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翠蘋
摘要 希臘羅馬神話,作為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在西方社會流傳極廣,已經(jīng)滲透到了社會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不斷地影響著西方社會文化及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對于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探討希臘羅馬神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別從詞匯、動物和植物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西方的風俗習慣幾個方面入手進行闡釋。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希臘羅馬神話 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國內(nèi)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文化在教學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早在1999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修訂本就規(guī)定: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隨后還強調(diào)“要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文化建設的需要。”并詳細闡述:“外語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有助于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精華,提高文化素養(yǎng)。文化與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語言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提高?!?007年新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繼續(xù)秉承了對于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視。
希臘羅馬神話,作為西方文明的兩個“希字頭”(另一個來源為希伯來圣經(jīng))來源之一,對于西方的文學藝術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些千古流傳的故事,許多已經(jīng)濃縮成生動的比喻和典故,在西方社會流傳極廣,滲透到了社會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不斷地影響著西方社會文化及文學藝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許多人物形象和故事傳說,已根植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詞匯中,有些情節(jié)已經(jīng)演變成西方文化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通過希臘羅馬神話所闡釋的人性的緊張,則為今天西方社會的道德和倫理結構奠定了基礎。(晏立農(nóng)、馬淑琴,2005:3)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補充介紹希臘羅馬神話故事是貫徹教學大綱要求,提高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極好的手段。
1 希臘羅馬神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胡文仲教授在《試論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際研究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從大的方面可以從研究價值觀念和哲學思想入手,但是,對于外語教師來說,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結合外語教學的需要,從與語言教學有關的某些方面從事研究……筆者認為,結合外語教學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進行:
(1)研究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2)研究詞匯缺項;(3)研究有文化內(nèi)涵的人名和地名;(4)研究常用的文學典故;(5)研究語篇結構;(6)研究文體特點;(7)研究語用規(guī)則;(8)研究講話順序;(9)研究非語言交際。(胡文仲,2000:59)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使用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本教材也側重了語言的文化功能。每單元中都會以食品、購物、文化、心理、節(jié)日等方面為主題,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大學英語教學面向的是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與英語專業(yè)學生相比,他們的英語能力稍差。教學目標也與英語專業(yè)學生不同。因此,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希臘羅馬神話和大學英語教學結合起來。
1.1 有關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
現(xiàn)代英語中很多詞匯和短語都來自于希臘羅馬神話。例如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四級詞匯有:graceful:來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美惠三女神(Graces)。她們代表快樂、花朵和光輝,喜愛詩歌、音樂和舞蹈,舉止優(yōu)雅。于是從她們的名字產(chǎn)生了graceful,意為優(yōu)雅的,得體的。英語中小女孩的名字Gracy也源于此。(晏立農(nóng)、馬淑琴,2005:336)
museum:來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繆斯女神(Muses)。她們是掌管藝術的諸神,共九位,分別是歷史、抒情詩、喜?。粮?、田園詩)、悲劇、歌舞、愛情詩、頌歌、天文、史詩。Muses的藝術衍生出單詞music, Muses收藏藝術品的地方就是museum。藝術帶來的快樂便是amuse, amusement。(晏立農(nóng)、馬淑琴,2005:341—342)
panic: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牧神和森林之神潘(Pan)。他受打擾時會大聲吼叫。衍生詞:panic(驚慌,恐慌)。(Room, Adrian, 2003: 267)
Atlantic: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Titans(泰坦)巨神之一阿特拉斯(Atlas),因背叛Zeus(宙斯)被罰在世界的西邊盡頭以雙肩扛天。16世紀地理學家麥卡脫把Atlas擎天圖作為一本地圖冊的卷首插圖。后人爭相效仿, atlas從此有了地圖、地圖集、身負重擔的人的含義。(晏立農(nóng)、馬淑琴,2005:80)
echo: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山林女仙艾科(Echo)。由于她幫助宙斯私下與情人相會,被赫拉懲罰,只能重復別人所說的話。(Osborn, Kevin & Dana Burgess, 2004: 232—234)
1.2 有關動物的文化內(nèi)涵
在《新編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五單元:Animal World中,講述了很多與動物相關的知識。這時,就可以補充一些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動物的短語和故事,既能增加他們的興趣,又加深他們對這些動物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希臘神話中諸神都有自己的圣物。比如說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圣物之一就是貓頭鷹。很多學生很奇怪,為什么在中國被視為不祥征兆的貓頭鷹在英語中卻是“as wise as an owl(非常智慧)”,把關于雅典娜的典故講解給學生,會幫助他們理解,加深他們的印象。相似的例子還有:“as strong as a horse” “as proud as a peacock” 等等,馬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冬的圣物,而孔雀則是奧林匹斯山的王后赫拉的圣物。
1.3 有關植物的文化內(nèi)涵
在希臘羅馬神話中,也涉及到很多植物的產(chǎn)生的故事。它們也賦予了各種植物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僅舉幾例說明:
Narcissus:水仙花。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Narcissus與Echo凄美的愛情故事。Narcissus因愛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溺死。死后長出了水仙花。于是水仙花就有“自戀”的內(nèi)涵。
Rose:玫瑰花是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特(Aphrodite)的圣物,代表著美好的愛情。實際上,它還有另外一個寓意,即秘密。阿芙洛狄特風流韻事很多,她的兒子,小愛神厄洛斯(Eros)為了保護母親的聲譽,給沉默之神哈伯克拉底(Harpocrates)送了一束玫瑰花,請他守口如瓶。哈伯克拉底受了玫瑰花以后就緘默不語了。古羅馬人把玫瑰花當作嚴守秘密的象征,古代德國的宴會廳、會議室的天花板上常畫有或者雕有玫瑰花,用來提醒在場者守口如瓶。英語中也產(chǎn)生了成語“under the rose”意為“秘密地,私下里,暗中”。
Laurel:月桂樹。源于希臘羅馬神話中阿波羅與仙女達芙妮的戀愛故事。達芙妮為了逃避阿波羅,變身成月桂樹。阿波羅取其枝葉編成花冠帶在頭上。由于阿波羅是主管光明、音樂和詩歌之神,歐洲人又把源自阿波羅的月桂樹的桂冠,獻給最有才華的詩人,稱“桂冠詩人”(The Poet Laureate)。(鄭振鐸, 2005:18—22)
1.4 某些習俗的來源
在《新編大學英語》第六單元:A World of Mystery中,講述了很多至今科學也無法解開的謎團。同時,也涉及到了科學之外對于謎團解釋的另一種方法:迷信。在西方國家,從遠古時期流傳下來很多習俗。其中不少就源于古希臘羅馬神話。
西方國家,如果某人說了含有不祥預兆的話,他會趕緊敲一下桌子或者就近的木制家具。這一習俗就來自希臘羅馬神話。神話中認為木頭中居住著小精靈,它們有幫助人們避邪的能力。
奧運會的來歷,也源于希臘神話。剛開始,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古希臘五大運動競技會之一,其目的是紀念逝去的英雄,向他們的亡靈表示敬意。后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奧運會。
1.5 希臘羅馬神話對其他學科的影響
Oedipus Complex 和 Electra Complex都源于希臘羅馬神話。后來被弗洛伊德所應用,成為“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的心理學術語。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許多故事,例如俄狄浦斯的悲劇,女巫美狄亞的命運,赫拉克勒斯的選擇等等,都一直是哲學家思考的命題。對于哲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深刻的影響作用。
2 結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卮┎逡恍┕畔ED羅馬神話故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解《新編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七單元:Choices of Life時,在導入部分,筆者讓學生欣賞了史詩電影《特洛伊》(Troy)的片段: 阿喀琉斯接到奧得修斯的邀請,正在猶豫要不要去參加特洛伊戰(zhàn)爭。他的母親忒提斯與他之間的對話:是選擇光榮的死去還是安享一生?筆者讓學生們分組討論這個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使他們意識到選擇對自己生活的巨大影響,又鍛煉了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讓他們了解了古希臘的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參考文獻
[1] Osborn, Kevin & Dana Burgess.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Classical Mythology [M]. New York: A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Company, 2004.
[2] Room, Adrian.劉佳,夏天注釋. Whos Who in Classical Mythology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 胡文仲.試論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A].王福祥,吳漢櫻.文化與語言[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 晏立農(nóng),馬淑琴.古希臘羅馬神話鑒賞辭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 浙江大學.新編大學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6] 鄭振鐸.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中的戀愛故事[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