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惠
口語交際、寫作是語文綜合性訓練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障礙疑惑。我們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說和寫的活動中,把說和寫有機結(jié)合起來。把這項訓練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下是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一點經(jīng)驗之談。
一、讀中交流,為順利寫作架橋鋪路
口語交際是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的一種技能。在教學中,我們要把它貫穿于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眾說紛紜”的語場,使學生克服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障礙,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愛說。只有學生思路清晰,才會說,交流后“寫”的過程才能胸有成竹。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雷上尉的信》時,課堂上,同學們明白了作者雨果在文中憤怒地譴責了本國與英國軍隊的強盜行為——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罪行后。我在指導學生做第三題時,提問:“現(xiàn)在你給雨果寫一封信,你將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話匣子打開了,紛紛舉手暢談自己的想法,A說:“雨果,你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是非分明?!盉補充道:“你不向聯(lián)軍說話,你有膽量,有骨氣。”C說:“你不愧為偉大的作家,站在世界公理之上,評論聯(lián)軍的行為,規(guī)勸本國政府歸還中國的珍寶,為建立和諧世界做出了榜樣。”其它同學們聽了,迅速拿起筆來,不久一篇篇高質(zhì)量的習作就完成了。通過說,同學們明白了應該寫些什么、怎樣寫。
二、廣采博納,打開思路引得活水來
同學們在寫作時常常感到很難,覺得無話可說,三言兩語就草草結(jié)尾。其實,只要我們把學生引入五彩繽紛的生活,讓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尤其是自己的生活,把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圖畫用文字記下來,一切都水到渠成了。教師要指導學生以訴說和探討周圍熟悉的生活對象為主,引導學生寫自己所思所想,寫真事,抒真情,求真理。指導學生融入生活,觀察和思考生活,提高觀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開展一些說的活動,為寫作創(chuàng)造條件。首先要教給學生說的方法。結(jié)合課文中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的語言特點,讓學生體會不同文體中不同人物說話時,語氣語調(diào)的不同之處,再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有條理地說話。提醒學生看電視節(jié)目時,要注意領略主持人優(yōu)雅、自然、大方的儀態(tài)與精練、風趣、得體的語言,并模仿其主持節(jié)目時靈活、機智、高超的技巧。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訓練。開展課前3分鐘說話活動。按學號順序,每課一人,輪流進行,登臺作即席講話。要做到內(nèi)容自由廣泛,形式靈活多樣;進行課堂內(nèi)敘述、說明等小型語文實踐活動??山榻B課文、介紹自己,口頭描述人或事等;課堂教學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問問、讀讀、議議、辯辯。這樣,當我們要求學生寫作時,就提前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有了活水源頭,還怕學生寫不出優(yōu)秀習作嗎?
三、開展活動,叩擊心扉綻思想奇葩
寫作,實際上是一種觀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達意的創(chuàng)新方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心理、行為的過程,是一種把看清楚、想明白的東西寫具體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上,我們要做到:一是依據(jù)課文編排內(nèi)容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有計劃的擠出“說”的時間,定出“說”的任務,給出“說”的環(huán)境,訂出“說”的標準。在一堂口語交際觀摩課上,我們就看到一位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主題活動的情形。教室黑板上有活動的主題,講臺上有兩名同學主持,教師和學生坐在一起。主持人開場白宣布本節(jié)課的目標要求,誰登臺發(fā)言,誰做好準備,組織得井然有序。可見,要保證學生組織好、開展好單元口語交際活動,我們教師首先要在課前指導學生充分做好準備。課后我們與學生交談中了解到,學生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材料,而且懂得了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口語交際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的一種最好的途徑。
加強寫作方法指導,做到寫作前具體指導、寫作后及時點評。注重對學生的立意、構(gòu)思、結(jié)構(gòu)、表達、個性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科學指導。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說的是生活中存在的事情,寫作課上,我們要引導學生把這些事情進行分類,以一定線索把他們串起來構(gòu)成文章,使素材變?yōu)轭}材。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題是“世界充滿了愛”,教學后,我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把“年輕人給村里孤獨老人挑水、幫助他領取政府補助款,冬天鎮(zhèn)上領導給他捐錢贈物,村民把雨后屋后垮塌的土石幫他挑走”這幾個情景構(gòu)思寫成一篇文章?思考片刻,一個學生說:“我?guī)痛迳系捅羧∵^款,我充當情景中的年輕人,以愛為主題,把另(下轉(zhuǎn)第124頁)(上接第120頁)外兩件事和我做的事情加以裁剪,就可以寫成一篇文章?!蹦阃饽囊粋€?經(jīng)過討論,大家覺得第二個更好,因為它能體現(xiàn)人人獻出一份愛的主題。對于“車站大媽給殘疾人端凳子,汽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賣票阿姨不收殘疾者錢”“國慶節(jié)政府給志愿軍老兵及退伍殘疾人贈送慰問禮品”等素材,學生也觸類旁通,把在口語交際活動中聽到的結(jié)合自己生活體驗組織成文。根據(jù)寫作要求對作文的內(nèi)容、形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批改辦法,并及時加以點評。學生進入了寫作的門內(nèi),逐漸掌握些構(gòu)思成文的方法,就有了寫作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如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