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110-0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簡稱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帶來了指導思想、基本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評價等一系列的變化,體育課堂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在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獨統(tǒng)教壇的局面被打破,一種新的教學觀念、學習理念走進課堂。
一、健康——體現(xiàn)價值的課堂
1.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堂的健康價值
體育課堂是所有學科中與學生身體生長發(fā)育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場所,因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理應成為體育教學重要的任務,它也是其它學科所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要改變過去重視傳統(tǒng)知識技能,忽略學生身心健康的片面思想,一切從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出發(fā),扎扎實實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發(fā)展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堂的健康價值,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2.堅持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維的健康觀
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表明人的健康不僅是生理健康,而且還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體育教學的目標已不單單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能,還有提高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新課程十分強調體育課程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體育課堂中,鼓勵學生不斷進取,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從某種意義上比掌握一些動作技能更重要。
二、快樂——充分體驗的課堂
1.充分運動的快樂
體育課堂以身體練習為主,在身體練習過程中機體承受一定運動負荷,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全身的新陳代謝加快,廢物經(jīng)過呼吸和汗液加速排出,各個器官和肢體都得到活動,左右腦半球的興奮和抑制得到平衡……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使學生體會到運動后周身爽快、舒暢的感覺,同時達到放松心情、調整情緒的目的,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獨特魅力。
2.充分學習的快樂
人天生存在著發(fā)展需求,在認知方面,就是求知欲,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是相當快樂的事情。在體育課堂中,我們可以合理安排豐富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體驗不同運動項目帶來的不同體驗,滿足他們好奇、探究、體驗的心理。在同一內(nèi)容的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動作的難度、熟練度和質量的提高,使學生體會到運動技能提高的快樂。
3.充分交流的快樂
學生大多喜歡與人交流,在文化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種交流是受到一定限制的,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這種交流就方便得多了,接力、拔河、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都少不了學生的合作,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教師應通過組織方法的合理運用,使學生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在交流中使思想與思想交流,行為與行為影響。
三、民主——展現(xiàn)自我的課堂
1.民主的師生關系
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互動、平等對話、情感交流的過程,師生之間沒有溝通的教學是不可想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固守“師道尊嚴”,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安排教學過程,應當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互相尊重,真誠交往,共同探求,交流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師生之間對話的暢通,有利于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學生思想火花的迸發(fā)。
2.面向全體學生
教育不能追求整齊劃一,體育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也樂于關注少數(shù)運動能力強的學生。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轉變這種觀點,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享受體育學習的權利。上課的時候,教師要多想想,學生們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他們需要什么,我該怎么做,把關注點真正放在學生身上。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以往被忽視的學生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尤其是運動能力差的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應成為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征。
3.關注個體差異
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教學中我們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由于受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是很大的。我們要把這種差異當成一種財富,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展自己的潛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運動,在體育課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否則,學生就不會喜歡體育課,也就不會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四、開放——張揚個性的課堂
1.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
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體育課堂教學內(nèi)容將更加豐富,呈現(xiàn)開放的特點。我們要改變過去把體育課變成“達標課”、“素質訓練課”的做法。在目標的統(tǒng)領下,著眼于“對生活有用”和“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加強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生活實際及現(xiàn)代社會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jīng)驗,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強的球類、舞蹈、民主傳統(tǒng)體育和新體育運動。通過多樣性、開放性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對體育的多種需求得到滿足,促使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2.教學方法的開放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選擇了新的教學內(nèi)容,因此教學方法也應當相應地進行改革。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即主張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活動皆從學生出發(fā),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探究、合作活動中學習鍛煉。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評價方式的開放
以前我們把測驗和考核作為體育課堂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jù)。由于運動受遺傳和自身的因素影響很大,所以就出現(xiàn)了有的學生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優(yōu),而有的學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優(yōu)的情況,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標準提倡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心理和行為。體育課堂中我們應發(fā)揮教師、小組和學生的作用,開展對學生學習過程及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發(fā)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使評價確實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手段。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始終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狀況,應努力構思一個始終能夠保持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動態(tài)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