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方芫
摘要:利手是指在日常生活、勞動和學習中習慣用的手。常見的有右利手、左利手及混合利手。本文對利手的鑒別、成因、左右利手的差異及教育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很多證據(jù)表明左利手者在某些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要使他們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教育者必須平等對待,并采取相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利手 左利手 差異 教育策略
1 利手的定義及鑒別
1.1 利手的定義
利手指在日常生活、勞動和學習中習慣用的手。一般分為右利手,左利手和混合利手。在人群中,大部分人是右利手,且利手的分布存在年齡、性別、地區(qū)之間的差異。西方的研究資料表明右利手占人群中90%左右,左利手占5%~10%。李天心使用我國1980年編定的利手檢測項目及分類標準篩查出中國右利手為91%,左利手(含潛在左利手)的比例不到2%,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還有約7%的人為混合利手。韓忠太等(1992)的研究表明基諾族人口中左利手的比例為4.93%,還有5.82%的混合利手,遠遠高于漢族和其他一些少數(shù)民族。這個結論與李天心的結論相距甚遠,韓忠太認為可能是調查方法和調查范圍的不同引起的。潘筱等使用與李天心同樣的檢測工具,篩出左利手兒童的檢出率為2.85%,兩者結論相近。在整個人群中,左利手所占比例雖小,但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左利手俗稱“左撇子”,從這個稱謂便可以看出人們對左利手的歧視。
1.2 利手的鑒別
對利手的檢測通常采用問卷法。在國外,通用的是H.N利手測驗,包括10個項目。每個項目可有用左手、用右手和兩手都用三種回答。這10個項目是:1.哪只手使用橡皮?2.用火柴時用哪只手拿火柴梗?3.哪只手用剪刀?4.用哪只手拿曲別針使用?5.削水果皮時用哪只手拿刀子?6.哪只手拿螺絲扳子?7.釘釘子時用哪只手拿榔頭?8.用哪只手使用刮臉刀或口紅?9.用哪只手刷牙?10.用哪只手投球?10項中有8項以上用右手者是右利手,4項以上用左手者是左利手,此外是兩利手。在我國,李心天根據(jù)我國的文化特點編訂了10個問項(執(zhí)筆、執(zhí)筷、擲東西、持牙刷刷牙、持剪刀、劃火柴、持線穿針、握釘錘、握球拍和持毛巾洗臉)的問卷,該10項可作為中國人利手檢測標準。但對不同的群體也應作少許修正,如韓忠太等對基諾族左利手的調查時,對項目修改如下:用“單手提重物”代替“持牙刷刷牙”,用“持掃帚掃地”代替“握球拍”,用“持刀切菜”代替“持毛巾洗臉”,修改的目的是為了符合基諾族的文化。
2 左右利手的差異
2.1 利手的成因
在探討左右利手的差異之前,我們應先了解左利手的成因。目前關于左利手形成的學說有太陽崇拜說、重心說、社會進化說、主導眼說、優(yōu)勢腦說、遺傳說、病例說、文化教育說等多種學說,但大都缺乏證據(jù)支持。筆者認為遺傳說和文化教育說有一定參考價值,現(xiàn)對這兩種學說作簡單介紹。
2.1.1 遺傳說
調查表明,雙親均為左利手時,子女中會出現(xiàn)45~50%的左利手。父母中只有一方為左利手時,有16~18%的子女是左利手。雙親均為右利手時,左利手子女不超過2%~6%。這說明存在利手的遺傳因素。英國的M.阿乃塔提出,左利手是由兩個對立遺傳因子中的一個產(chǎn)生出來的。對立遺傳因子中的優(yōu)性因子R決定右利手,而其中的劣性因子ι決定左利手。從雙親那里繼承了R遺傳因子的子孫們是RR、Rι,都成為右利手;繼承了ι的則只能是ιι成為左利手。另外,還有“右移行”遺傳因子,含有這種因子時必定是右利手;不含有此種因子時,也有可能成為右利手。所以,有90%的人是右利手,其余的是左利手或是兩利手。
2.1.2 文化教育說
我國心理學家李天心認為,“文化對利手形成的影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或種族對左利手的態(tài)度不同,我國臺灣的阿米族人認為,人的右肩住著好神,左肩住著惡神,用左手就預示著沒有好事,所以即使有潛在的左利手,也被強制改為右利手。而法國西納學者發(fā)現(xiàn),古西納曾改變崇尚右手的風俗,以左手方便為榮,所以至今歐斯托利亞的溫路烏族仍以左手方便為榮。由于在一種文化環(huán)境中,家長對用手的強調或不強調,導致了孩子用手的不同。
各種學說對利手形成的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利手的形成并不是單一因素起作用的結果,而是幾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導致了不同的利手,特別是文化教育,往往和遺傳、病理等產(chǎn)生交互作用。
2.2 左右利手的差異
2.2.1 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不同的用手習慣必然導致個體間很大的差異,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證實,手的活動對大腦功能的開發(fā)和利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慣用哪只手與大腦的結構和發(fā)育特點有關。裂腦的研究表明,大腦的左右半球在結構和功能上有差異。從結構上說,人的大腦右半球略大于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質多于右半球;左右兩半球的顳葉具有明顯的不對稱性;各種神經(jīng)遞質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從功能上說,在正常情況下大腦兩半球是協(xié)同活動的,進入大腦任何一側的信息會迅速經(jīng)過胼胝體傳遞到另外一側,兩半球做出統(tǒng)一的反應。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shù)學運算和邏輯推理等,右利手者往往左半球更發(fā)達,因此他們在這些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知覺物體空間關系、情緒、欣賞音樂和藝術等則定位在右半球,相應地左利手者右半球更發(fā)達,他們在這些方面更有優(yōu)勢。優(yōu)秀的藝術大師達·芬奇、貝多芬、拉斐爾、畢加索、米開朗基羅、巴赫、馬克·吐溫、莎士比亞都是左利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左手的使用對右腦開發(fā)具有一定的作用。
2.2.2 智力
在歷史上的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少數(shù)派的左利手者智力落后,并歧視他們。但后來的研究卻證實他們并非落后,而是差異。因為手的使用分別和左右腦的開發(fā)密切聯(lián)系,而左右腦的分工不同,所以左右利手者在很多方面表現(xiàn)出了差異,但總體智力卻無差異。潘筱等探討左利手和右利手兒童的智力特點,他們選用聯(lián)合型瑞文測試(CRT)、韋氏兒童智力測試量表中國版(DISC-CR)分別對左、右利手兒童的智商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左利手組與右利手組兒童的語言智商和操作智商間差別均顯著(P<0.05),表現(xiàn)為左利手兒童的操作智商高于言語智商,右利手兒童卻相反,但二者的總智商間差別無顯著性意義(P>0.05)。已有研究表明左利手在一些運動項目中有優(yōu)勢;領導才能卓越者很多是左利手,美國42屆總統(tǒng)有7屆為左利手,法國的拿破侖、俄國的戈爾巴喬夫也是左利手。所以我們不能把左利手群體簡單定義為智力落后,只是他們擅長的領域和右利手者不同。
2.2.3 個性
大腦功能具有單側化優(yōu)勢的特點,這自然也會影響到兒童個性的發(fā)展,潘筱使用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對左右利手各100名兒童的研究結果表明,左利手兒童與右利手兒童有著不同的個性心理特點:左利手兒童傾向于內向、悲觀、抑郁、脆弱、沖動、性格不穩(wěn)定;而右利手兒童則傾向于外向、樂觀、情緒穩(wěn)定。但是我們并不能說右利手兒童的個性特點優(yōu)于左利手,例如人格外向,表現(xiàn)為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人格內向表現(xiàn)是好靜,富于內省。但是到底好交際的人好還是好安靜的人好?這很難有一個定論,因為我們必須因事而定。如,很難想象一個好交際的人怎么去適用辦公室里壓抑的文案工作。所以,二者的個性特點也只是有差異。
3 左右利手的教育策略
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醫(yī)學家等都對利手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關注利手的分布特點,生理學家和醫(yī)學家喜歡從病理學及大腦兩半球差異的角度來研究左右利手,而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傾向于研究左右利手在智力、個性等特質上有無差異,但如何才能使各自的潛能得到發(fā)揮,卻很少有研究者關注。
3.1 端正態(tài)度,平等對待
對左利手是否需要糾正的問題,歷來爭論不休。大多數(shù)國家里,學校規(guī)定要用右手寫字,我國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是以右手書寫來設計的,還有我們有用右手拿筷子吃飯的習慣,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把左利手的孩子矯正為右利手。但是如果強迫左利手改成用右手,是有一定害處的,如會造成左腦負荷過重,左右腦功能失調,右腦功能紊亂,阻礙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等問題。強行糾正左撇子還可能造成孩子口吃、語音不清、唱歌走調、閱讀困難、智力發(fā)展遲滯、甚至神經(jīng)質。這種以“為了孩子好”為出發(fā)點的矯正,反而對他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20世紀以來,西方國家一直明確強調左利手兒童不需要矯正。既然左利手兒童并非智力落后,而且他們在一些方面還很有優(yōu)勢,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コC正他們的利手,去扼殺他們的優(yōu)勢呢?
因此,教育者應對左利手兒童持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特別是不能歧視、挖苦和嘲笑左利手兒童,也不要去刻意糾正兒童的利手,把左利手矯正為右利手不可取,同樣,要把右利手矯正成為左利手的做法也不可取。
3.2 揚長避短,因材施教
右利手的優(yōu)勢半球是左半球,而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shù)學運算和邏輯推理等,說明右利手者在上述方面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左利手的?yōu)勢半球是右半球,右半球在知覺物體空間關系、情緒、欣賞音樂和藝術等方面有優(yōu)勢,即左利手者發(fā)展的潛力是在上述方面。左利手的直接觀察判斷能力較強,空間思維及想象力好,具有音樂、繪畫等天賦,在運動中的快速反應和正確的空間判斷能力比右利手強,這在網(wǎng)球、擊劍、乒乓球等運動中的優(yōu)勢尤為突出。當然,也有一些證據(jù)表明,左利手是有一些劣勢的。Halpern和Corern研究認為左利手者的死亡率較高;有報告指出,精神發(fā)育不全、癲痛、發(fā)展性失語、發(fā)展性失讀的患者中,左利手者比右利手者多許多倍,犯罪者和行為不端者也是左利手者多。
作為老師和家長可以利用以上特點對孩子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和特長,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培養(yǎng),這樣我們才能將更多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
3.3 抓住關鍵期,促進發(fā)展
對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者而言,不僅要知道教什么、如何教,更應知道在何時去教。即不僅要知道左右利手兒童各自的優(yōu)勢所在,更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促進不同兒童的優(yōu)勢的發(fā)揮。關鍵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方面較為敏感的時期。在此期間,兒童某個方面的智能發(fā)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大。對教育者而言,不但要科學地確定兒童發(fā)展各方面的關鍵期,而且要充分利用關鍵期的良好時機,采取積極的教育措施促進兒童發(fā)展,而不是等待其自然發(fā)展,這就決定了不同利手兒童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主要教育任務。如2~3歲是口頭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也是計數(shù)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右利手兒童而言,他們可以比左利手兒童更好地習得這些技能,對他們的教育重點是發(fā)展兩項中的長處,但對左利手兒童,他們也許會習得困難,其中某項可能會特別困難,因此,對他們的教育重點應該是加強習得困難項目的訓練,以跟上正常發(fā)展。所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左右利手兒童的教育側重點應有區(qū)別,但其共同的目的是讓各自的潛能得到最大的挖掘和培養(yǎng)。同時也要通過強化練習、專門輔導等方法使劣勢利手兒童的智力發(fā)展盡量保持均勢,不至于落后太多,以致影響兒童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李心天,等.中國人的左右利手分布[J].心理學報,1983,15(3).
[2]韓忠太,傅金芝.基諾族利手分布的再調[J].心理學報,1992,(3).
[3]潘筱.左利手與右利手兒童智力分布與心理特點的對比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6.
[4]八田武志,郭可教,譯.利手、左利手和腦[J].世界科學,1989,11(1).
[5]謝紅光,張敏.左利手運動優(yōu)勢現(xiàn)象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20(4).
[6]樸永馨,顧定倩.特殊教育辭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