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我們(哈爾濱市經(jīng)緯小學)把學校文化建設作為立校之本,建校之魂,圍繞“人和、個性、精品”這一主旋律凝練成以教師文化、課程文化、學校文化、環(huán)境文化為主體,以“三和”“三育”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并以此引領學校德育內(nèi)涵的發(fā)展。
“三和”“三育”校之魂
學校文化是以“三和”“三育”文化為核心構成的,即“和衷共濟”——育“人性”,“和而不同”——育“個性”,“和合創(chuàng)優(yōu)”——育“精品”,用關鍵詞概括就是“倡導人和”“突出個性”“打造精品”。
在我們學校工作著或工作過的人都說,在這里工作是很緊張、很辛苦,然而卻充滿激情,辛苦后品嘗的是快樂。其原因就是我們所秉承的“人和”思想,體現(xiàn)在辦學理念上,就是“以人為本”的愉快教育;體現(xiàn)在隊伍建設中就是“心境平和、相互親和、團隊和合”的工作作風。
在強調(diào)“和”的同時,我們沒有忽視“個性”的發(fā)展。世界因不同而豐富多彩,人類因差異而個性紛呈,學校因特色而獨具魅力?!昂汀笔侵笇γ總€孩子都有著共同的教育目標,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同”是指在“全面發(fā)展”這個“和”的大背景下,又是“人與人不同”“各盡其美”“各展所長”的個性的激活。因此,我們說“和”而“不同”,就體現(xiàn)在我們辦學宗旨上提倡的“各盡其美、各展所長”。
如果說“人和”是我們的信念,那么個性的激活就是我們的目標,而“打造精品”則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責任、一份信念和一種堅守。所謂精品教育,就是學校每個師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掘,在外顯特征上就是辦學質(zhì)量要有持續(xù)發(fā)展的成長性,在群眾中有較高的滿意度和知名度。
開創(chuàng)尚行尚思、求精求美的課程文化
課程成就學生,學校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給學生以系統(tǒng)豐富的課程教育。課程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將尚行尚思、求精求美這一思想貫穿于課程建設中。
我們以“走進美的世界”為主題,以“審美”教育為主線,開發(fā)了校本課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我們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他們熟識卻不熟知的社會生活中,去感受美、欣賞美,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并將這一愿望轉化成一種責任和動力,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到“想”,再從“想”到“做”。在這一系列的知行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心靈去觸摸大千世界,在鍛煉中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
學校形成了以“引領學生思考,在思考中啟迪智慧”為特色的課堂文化。學習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思考”,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深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不能真正體會到受教育的快樂。多年來,我們致力于課堂教學真諦的探索,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形成“思辨”教學風格。“思辨”教學的實質(zhì)就是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形成尚學尚德、求真求實的教師文化
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校園離不開蓬勃發(fā)展的教師文化。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學校發(fā)展與教師發(fā)展相互作用,互為條件:一方面,學校需要不斷把教師個人的智慧、經(jīng)驗和思想轉化為教師集體的財富,從而形成學校的特色和傳統(tǒng);另一方面,學校文化能夠感染、熏陶、培育教師,實現(xiàn)學校發(fā)展引領教師發(fā)展。
我們以學校文化特有的魅力向教師傳遞著思想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以無形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吸引他們?!俺珜撕汀钡睦砟钍顾麄兛焖俚厝谌氲竭@個“大家庭”,彼此親和,團結互助;彰顯“個性、精品”的工作作風引領、激勵全體教師擁有一種共同的信念,不懈追求,不斷超越。
教師文化不是自然產(chǎn)生的,它需要不斷地建設、發(fā)展。我們通過開展專題培訓、主題研討,引導教師形成求真務實的專業(yè)精神;提倡教師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教育案例》,營造不斷反思的研修氛圍;推出“同課異構”“特色課堂”“師徒擂臺”等活動,搭建團隊合作的平臺;開展“書香校園”“好書推薦”“書苑評談”“師生共讀一本書”等讀書活動,掀起尚學之風;致力于“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形成突出個性、追求精品的教師成長觀。我們在以往名師工程建設的基礎上,繼續(xù)打造特色鮮明、業(yè)績突出的不同教師團隊,以各自不同的風采構成學校教師的群體形象。
倡導睿智靈動、樂觀向上的學生文化
我們以“體驗教育”為途徑,豐富學校的德育課程內(nèi)涵,充分利用各種文化建設來激活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
學校利用各種節(jié)日,在異彩紛呈的活動中讓學生自主參與,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廣闊空間。校園藝術節(jié)中,學生們各展所長,放飛藝術的夢想;“六一”節(jié)上,孩子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端午節(jié)上,孩子們親手包粽子、煮粽子,一起分享勞動的果實;讀書節(jié)、科技節(jié)、植樹節(jié)、愛鳥周、重陽節(jié)……學生沉浸在各具特色、生動活潑的節(jié)日文化中,“細雨潤物于無聲,童心閃亮在校園”。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每個人都希望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精彩,處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想象力豐富,有很多奇思妙想渴望與人分享,我們便為學生搭建這個展示的舞臺。我們鼓勵學生創(chuàng)建各種訓練團隊,有學生童聲合唱團、百人民樂團、學生誦讀隊、校園電視小記者、管樂隊、舞蹈隊、體育訓練隊、書畫社、英語劇社、棋類組、科技組等。這些社團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有了放飛夢想、張揚個性的舞臺,真正地做到“人人有特長、生生都精彩”。
構建情智同育、多元共融的環(huán)境文化
環(huán)境文化建設是無聲的課程,它通過發(fā)現(xiàn)、領悟和陶冶來達到育人的目的。師生的思想和行為也會隨著環(huán)境文化的不斷豐富而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我們圍繞學校文化的核心,在每一層教學區(qū)的走廊里設立了文化長廊。我們自己創(chuàng)意和設計了近百幅彩畫、六百余個人物圖案,給學生提供了一部立體、多彩的教科書,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啟迪。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我們就是要讓學校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教育的意義,學生目之所及,足之所涉,都能受到德行的熏陶,文化的浸染,這不正是打造“精品”嗎?
“和衷共濟”的人性教育,“和而不同”的個性教育,“和合創(chuàng)優(yōu)”的精品教育,構成了教育的“三維世界”,這個“世界”給了師生自信與夢想,讓全體師生體驗到了幸福與快樂。同時,這個“世界”也留給了我們無限探索的空間,它將引領著我們不懈地追求,大膽地探索,因為,在追求理想教育的道路上勇者無畏,智者無疆。
責任編輯/高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