiàn)在檔案存不到北京市人才中心,就辦不了實習律師證。”
“新政”實施后,北京律師的數(shù)量增長放緩了,截至2010年4月,北京共有執(zhí)業(yè)律師21549人,約占全國律師的13%,相比2008年,兩年間增加了2914人。
繞不過去的助理生涯
既然沒辦法在北京實習,孫明打算先海投簡歷,暫時到律所做些助理工作,走一步是一步。
海投出去的簡歷真像是泥牛入海,沒有激起一絲波瀾。唯一一家律所有了回應,待遇是月薪500元,負責接電話、做咨詢,“想來想去,覺得去的話沒辦法活下去,連房租都付不起。”
孫明意識到要繼續(xù)待在北京,就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律所,眼下是要先生存。一家司法考試培訓機構招人,他過去了,“這個機構分幾塊內容,教學、項目、市場、銷售等,一年之內我都做了一遍,也開始漸漸認識一些老師,對這個行業(yè)有了很多接觸?!?/p>
2011年3月底,一位朋友得知孫明的情況,通過熟人推薦,幫他找了一家律所,沒有工資,僅是先接觸業(yè)務?!拔疫@時在培訓機構講課,每周什么時間休息可以自己決定,一周去律所兩三天,做的大部分工作跟在校學生到律所實習時差不多,算不上實習律師?!?/p>
去律所之前,曾有人對孫明描述:每天開開門,把桌子擦一遍,地掃一遍,坐著訂卷宗,訂上兩三個月或者半年?!拔耶敃r也做好了這種打算,不過我只訂了兩天,就開始跟著宮雪(化名)做,她接的案子,我可以跟著,看她怎么做,也幫她查些法律法規(guī),研究案子,有想法也會告訴她。算是她的助理。”
宮雪沒來律所前,和孫明一樣聽到過“恐怖的描述”,比如很多個助理沒事干,大家搶接一個電話,實踐機會非常少,等等?!?005年之前,主任也是招一大群助理,他手下是大助理帶著小助理干活。后來他發(fā)現(xiàn)一旦人數(shù)控制不住,很影響案子質量,最后還得他收拾。所以我來的時候,這種‘資深律師帶著大助理,大助理帶著小助理’的模式就廢除了?!?/p>
宮雪比孫明大兩歲,她覺得他思想成熟,不像剛從學校出來的,把他當做“伙伴”。她似乎總能從孫明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
宮雪2006年6月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后,沒考上北大研究生,就直接到了律所工作,“實習期工資1300元,后來漲到1500元,住在高碑店一個小房子里,當時那邊還是城鄉(xiāng)結合部,每月房租360元,房東人很好,讓我給她家孩子補課,抵一些房租?!毕肫饎傞_始的時光,宮雪覺得遙遠又真實。
“掛靠外地律所”
宮雪對孫明說,她剛到律所時,經常想起電影《少林寺》中的情景,像是要練一種功,準備著將來一個人在法庭上面對“敵人”,“一開始掃地做雜活,心甘情愿,就像是小和尚打水一樣?!?/p>
剛開始對律師業(yè)務似懂非懂,跟著在旁邊跑跑,看熱鬧的成分多。與現(xiàn)在的孫明一樣,5年前,宮雪是幫著律所的合伙人之一張律師查資料,檢索法規(guī),校對,訂卷。
宮雪2006年9月考了司法考試,2007年3月拿到法律職業(yè)資格證,遞交材料辦理了實習律師證,到2008年6月轉正。曾經有律師對宮雪說,兩年就差不多熬出來了,可她覺得兩年實在夠嗆,即使是現(xiàn)在,一些大案子還是要資深律師幫忙把關。當年一起畢業(yè)的40多名同學,目前干律師的只有3個人,她是唯一的女生,其他人一部分考了公務員,進了法院、檢察院等政法系統(tǒng),有些到公司做法務。
宮雪從學校出來后直接來到律所,過司考,辦實習律師證,轉正,都沒出現(xiàn)波折。比起這樣的一帆風順,孫明感覺自己辦個實習律師證有點坎坷。
2011年圣誕前,之前的那個朋友輾轉托熟人替孫明在上海找了一家律所,“我的檔案還在學校,學校出了一個存檔證明,拿著這個存檔證明在上海就能辦理實習律師證了?!睂O明就這樣掛靠在了上海一家律所,因為是熟人介紹,還免了一筆掛靠費,“不是熟人的話,一般掛靠費每年得幾千塊吧,關鍵是律所沒人介紹不會給掛靠的?!?/p>
圣誕節(jié)過后,孫明正式在北京這家律所工作,月薪2500元,“這是我自己要的,主任想了想也就同意了。我覺得2500元就夠了,能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交房租700塊,吃飯、打電話,有時可能還有一點兒積蓄?!?/p>
這幾個月孫明才慢慢有了感覺,心情開始穩(wěn)定下來,也就逐漸能做些事情,比如可以對某個案子好好研究一下。他現(xiàn)在的階段是宮雪三年前的樣子。
“有師傅帶太幸運了”
2月23日的庭辯,從上午10點一直持續(xù)到下午4點50分,孫明覺得情節(jié)跌宕起伏,充滿趣味。他一回律所就急著向主任匯報。
“對方那個楊律師是做民事的,對刑事程序不太熟悉,顯得有些外行,從庭審開始就一直被打擊。本來他所有的證據(jù)都是為做無罪辯護準備的,在聽了主任的辯護詞以后,他就改成做有罪辯護了,臨時變換立場,導致他準備的證據(jù)材料、辯護詞和最后的結論全是矛盾的?!?/p>
“主任”是律所的張律師,宮雪和孫明習慣這么叫他,有時候也叫他“師傅”。他從上世紀90年代入行,在北京律師圈中已經有了一定名氣,很多案子會自動找過來。對于孫明和宮雪來說,跟著他不愁案源,實在是幸運。
“有師傅帶和沒有師傅帶,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咱們倆都是幸運的,不用自己找案子?,F(xiàn)在北京大多數(shù)的律所,還都是一大堆助理搶活干。許多律師跑關系多于鉆研業(yè)務,不然沒飯吃?!睂m雪也十分感念師傅的恩惠。
“實習律師剛開始案源不足,業(yè)務開展非常艱難,在這個行業(yè)立足的難度很大?!?/p>
最近,孫明總感到自己達不到主任的標準,心中忐忑。
而對宮雪來講,最有挑戰(zhàn)性的是律師職業(yè)和性格不斷的磨合?!安饺肼蓭熜袠I(yè),就像掉進了糾紛漩渦,最近辦的一個案子,對方發(fā)侮辱短信,打恐嚇電話,對我這種一直比較順的人來說,要抵抗這種東西很痛苦?!?/p>
“我可能已經百毒不侵了?!睂O明笑著說,1985年出生,今年還沒過27歲生日的他覺得,被生活“磨煉”過才能真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