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禮勝
理答既是一種教學行為,也是一種教學評價. 它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時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課堂教學“對話”,直接影響學生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和進一步學習,也影響到學生對一節(jié)課,甚至這門功課的興趣與態(tài)度. 教師理答恰當與否,說小一點,關系到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說大一點,關系到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那么,在初中數學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理答呢?
一、適用激勵性理答
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 鼓勵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鞭策先進激勵后進,肯定正確,否定錯誤,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激勵性理答不是簡單的表揚、表揚再表揚,而是善意而恰到好處的激勵,不斷地在學生心中點燃求知的火花,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來,使他們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當愛、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才會產生自我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要求,這是人之常情,更何況處于成長發(fā)展中的青少年呢?
例如,在教學同類項 “100a和200a,240b和60b,5ab2,0.5ab2和-13ab2,-9x2y3和5x2y3分別有什么共同特點?”中,我們有位教師是這樣理答的:
生1:我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單項式所含字母相同.
師:不錯,你已抓住了它們的部分特征,你還能考慮得更完整些嗎?
生2:我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單項式能加在一起.
師:你的發(fā)現(xiàn)更進一步了,請你口答每組的兩個單項式相加的結果.
師:-2x2y3與3x3y2能加在一起嗎?
生3:不能,因為兩個單項式中x的次數不一樣、y的次數也不一樣.
師:該同學不僅注意到每組單項式所含字母相同,而且考慮到字母的指數,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你能完整地表達你的發(fā)現(xiàn)嗎?
生3: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
師:恭喜你發(fā)現(xiàn)了這么重要的規(guī)律!
面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和獨特的見解,該教師沒有回避,而是適時運用鼓勵性的理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追問
學生在教師刨根究底的追問中,深入思考,在小組中討論交流,提高認識.
例如,在教學不等式“已知反比例函數y = ■,當x時,y > 2”中,有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當學生給出去分母解不等式■ > 2時,他沒有貿然否定學生的做法,而是追問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當學生通過去分母來得到解時,他沒有急于評價,而是展示學生的解法:
解:不等式■ > 2.
解:兩邊都乘以x,得2 > 2x. 解之得,x < 1.
該教師再次追問:“上述解法有問題嗎?”這時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形成共識——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一正數時,不等號的方向不變;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一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而上述同乘的符號無法確定,因此不等號的方向也無法確定.
接著該老師又一次追問:“你能糾正上述錯誤解法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學生說可以利用圖像法求解;有的學生想到可以去分母法求解,但要分類討論,即當x > 0和x < 0兩種情況進行研究.
上述追問的目的是讓學生不斷深入了解有關知識,推進學生的深度思考,使他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延遲理答,學會傾聽
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根據教學需要,適時等待,延遲理答,給學生提供思維碰撞與摩擦的機會,為他們留下盡情揮灑的自由空間,讓課堂真正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舞臺.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某同學對方程■ = 4 - ■的解法如下:
去分母,得 3y - 3 = 4 - 10y - 4. ①
移項,得3y - 10y = 4 - 4 - 3. ②
合并同類項,得 -7y = -3. ③
系數化為1,得y = ■. ④
該位教師沒有立刻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默默地傾聽學生們的高見.
生1:第①步就出錯了. 去分母時,分子要加括號,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沒變號.
生2:我覺得第①步還有一個錯誤,4漏乘了12.
生3:第②步又出錯了,移項沒變號.
生4:第④步也出錯了,兩邊都除以-7時,他把-7作為分子了.
師:“同學們,這名同學的錯誤太‘精彩了,它幾乎包含了同學們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犯的錯誤. ”
生5:是的,我只顧去分母,而把單獨一個數漏乘了. 今后我要注意方程兩邊的每一項都要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生6:我變號時搞錯了,以后一定要記住括號前面是“-”號時,去括號時,括號里的各項都要變號.
生7:解方程時,除了注意漏乘、符號等問題,最好將求出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檢驗一下,這樣就知道自己解得到底對不對,如果不對,就從上述易犯的錯誤的幾個方面來檢查.
面對學生如此鮮活的思維和獨特的見解,該老師的適時等待,延遲理答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
四、理答要體現(xiàn)多樣化
學生應答完畢,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來理答. 教師除了運用言語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理答外,還可以使用非言語理答. 包括動作理答,神情理答等,如摸摸學生的頭,一個微笑,豎一下大拇指…….
教師正確、恰當的評價,能激勵學生積極思維,但長期使用一種方法,就會失去其作用. 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多樣化,恰如其分,不斷“推陳出新”,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感到新奇,樂于接受,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心理沒有任何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如:讓學生來評價,生生交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解決不了,再由老師點撥.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課堂理答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藝術,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 作為一線教師,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沉淀,才能讓智慧理答演繹課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