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雄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加以思索和總結得來的。因此,觀察現(xiàn)象、進行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明確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必要基礎,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物理圖景,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觀察和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實踐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做好演示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現(xiàn)象復制一遍,能使教學直觀化、形象化。它以事實說明抽象的理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并獲得深刻的影響,形成豐富的感性認識。教師通過演示的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觀察、分析、研究,能不斷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演示過程中,要使學生明了演示的思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物理現(xiàn)象,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達到解其疑的作用。例如,在講“力的作用”時,有的同學說:“人用力推車子時車子就運動起來,停止用力車子就停下來,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倍械耐瑢W說:“把一個足球沿水平面滾出去,手已脫離足球但足球仍滾了很長一段距離才停下來,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蓖瑢W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這時,教師可在講桌上用小車做演示實驗,進行啟發(fā)、點撥,使他們茅塞頓開,既理解了概念,又掌握了知識。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把演示實驗更多地改成隨堂實驗,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如,在“磁場”教學中,給每組以條形磁鐵、蹄形磁鐵、小磁針、鐵屑等器材,在邊教邊實驗中,讓學生理解磁場的概念。再如,講“滑動變阻器”一節(jié)時,發(fā)給每組電源、開關、導線、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小燈泡和燈座,在教師指導下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向左或向右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記錄電流表的讀數(shù),啟發(fā)學生回答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有幾種接法?它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又領略了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指導好學生實驗
教學過程中,學生光看演示實驗還不夠,自己也要動手做實驗。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不僅可以驗證定律、原理、結論,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技能,還能加深理解物理概念,掌握所學知識。
在分組實驗中,要指導學生明確目的要求、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公式、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等,要讓學生正確使用器材,遵守實驗的安全規(guī)程,尊重實驗事實,認真觀察,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實驗結束后寫出實驗報告。此外,在做實驗時,要布置一些實驗訓練題,如在做“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可設計下列問題:1. 實驗原理是什么?2. 計算公式是什么?3. 實驗中主要記錄哪些數(shù)據(jù)?4. 設計電路并畫出電路圖。5. 實驗需要哪些器材?6. 電路連接前滑動變阻器滑片應放在什么位置?7. 如何選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8. 如何選小燈泡和變阻器?9. 如何計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10. 如何計算燈絲電阻?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一邊實驗,一邊思考,一邊記錄,一邊分析,學生動腦動手的積極性就能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對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也落到了實處,還為他們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提供了最大的空間。
三、重視課外小制作、小實驗
學生從書本上獲得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后,要讓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是有用的,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學生才會產(chǎn)生新的求知欲望。因此,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一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給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既能促進學生的基礎知識向?qū)嶋H能力轉化,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利用廢舊材料,土法上馬,各顯其能,制作器材。如,用鉛筆芯和導線制成變阻器;用金屬絲、金屬箔、玻璃瓶制成驗電器;用鋼針、軟木塞制成磁針。有的還制出較復雜的起重機、電磁控制電路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開發(fā)了智力、拓寬了知識、促進了非智力因素的轉化,使學生得到了活潑主動、全面地發(fā)展。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素質(zhì)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