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初輝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談到教師時說:“教師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設計者?!碧岣叱踔兴枷肫返陆逃诮虒W中的效應,教師要在教學語言的藝術性,運用科學的教法,注重情感教育以及做好教學反饋反思方面,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
一、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遵守語言的規(guī)范性,充分發(fā)揮教學語言藝術的作用,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的效應的必要前提
其一,教學語言要富于藝術感染力,形象生動,娓娓動聽。其二,課堂教學語言要精練,有邏輯性,善于使用鼓勵性語言,掌握批評的藝術。
語言精練要求教師語言簡明扼要,把握主次及重難點,一語中的,有詳有略,詳略得當。思想品德課教師更應該重視提煉教學語言,緊扣教材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言簡意賅,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前后一貫,上下承接,順理成章,合乎邏輯,有的放矢。這樣,學生聽起課來就會感到清晰明白,輕松愉快,而教師就能騰出一定的課時讓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練習,從而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智力,減輕作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效率。而表揚和批評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兩大法寶。正確地運用表揚和批評,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改正缺點或錯誤,健康成長。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批評只是為了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效應的良好要素
初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基礎學科,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啟迪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發(fā)揮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思維習慣,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讓學生“動”起來,積極地參與教學,以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腦“多思”,即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讓學生的口“多說”,即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學習中的問題敢于陳述己見;讓學生的手“多做”,即鼓勵學生勤做學習筆記,寫預習提綱,編制試題,動手解答。
三、思想品德課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的效應的重要核心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彼枷肫返抡n教學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必須以情感作為促進學生個人行為的內(nèi)驅(qū)力,將情感教育貫穿教學之中。
1. 以境啟情
情感具有情境性。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我們常說“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們就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施教內(nèi)容的要求,配合說理而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 表演激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感情可以相互影響。教師的情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把這種真摯的“情”傳遞給學生,進而誘發(fā)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優(yōu)秀的教師在課堂上目光要含情,目光分配要合理,讓目光灑遍教室的每個角落,用和藹親切的目光去捕捉學生的視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在教育著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身教是無聲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工作,它不帶有任何強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帶動學生,具有極大的感染力。
四、應做好教學反饋反思,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效應的有效途徑
首先,反饋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否堅持以學生為本;其次,反思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其三,反思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否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出色完成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任務,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懂得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讓每個學生都沐浴在愛的光輝里,教師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情動人,注重情感教學,使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學生不僅愛師,更會愛學,學好思想品德課的知識,并把思想品德課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普寧市赤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