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作文難教、難寫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要求標準高,忽略學生的真情實感;二是降低標準,放任學生寫作,結果質(zhì)量上不來。究竟如何去做,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呢?
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學生作文的素材、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源于生活,作文就是認識生活和表達生活的和諧統(tǒng)一。作文要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對生活有所領悟,才能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生活充實,才會表達出來、抒發(fā)深厚的情思來。小學生的生活范圍是比較狹窄的,引導他們深入生活、感悟生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打破寫作與生活間的墻壁,把寫作課向生活開放,求教于生活,讓生活的本身去觸動學生的寫作靈性。春暖花開,我?guī)ьI學生來到家鄉(xiāng)的公園,感受桃紅柳綠、山青水秀的明媚春光;炎炎烈日,我領學生到?jīng)鏊巳说娜斯ず?,讓波光粼粼的湖水來點綴他們的詩行;白雪皚皚,我把學生帶到室外,去盡情書寫玉樹瓊枝的獨特風采;學校的運動會上,我讓學生去敏銳攝取感人的鏡頭??傊?,我領學生觀察、體驗、儲存,使他們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心有所感。把收集的寫作材料進行集中概括,移植對接,從而孕育出鮮活生動的文章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作文。我在日常教學中,留意學生生活中值得捕捉的鏡頭,潛移默化地指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看到一群燕子停留在電線上,或者班里的學生的行為舉動……我都會適時地指導學生“剖析”“思索”,讓他們?nèi)タ?、去思、去寫。一段時間后,善于模仿、思考的學生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他們會漸漸留意、積累起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覺得自己有話可寫了。
三、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的意境
一個具體生動的情境設置,可以引起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從而調(diào)動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下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造。①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學生愛玩擊鼓傳球游戲。習作課時,我就讓學生首先玩游戲,說說哪里有趣,誰的動作、神態(tài)最有趣。怎樣去描繪這些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在游戲中一篇鮮活的作文就誕生了。②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夏天酷暑難耐,咱們吃雪糕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吃態(tài)萬千,心理感受各不相同。吃完之后,能把剛才具體的情景表達出來嗎?大家七嘴八舌,從神態(tài)、動作、心理、語言等方面把這個場面說得生動、具體,真實有趣的作文就在品味中產(chǎn)生了。
四、互評作文是提高作文的手段
課標中要求: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的習作在修改之后,一定讓他們展示,并學會互相評價,這樣就能使學生知道自己差在哪些方面,也能從他人的作文中吸取精華來彌補自己的作文。真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何樂而不為?
給學生一方自由的天空,將會激發(fā)起更大的寫作動機,如雛鷹展翅,經(jīng)風雨,搏長空,練就矯健的雄姿,呈現(xiàn)嶄新的面貌。
(大連市瓦房店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