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中對兼語句處理的異同,從對外漢語教學實際出發(fā),就兼語句教學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兼語句 對比 對外漢語教學
劉月華等著的《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以下簡稱《實》)和齊滬揚主編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以下簡稱《對》)兩部語法書是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具體實踐出發(fā)編寫的,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本文通過對比兩書中對兼語句處理的異同,以對外漢語教學實際為出發(fā)點,從兼語句的定義、類型、語法特征及其與其他句式的區(qū)別等四個方面,分析對外漢語教學中“兼語句”的處理方法。
一、定義介紹
《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兩書中,對兼語句的定義表述基本相當,但介紹方法上有些不同?!秾崱分幸浴澳阏埶麃怼睘槔?,說明“他”是動賓短語“請他”的賓語,又是主謂短語“他來”的主語,“他”是兼語,這樣的句子就叫兼語句。而《對》中用“兼語短語”這一概念來解釋,把兩個短語套疊作為兼語句形式標志,通過圖示和公式來說明名詞兼有賓語和主語的雙重身份,并用語義上的施事受事關系指出動詞1和動詞2之間的因果或目的關系。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在介紹“兼語短語”時,可以借鑒《對》中的公式法,用公式將它分解成兩個短語。例如:
晚上我請你吃飯。(《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
公式:晚上我請你吃飯=晚上我請+吃飯
領導經(jīng)常表揚他工作認真。(《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
公式:領導經(jīng)常表揚他工作認真=領導經(jīng)常表揚+工作認真
運用公式法能夠更直觀地解釋“兼語”兼有賓語和主語的雙重身份。但在實際講解中應該注意少用“兼語短語”“施事”“受事”這樣的專業(yè)術語,可以多舉例子,盡量在具體語境中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兼語句。
二、類型介紹
《實》和《對》兩書中,都根據(jù)兼語句的第一個動詞的語義特征進行了分類,所包括的類型基本一致,有以下六種:①表使令;②表稱謂或認定;③表示愛憎、好惡;④兼語的謂語是說明或描寫兼語的;⑤動詞1為“有(沒有)”;⑥動詞1為表示肯定意義的“是”?!秾崱愤€介紹“無主語”是“動詞1為‘有(沒有)”這類兼語句是比較常見的,表示新信息時可以用“一個”“幾個”“很多”“一些”“多少”等定語修飾,但不能用“這個”“那個”等來修飾。兩書都提到了“動詞1為表示肯定意義的‘是”這類兼語句在“無主語”情況下,兼語要重讀。
以上兩書將兼語句分為六種類型,其中①②③⑤⑥與現(xiàn)代大多學者普遍認同的分類:使令、愛憎、選認、存在、判定五種類型基本相對應,“④兼語的謂語是說明或描寫兼語的”這一類型,一些學者也認同有其存在的必要,在這兩書中也都將其收歸成一類。參照《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兼語句的習得順序是:表使令意義兼語句,表愛憎意義兼語句,表稱謂或認定意義兼語句,第一個動詞是“有/沒有”兼語句和第一個動詞是“是”的無主兼語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同時還應根據(jù)兼語句的不同類型在言語交際中的使用頻率,設置典型句式,去除非典型邊緣句式,讓學生能夠在交際中正確使用兼語句。
三、語法特征介紹
《實》對兼語句的語法特征介紹比較簡單,主要包括語音停頓,第一個動詞后面是否可帶“了”“著”“過”,以及可充當兼語的成分等三個方面?!秾Α吩敿毥榻B了兼語句的結構方式,著重介紹兼語句“謂語”和“兼語”的特點、兩個謂語動詞的關系、兼語句中謂語使用的八個特點,以及可充當兼語的成分?!秾Α愤€指出語音停頓應該在兼語后面,而不是第一個動詞后面;兼語第一個動詞后一般不能帶“了”“著”“過”,同時舉例說明例外的情況。另外,兼語句的否定式、無主語兼語句的否定形式、否定副詞的位置等都有詳細的介紹。
《實》和《對》兩書中,對兼語句語法特征的介紹,對我們實際教學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對》中的詳細講解方法很值得借鑒。在實際教學當中,這些語法特征不能一次性灌輸給學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分層次教學。當學生掌握一定規(guī)則之后,應注意幫助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兼語句語法特征的掌握更準確、更全面。
四、兼語句與其他句式的區(qū)別
兼語句的句式結構復雜,容易和其他句式混淆,區(qū)分兼語句和其他句式是兼語句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秾崱泛汀秾Α穬蓵袑@一部分的處理有所不同,下面對此進行對比,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兼語句與雙賓句的區(qū)別
《實》中只將“兼語句”與主謂短語為直接賓語的“雙賓句”作對比,以提問方式不同為區(qū)分,兼語句中兼語后的成分用“干什么”提問,雙賓句中的直接賓語用“什么”提問,另一區(qū)別是雙賓語的直接賓語可以提到句首,而兼語句的主謂短語不能提前?!秾Α分兄粎^(qū)別“表稱謂或認定義”這一類兼語句與雙賓語的不同,認為“我們叫小陳經(jīng)理”是雙賓語,而“我們叫小陳為經(jīng)理”是兼語句。
《實》和《對》兩書在介紹兼語句和雙賓句的區(qū)別時,都只是各舉雙賓句中較難的一種情況,卻忽略兼語句和雙賓句之間最基本的區(qū)別。雙賓句的格式是“主語+動詞+賓語1+賓語2”,其中賓語1和賓語2之間沒有任何結構關系。雙賓語句“媽媽教我一支舞”中,“我”和“一支舞”沒有結構關系,而兼語句“媽媽讓我跳支舞”中,“我”和“跳支舞”是主謂關系。稱呼類動詞“稱、叫、封、喊”等有兩種情況,既能構成兼語句,也能構成雙賓句,如:“老師封他一個班長”是雙賓語句,“老師封他為班長”是兼語句。
區(qū)分這兩類句式可以借鑒《對》中的區(qū)別方法,“兩個名詞性成分間沒有動詞的看作是雙賓句,有動詞的看作是兼語句”,這樣便簡單易懂?!秾崱分袑Ρ戎髦^短語為直接賓語的雙賓句,這是比較復雜的一種情況,在實際教學中要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這種對比應該放在后面,針對具有較高漢語水平的學生。
(二)兼語句與主謂短語作賓語句的區(qū)別
《實》和《對》兩書都對兼語句和主謂短語作賓語句進行區(qū)別,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首先,兼語句的“動詞1”一般具有使令意義,而主謂短語作賓語句的謂語動詞一般是表示感知或心理活動的動詞;其次,兼語句中兼語與“動詞1”不能停頓,而主謂短語作賓語句中謂語動詞后可以停頓;再次,主謂短語作賓語句的謂語動詞后可插入狀語,而兼語句的“動詞1”后不能插入其他成分?!秾Α分羞€提出以主謂短語作賓語句可用“什么”來提問,而兼語句不能用“什么”來提問。
《實》和《對》兩書中提到了區(qū)別這兩種句式的四種方法,從第一個動詞的性質、語音的停頓、是否可插入其他成分、提問形式等方面來區(qū)別。這些簡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借鑒。此外,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還可以根據(jù)第一個動詞與后面主謂短語的關系,區(qū)分這兩種不同的句式。從形式上看,兼語句與主謂短語作賓語句都是“主‖謂+主→謂”的結構,但仔細分析可知,其結構有實質上的區(qū)別。兩個句式的第一個動詞與后面主謂短語的關系完全不同,兼語句的第一個動詞只管到主謂短語的主語即兼語,而主謂短語作賓語句的第一個動詞要管到整個主謂短語。以“我不知道他說什么”為例,“他”不是“知道”的賓語,“他說什么”才是“知道”的賓語,由此可判斷這句是主謂短語作賓語句,而不是兼語句。因此,根據(jù)第一個動詞與后面主謂短語的關系,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區(qū)分這兩種不同的句式。
(三)兼語句和緊縮句的區(qū)別
《實》沒有提及兼語句和緊縮句的區(qū)別,而《對》只對兼語句作了簡要的介紹。從結構上看,緊縮句與兼語句相似,也是“VP1+NP+VP2”格式,但緊縮句是復句的緊縮結構,隱含條件或假設等關系,而兼語句是單句,是動詞謂語句的一種特殊句式。因此,這兩種句子的內部結構、表述功能、邏輯語義及語音停頓等方面都有差別。因為緊縮句是復句的一個變體,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加入一些關聯(lián)詞語來區(qū)分。如果添加關聯(lián)詞語能夠變成表示條件或假設關系等復句的,就是緊縮句。兼語句盡管也可以拆分成兩個句子,但這兩個句子并不存在邏輯關系。因此,運用添加關聯(lián)詞語的方法,可以較容易地區(qū)分兼語句和緊縮句。
參考文獻:
[1]劉月華等.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1983.
[2]齊滬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二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7.
[4]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漢語水平等
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游汝杰.現(xiàn)代漢語兼語句的句法和語義特征[J].漢語學習,2002,
(6).
[6]黃強.論現(xiàn)代漢語兼語句的類型[J].安徽文學(下月刊),2010,
(2).
[7]柳文華.兼語句與主謂短語作賓語句的辨析[J].黔東南民族師專
學報,1999,(8).
[8]寧文忠,靳彥山.兼語句與其他句式結構的區(qū)別——現(xiàn)代漢語特殊
句式辨析之二[J].西北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鄭建嬌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