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冬梅
摘要:人的意識分為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中隱藏巨大力量,素讀經典可引發(fā)潛意識的力量,開發(fā)潛意識的能力,提升記憶力、集中力,發(fā)揮靈感、創(chuàng)造力以及增強身心健康、自然自愈力。
關鍵詞:兒童潛意識素讀右腦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211-01
1潛意識的力量
人的意識分為意識與潛意識。人類具有的所有未知能力都隱藏在潛意識中。目前,全球腦科學家都將目光轉向了潛意識的研究開發(fā)。
潛意識指潛藏在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又稱右腦意識、宇宙意識,《腦內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則稱它為“祖先腦”。潛意識內聚集了人類數百萬年遺傳基因層次的資訊。
本來人類應該能夠運用100%的大腦能力。但在注重意識的傳統教育下,最多只用到了大腦功能的3%,剩余的97%是潛意識層面的能力。一般只是大腦表層意識在工作,處于大腦深層的潛意識受到壓抑,力量不能自由發(fā)揮出來。
在大腦的兩個半球中,右腦有通往深層大腦的回路,打通了它,潛意識層面的能力才會被開發(fā)。人類大腦的左腦是“理性腦”,儲藏人類出生以來通過勤奮學習獲得的所有信息,成為經驗和知識的記憶寶庫,被稱“自身腦”。與之對應,右腦則被稱“祖先腦”。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右腦除掌管形象、旋律、幻想外,還儲存著人類幾百萬年進化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知識與經驗,并把它們變成遺傳因子進行儲存。右腦是人類先天的記憶寶庫,包攬人們生活必須的最重要潛意識本能和自神經系統功能,以及道德、倫理、觀念乃至宇宙規(guī)律等人類獲得的全部信息。意識行為的本能屬于右腦功能范疇。右腦儲存的祖?zhèn)饕蜃樱粩嘣谙蚝蟠粝略撊绾巫?、不該如何做的習慣,這是右腦功能價值之一。
剛出生的嬰兒便會將周圍環(huán)境及生活中經歷的內容記錄、記憶在頭腦中。雖然幼兒毫無意識,然而,他實際上卻在最大限度運用潛在記憶進行繁復多樣的排列和組合。成人也如此,比如學生時代學過的數學或理科知識早已從普通意識中消失,但那些知識依舊完好保留在潛在意識記憶中,它使人在重新學習過去學過的科目時輕松快捷。這主要是潛在意識產生作用的結果。潛在意識是增強思維活動能力的源泉。
在潛在意識中充滿了人出生后獲得的記憶。人的才智更多通過潛在意識的記憶能力,而非通過普通意識的記憶能力來培養(yǎng)。潛在意識的作用在接近0歲的時候有最高素質,在8歲大腦發(fā)育成熟前通過教育使這一素質穩(wěn)定,這時素質的發(fā)展基本結束。因此,在幼兒時期潛在意識才能發(fā)揮最大作用,才能通過環(huán)境獲得最高素質。
2α腦波引導進入潛意識
美國腦科研專家研究發(fā)現,人類大腦中發(fā)揮作用的腦波有四種:α波、β波、δ波、θ波,它們構成大腦的腦電圖(EEG)。其中,β波(14~30赫茲)又稱壓力波,在緊張時出現;α波(8~13赫茲)又稱放松波,身心平靜時出現;θ波又稱瞌睡波(4~7赫茲),在人將要進入睡眠狀態(tài)時出現;δ波(0.5~3.5赫茲)睡著時出現。
當腦波呈現β波時人進入左腦活動狀態(tài),意識活動掩蓋了潛意識活動,此時人的精神處于緊張狀態(tài),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低,易疲勞。當腦波呈現α波時人進入右腦活動狀態(tài),潛意識活動掩蓋了意識活動,此時大腦接收傳遞資訊加快,人清醒放松,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工作學習效率提高,免疫力增強。
我們通常所說的潛意識狀態(tài)即腦波處于α波狀態(tài)。α波連接意識和潛意識,是有效進入潛意識的唯一途徑,是促進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能促進靈感產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強記憶力。大腦充滿α波時人的意識活動受到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活動。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想象等接收傳遞信息。因此,在α波狀態(tài)下人更容易打開右腦,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
α波又分為三種:慢速α波,8~9赫茲,臨睡前頭腦昏沉狀態(tài),意識逐漸走向模糊;中間α波,9~12赫茲,靈感、直覺發(fā)揮威力的狀態(tài),身心輕松而注意力集中;快速α波,12~14赫茲,高度警覺,無暇他顧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可以引導出潛在能力,提升記憶力及集中力,發(fā)揮靈感及創(chuàng)造力,增強身心健康、自然自愈力。
3素讀經典,引發(fā)潛意識的力量
引發(fā)潛意識力量的方法有很多,朗讀和背誦即是其一。所謂素讀,就是不求理解地朗讀和背誦。大量的、反復的朗讀能讓人不知不覺中進入無我狀態(tài),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識達到統一,潛意識的回路打開。
“朗讀時聲音的振動能夠轉化為大腦的運動。生物發(fā)出的聲音一般都是向外發(fā)送的,但是朗讀和背誦時,它所產生的振動音能夠與大腦深層部分發(fā)生共鳴,從而在大腦深處引起變化?!敝夷X專家七田真這樣說過。間腦(丘腦和下丘腦)處于大腦深層部分,這里集中了所有神經,它還控制著所有內分泌腺。朗讀時大腦集中能量變得及其寬大,產生新的突觸,打開最深層的間腦記憶回路。
兒童讀經的理解只誦讀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是左腦的訓練,而實際上,在讀經過程中因為不要求理解而完全放松沒有壓力,同樣的內容反復誦讀,使腦波能夠有效從β波轉為α波。
人是由潛意識支配的,輸入正面信息,行為就會變得積極?!敖浀洹敝械恼Z言都是“和諧的語言”,反復誦讀后成為潛意識刻留存大腦,直接影響人類的思維與行為,因而潛移默化陶冶性情。6歲以前幼兒的認知模式是直接認知外界的刺激,即“直接記憶的模式學習”。幼兒將文化經典智慧烙印在腦細胞的潛意識層,以后進入思考發(fā)育期便以才能、性格表現出來。因此,兒童誦讀經典將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存入腦中,既美化身心又改變氣質,既凈化靈魂又優(yōu)化品格。
參考文獻
[1] 七田真[著],李菁菁[譯].超右腦照相記憶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
[2] 七田真.超右腦照英語學習法[M].??冢耗虾3霭婀?,2003.
[3] 劉夢溪.今天為什么還要閱讀經典[M].中國大學教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