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雁 尹鐘祥
校辦《寫作學習報》從學校教學管理的視角切入高中語文課改,是大語文觀念下的一個有益嘗試。校辦報在學校相關機制的引導下,成為可生成性的語文課外教學資源,對促進師生寫作學習起到了不可多得的積極作用。
一、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研究內容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實踐性很強。然而現(xiàn)實教學中,許多師生怕作文,怕“寫”。為數(shù)眾多的學生難于做到“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許多語文教師不能“率先垂范”,甘做“不會游泳的游泳教練”;日益發(fā)達的信息社會派生不規(guī)范的網絡語言等又使寫作教學不斷迎接新的挑戰(zhàn)?,F(xiàn)行高中寫作教材不夠完善,操作性不強,許多學校的作文教學“隨波逐流”,“應試”的負面影響嚴重;學生作文的“假、大、空”現(xiàn)象仍較普遍的存在,“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令人堪憂……凡此種種因素,嚴重地阻礙著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此形勢下,以提高寫作學習素養(yǎng)為目標,以促進師生自主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素質結構的形成為宗旨的《寫作學習報》于2000年應運而生。其誕生之際適逢信息技術日益問津語文課堂教學,光顧師生課余寫作生活之際,從來自或屬名或匿名、或文本或電子的稿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課外信息對師生的影響幾乎與日俱增,既涉及做人、作文,也涉及內容、形式,既有反映學習生活的,也有“漫點”校園“愛請”的,既有高談理想抱負的,也有抨擊丑惡現(xiàn)象的,既有反映正面效應的,也有來自負面影響的。顯然,這帶有信息時代新特征的新領域,是應該密切關注的新空間,校辦報理應主動地去“搶灘登陸”。
為此,學校決定借助《寫作學習報》這個平臺,將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調整《寫作學習報》的同時,加強校辦《教科信息》和學校網站為教研服務的作用,建立促進師生勤于寫作的考評機制,探索在常規(guī)教學管理視角下的寫作教學的高效途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更好地貫徹高中新課標,促進語文教師通過常寫“下水文”,提高寫作教學質量;“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辦報堅持面向全校師生,盡力擴大影響面和信息源,倡導貼近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與課堂寫作教學相輔相成,殊途同歸。對教育者而言,如此從教學管理入手開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學科綜合性,能為高中寫作教學、高中新課程的進行,乃至高中教學管理提供可資借鑒的典型案例。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
二、主要觀點和對策
(一)建立機制,搭建研究平臺
校辦報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制度建設。此報由校長任編委主任,校教科所長任主編,全校語文教師為編委,各班語文科代表為通訊員。稿件可紙質、可電子,發(fā)表時可署實名或筆名,校內免費發(fā)行。除考試和假期之外,每周一期,每期八開四版約15000字,使用學生練習題簽用的新聞紙,雖然貌似“油印小報”,但能保證充足的文字量和“低投入、高產出”的輕騎兵效應。學校實施《教育科研管理及成果獎勵辦法》后,將此課題研究納入教師績效考核,使課題研究在學校的宏觀管理下,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而有序地開展?!秾懽鲗W習報》堅持以發(fā)表校內師生原創(chuàng)作品為主,以促進師生寫作教學為最大價值取向。利用這個平臺,教師與學生實現(xiàn)了跨越年級班級的互動式教學,使實驗教師的研究樣本突破了所教班級的限制。另有創(chuàng)辦于1998年的《教科信息》,堅持為校本教研服務,發(fā)表的成果與教師科研考核直接掛鉤。此報特設寫作課題研究專欄,成為推動課題研究的得力平臺。這兩報內容均及時上傳學校網站,通過網絡開放。這些措施在客觀上已經形成一種激勵機制,為課題研究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運行環(huán)境。
(二)服務教學,拓展寫作空間
以發(fā)表校內教師校本教研論文為主的《教科信息》和以發(fā)表本校師生但以學生原創(chuàng)作品為主的《寫作學習報》這兩份周報為研究平臺,因時制宜地設置專題開辟專欄,引導師生緊密結合教學實際踐行自主寫作,配合課堂教學開展研究,進而實現(xiàn)讀寫結合,以寫促讀,教學相長,實現(xiàn)師生寫作教學的“雙贏”。研究過程紀實及階段成果除見諸兩報之外,還按時上傳學校網站和吉林省教科院主辦的“現(xiàn)代教育科學網”特設的“白城一中”欄目等,形成電子版媒體內容,利于網上傳播,擴大師生作品的發(fā)表效應。學校經常派遣實驗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建立外出回來要寫學習報告的制度。四年里,課題組教師發(fā)表參觀考察學習報告20多篇,其中見諸校辦《教科信息》的幾篇課堂教學實錄,先后為《語文學習報·高中教師版》發(fā)表。學校還為全校師生發(fā)放了若干與寫作課題研究相關的圖書資料,不斷投資加強信息技術設備建設,為教師的研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
(三)加強管理,及時總結表彰
課題研究確定的實踐目標是每周發(fā)表一期校內師生作品,借以激發(fā)師生寫作學習的興趣,促進課余寫作學習風氣的形成;理論目標是總結出校報與德育、課堂教學的相互促進,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究竟該“寫什么”、“怎么寫”,“學什么”、“怎樣學”這樣一些基本問題的相關經驗等。學校組建課題組時就對實驗教師提出明確要求,教師在研究期間要在《寫作學習報》上組織學生作文(或詩歌)專版,要常寫作文點評,要有階段性的研究成果等,校教科所經常督促檢查實驗教師的研究工作。學校還有計劃地組織了以寫作教學為專題的公開課研討活動,表彰在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老師?!爸袊蒲信d教叢書”《瀚海獵獵大旗紅——吉林省白城一中持續(xù)發(fā)展紀實文集》(中國文學史出版社)書中的“課題研究篇”收有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22篇。叢書《白城一中校本教研紀實文集》(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中收集有2006年以來本校語文教研成果100多篇,其中《教學課題研究篇》有33篇,《參觀考察學習篇》有31篇,《寫作學習成果篇》有師生作品115篇。這些校本教研文集,既是對既往課題研究工作的總結,也是對研究階段成果的展示和肯定,對課題研究乃至于全校各學科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四)融入常規(guī),促進各科教改
寫作是書面表達的最重要形式,不僅是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許多學科都要認真把握的師生教學交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且寫作還涉及如何做人,涵蓋了德育和智育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課題研究要在“大寫作觀”的指導下進行,要借助寫作與各育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實現(xiàn)以點帶面的“潛移默化”,促進學?!耙缘掠恕焙透鲗W科的教育教學改革?!秾懽鲗W習報》將德育擺在首位,經常針對社會和校園內有影響的話題開展對話式專題討論。曾先后在報上組織對“焦點”、“熱點”問題的“爭鳴對話”,既廣開言路,又因勢利導,體現(xiàn)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又不失一定程度的主導性,將對學生的教育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在各自暢所欲言的書面表達實踐之中,而實驗教師則借此觀察、探索、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寫作教學所應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有的討論影響較大,不僅一度成為校內師生的“熱門話題”,還流傳到社會產生影響。2006級張彭嬌同學與英語組孫金秀老師的“對話”內容見諸于校內“兩報一網”后,被白城日報新聞周刊《百姓生活》報以“白城一中校園內關于‘早戀的論爭”為題全文轉發(fā)。幾年里,教師組織的班級學生作品專版共計38個,其中或者是學習詩歌單元就仿寫詩歌,或者是學習散文就練習寫散文,或者是針對某一話題讓學生各抒己見。歷史教師還組織了學生“筆談登講臺講課的心得體會”等專版。此外,還刊登有學生文學社團或個人專版。2006年之后,作品見諸《寫作學習報》的文學社團有32個。在《寫作學習報》的影響下,校辦《英語學習報》等陸續(xù)面世。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切入寫作課題成果顯著,學校及時總結,經驗論文《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校本教研》和《科研常規(guī)化探索重交流》分別載入《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09年的2期和3期。
(五)防微杜漸,抵御腐敗風氣
學校實施的《教育科研管理及成果獎勵辦法》,引導校本教研方向,為課題研究的求真務實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控制了教師作品中“假、大、空”甚至是弄虛作假現(xiàn)象的發(fā)生。針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抄襲剽竊等不良現(xiàn)象,在思想認識方面適時地在校報上組織專題研討,有的已為報刊轉發(fā),如尹鐘祥的《小議寫作教學與“抄”——從“天下文章一大抄”說起》載《語文學習報·高中教師版》總107期。在操作層面上,從教訓中總結經驗,實行師生層層把關,尤其是在獲悉某報刊欲發(fā)表我《寫作學習報》上的作品之前,堅持由任課教師與學生作者再次核實作品是否“原創(chuàng)”,是維護學術誠信的一個有效辦法。
(六)與時俱進,凸顯校本要求
要鼓勵語文教師養(yǎng)成勤于動筆的習慣,引導其“以自己為本”,將寫作和教學結合起來。寫什么?怎么寫?主要是適應提高教學質量的需求。對學生作品“三言兩語”式的點評、對所用教材內容的“咬文嚼字”、對教學中“疑惑”問題的研討爭鳴、對讀書學習的心得體會……凡此種種,只要是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而寫,就要鼓勵、支持,甚至給予適當?shù)奈镔|獎勵。受益于這種認識,實驗教師不僅經常點評學生作品,并見諸校辦《寫作學習報》,而且在全國中語會會報《語文學習報·高中教師版》等發(fā)表的課堂教學實錄、教案及點評、聽評課隨感、高考命題走向分析、教材同步訓練題,以及古文釋讀、古典詩詞曲賞析、名篇導讀等文章有二百多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所教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對這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解決過程中,普遍有所提高,實踐印證了教師務實寫作的益處多多。
(七)勇于探索,尋找發(fā)展空間
到目前為止,由于種種條件所限,以全校學生為對象、以校辦報與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課題比較少見,寫作學習科學的建設發(fā)展方面也不例外,“大語文觀念”與具體的教學實踐相去甚遠,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而校辦《寫作學習報》確立以實驗班為“點”,以全校為“面”,以《寫作學習報》為“點面結合”的平臺,以學校網站等網絡平臺為開放性課題研究形式的思路,要彌補這個缺憾,利用這個發(fā)展空間,具有將課外寫作學習與課堂寫作教學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理論認識價值。
(八)發(fā)掘潛能,用好發(fā)表效應
《寫作學習報》育人功能獨特,可與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形成互補。在形式上,《寫作學習報》無論錄用稿件還是發(fā)行都面向全校師生,其影響面之大、切入的角度之新,非任何一個行政班級或一位任課教師所能相比;在內容上,倡導貼近現(xiàn)實生活,寫景狀物表情達意自由靈活,與課堂寫作教學的訓練模式相輔相成,而且面向學生征集稿件的“開放性”,錄用稿件的“靈活性”,常能使編輯部收到一些涉及社會“這一面”與“另一面”問題的投稿。征集稿件盡力讓師生暢所欲言、直抒胸臆,幫助教師與學校及時捕捉學生思想感情真實流露的每一個“契機”,因勢利導,做到育人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力爭使發(fā)表的作品較多展現(xiàn)學生的“真實本色”,成為一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思想和寫作學習發(fā)展軌跡的鏡子,成為師生間、學生間思想與學習火花碰撞的新天地。許多在課堂上或其他各種活動中難于了解認識的學生心理“廬山真面目”,和寫作學習乃至語文等學科教學上的利弊得失,在此大可“窺見一斑”。此報上傳學校網站,加之我們在網上表示歡迎教育媒體轉發(fā)本報作品以激勵學生,便使之更呈現(xiàn)了一定的“開放性”。報上發(fā)表的稿件,常如春風化雨,給同學以耳目一新的啟迪,激發(fā)愈來愈多的同學嘗試投稿,不斷的有同學作品為公開發(fā)行的報刊錄用……這種發(fā)表效應對于學生的學習乃至“人的發(fā)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九)突破應試,引導返璞歸真
《寫作學習報》從內容到形式均不受“應試”的羈絆,倡導寫作要貼近生活,對稿件要求寬松,只要思想向上,題材、體裁、篇幅等均不限,允許使用筆名發(fā)表作品,而且發(fā)表作品不和師生評優(yōu)選模等利益掛鉤,沒有功利的誘惑干擾。因此,此報得以營造了一塊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凈土”,使那些無論在作文課堂上能否得高分的同學都可以借此小試鋒芒,甚至嶄露頭角,使此報一直保持稿源充足,而且不斷涌現(xiàn)融價值觀教育與寫作學習為一體、為推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供新的內容與機遇、頗具研究價值的“純真”案例。校報注意捕捉生活中的契機,引導同學在對話中學習作文,感悟人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思想感情猶如三伏天的晴雨表,變幻莫測。每當我們收到一些同學因為考試失利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而苦惱的傾訴稿件時,總要有目的地優(yōu)先發(fā)表,以期引起更多同學的關注并予以幫助,對那些涉及到學風等重大問題的稿件,則要想方設法地引發(fā)廣泛深入的討論。
(十)因勢利導,張揚個性發(fā)展
校報設電子信箱并允許使用筆名,因此常能收到一些對于特殊問題“真情流露”的稿件,其中包括涉足“早戀”“禁區(qū)”的稿件。有許多的高考作文輔導甚至常規(guī)寫作教學指導都主張將這些內容打入“禁區(qū)”,采取視而不見的回避政策,目的無外乎怕在考場上丟分,殊不知“樹欲靜而風不止”,在這些問題上的“回避”無異于對教育“契機”的放棄。此報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宗旨,稿件倡導廣開言路,用稿時適時引導,積極發(fā)揮學校與教師在學生認識現(xiàn)實世界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報紙開設“班級專版”、“生活見聞”、“讀書體會”、“課堂作文”、“課余習作”、“電子稿件”、“熱點討論”、“編讀信箱”和“寫作指導”等欄目。對各個班級的課堂定向寫作訓練、課余自由練筆、文學社團和以教學班為單位的研究性學習等活動,既支持又引導。石立正、張彭嬌等同學的作品在《寫作學習報》上發(fā)表的較多并頗有良好影響,就特設他們的個人作品專版。
三、重要成果和影響
1. 2006年以來,《寫作學習報》133期、《教科信息》153期,共發(fā)表師生作品300多萬字。語文實驗教師論文73篇中有56篇在《語文教學研究》和《語文學習報·高中教師版》等報刊發(fā)表,有178篇教輔類作品在《語文學習報》高中版等報刊發(fā)表,《寫作學習報》刊登的學生作品及教師點評53篇為《語文學習報》錄用。
2. 《校辦寫作學習報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于2011年被評為“吉林省教育科研優(yōu)秀項目”;《寫作學習報》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組織的全國第一屆高中學校優(yōu)秀??笤u比中獲一等獎,在2009年舉辦的第四屆全國中小學校內優(yōu)秀報刊評選中獲最佳社團報一等獎;《白城一中校本教研紀實文集·寫作學習成果篇》于2009年7月獲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頒發(fā)的校本教材評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