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心中的康巴漢子!
額上寫滿祖先的故事,
云彩托起歡笑。
胸膛是野性和愛的草原,
任隨女人恨我自由地飛翔。
血管里響的是馬蹄的聲音,
眼里是圣潔的太陽。
當(dāng)青稞酒在心里給歌唱的時候,
世界就在手上!
這首傳遍藏區(qū)的《康巴漢子》,是被認為最男人的一首歌。
我國藏區(qū)分為三大區(qū)域,衛(wèi)藏、安多和康區(qū)。衛(wèi)藏主要在西藏拉薩、日喀則為主的地域,安多包括青海省、甘肅等藏區(qū),康巴則分布于藏東的昌都和四川甘孜、阿壩。
在廣袤無垠,地廣人稀的藏區(qū),藏民服飾多樣,性格迥異,但只要是康巴人,能一眼就辨認出來。他們身體健碩,臉龐飽滿,服飾隆重。特別是康巴男性,高大魁梧,臉寬鼻直,目光剛毅,英氣逼人。最顯著的特征是頭上纏著一大把紅色或者黑色的絲穗,腰上別著雕金縷銀的藏刀,更透視著男子漢的威武強悍、野性驍勇。
長期以來,在水肥草美、氣候溫和的藏東,怎么會孕育出如此彪悍的族群,一直是個迷。有一種比較廣泛的說法是,康巴人有歐洲血統(tǒng)。據(jù)說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率馬其頓軍隊東征,鐵騎越過印度河到達喜馬拉雅山麓。大軍西撤時,留下了一支純種的雅利安人。他們后來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沿著喜馬拉雅山遠徙,在西藏東部的橫斷山區(qū)定居下來,漸漸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康巴人。
不管此說法是否靠譜,但多年來不少歐洲人來康區(qū)認祖,甚至一些歐洲少女想方設(shè)法嫁個康巴漢子,倒是存在的事實。
從民族學(xué)和人類學(xué)研究的角度,藏族同胞屬于不同的種族類型,即藏A型和藏B型。藏B型又稱“武士型”,屬于中蒙古人種支系,其特征為頭顱較低,面孔較寬闊,身材高大,與我國彝族中的“黑彝”有相似之處,很大程度是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保持發(fā)展了他們從北方來的祖先血統(tǒng)的緣故。
不管緣自何方,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的統(tǒng)一國家,各族兒女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多姿多彩,燦爛文化。本期,我們刊登由本刊記者拍攝的照片,讓廣大讀者領(lǐng)略新時代康巴漢子的風(fēng)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