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晶
雖然比之前期望的“轉正”時間晚了將近一個月,但南方科技大學終于獲得了盼望已久的“準生證”。
4月24日,教育部正式發(fā)布消息,批準南方科技大學建立,全日制在校生規(guī)模暫定為8000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被媒體團團包圍,彼時這所被冠以“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大學能否轉正,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面對《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朱校長給出了最快今年3月底轉正的答案。
從2007年3月確立籌建到今天的“轉正”,南方科技大學的去“籌”(建)之路走了5年,下一個5年,南方科技大學會有怎樣的變化?
可以預計的一個趨勢是,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南方科技大學建立之初就設立了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理事長是華潤集團副總經理馬國安。朱清時希望社會捐贈成為學校經費來源主力之一,目前已接收捐款超過200萬元。
南方科技大學的愿望和目標是,從社會募集的資金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學校運轉經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不完全依靠政府財政,才能真正實現去行政化,才能有更大的辦學自主權。
這樣的操作方式也更像國外高校的運作模式,即發(fā)達的基金會和校友會捐款成為學校發(fā)展資金的主要來源。
曾在歐美多家知名大學工作和執(zhí)教過的朱清時十分推崇這一模式,并將哈佛大學的“教授治校”作為南科大未來發(fā)展的目標。
朱清時曾表示,也曾有人向他表達過要捐款1億元,甚至在國外幫助募集100億美元的想法,但前提是希望南方科技大學有一個“穩(wěn)定、可預測的、不受政府干預的前景”,而這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去“籌”。
如今萬事俱備,可以預計,將會有大批民間資本逐步進入。
而且在《教育部關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中也明確要求廣東省和深圳市,進一步加大對南科大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學校新校區(qū)建設速度。
不過機遇與風險并存,下一個5年,有了正式身份和財力支持的南方科技大學是繼續(xù)高舉改革的旗幟,還是逐漸成為一所“中規(guī)中矩”的大學,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話題。
被“同化”甚至是被“招安”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教育部關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廣東省加強對南方科技大學的領導,指導學校全面進行總體規(guī)劃”。
如果朱清時認為香港科技大學還算不上真正的“教授治校”,行政管理色彩還比較重的話,那么真正的“教授治校”的哈佛大學是絕對不會受到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指導。戴著鐐銬跳舞,恐怕還是南方科技大學在下一個5年的真實寫照。
另外,有了正式身份的南方科技大學在今年秋天的招生計劃也不會一下子擴充得太大,朱清時表示,招生會控制在200人以內,原因是新校園今年還不能建成使用。
至于這新一屆的學生會不會參加高考,朱清時回答得更加謹慎:“目前還沒有決定,不過我們即使高考,也只是作為新生的部分成績?!?/p>
毫無疑問,這所高起點、高定位、高關注的大學,能否一步到位地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能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探索出一條獨特的道路?下一個5年,南方科技大學依然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