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信息的接收與處理、新知識的構(gòu)建進程和質(zhì)量、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準確精當?shù)脑u價能讓學生倍受鼓舞,幽默風趣的評價能讓學習變得輕松快樂,情真意切的評價則能夠?qū)W生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然而,隨著激勵教學的進一步倡導與實施,作為具有引導功能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也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在教師的常態(tài)課堂上更為突出。
一、重復啰嗦式
一些教師的評價總是簡單地重復學生的回答,比如解釋一個詞語或理解一句話,一學生說了,老師重復了一遍,第二個學生說了,老師又重復了一遍,第三個學生也談了自己的理解,老師還在無味地重復。這類“重復啰嗦式”的評價在日常的教學中經(jīng)??梢?,又很容易被忽視。當然,有時為了強調(diào),偶爾重復是可以的,一旦泛濫就有問題了,不但擠占了本該屬于學生的時間,缺乏藝術(shù)性,如同機械運轉(zhuǎn)的機器,毫無生機與活力,甚至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
教師的評價要少一點重復,多一點拓展和創(chuàng)新。要努力追尋讓學生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評價,真正給學生以情感的激勵,方法的指導,內(nèi)容的明確,思維的觸動,使學生如孫雙金校長所說的那樣“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
二、籠統(tǒng)枯燥式
有人說:表揚是最廉價、最有效的獎品。可是,“你的回答很好”、“不錯”、“棒極了”、“大家給他點掌聲”等成了當前常態(tài)課堂的流行語。細細思量,這類評價因為太過籠統(tǒng),對誰都適用,不能明確地指出究竟為什么說他“好”,又“好”在哪兒,缺乏真情實感,沒有針對性,教師仿佛在表演“脫口秀”。這類評價雖有一定的作用,但更多地還是水過地皮濕般地浮在表面,對學生激勵作用有限,有時還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的浮躁心態(tài)和隨意應付的品格。
實踐證明,只有豐富、生動、有針對性的的評價語言才能讓求知若渴的孩子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亢奮的狀態(tài)。許多名師的精彩課堂給了我們很好的引領(lǐng)。比如“你很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那就把你這樣的理解帶進句子里,讀給我們聽聽。”這樣的富有針對性、飽含真情的評價舉不勝舉,就像點點春雨滋潤著孩子的心田。
三、明褒暗貶式
某次聽一位老師上課,當一名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回答正確時,那位老師高興地說:“他平時成績那么差,今天答對了,大家要向他學習呀?!边@哪里是表揚,分明是另一種傷害!類似這類“明褒暗貶”的表揚也不是個例,例如“誰能比他讀得好”、“今天你讓老師少操了許多心”、“讀得沒有感情,再練練”、“你聽聽別人是怎么讀的,好好學習”等等。
“明褒暗貶式”的評價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會在不經(jīng)意間對學生造成心理的傷害。如果我們換一種表達,結(jié)局可能迥然不同。比如“今天你的表現(xiàn)真出色,只是說得還不夠全面,我請別的同學幫你補充,好嗎?”“很佩服你的勇氣,讓我們再來聽聽其它同學的回答,可以?”等等,像這些親切的話語,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同時又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學生也能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何樂而不為呢?
四、單一呆板式
縱觀一些語文的常態(tài)課堂,在評價形式方面,基本上是語言的“一統(tǒng)天下”,仿佛除了語言就沒有其他方式了。當然,語言評價最簡便最直接,但是如能巧妙地配上體態(tài)語言加以激勵,效果會更好。比如拍一拍學生的肩膀,摸一摸學生的頭,贊許的點頭,鼓勵的微笑,真誠的掌聲……這些對學生都是巨大的激勵。有時候,這種潤物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更能產(chǎn)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于隨意的口頭表揚。
特級教師孫建鋒老師在教學《最大的麥穗》時,巧贈意蘊深刻的銀杏葉和竹葉,并與那位動真情的男生主動擁抱。在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課上,你也總能看到賈老師一會兒翹起大拇指,一會兒鼓掌,一會兒與學生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回答等等,這種能將有聲語和體態(tài)語有機結(jié)合的評價方式,給學生的激勵應該是刻骨銘心的。
生活是多姿的,語文是七彩的,評價也應該是豐富多彩催人奮進的。課堂是師生生命涌動的舞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命鮮活、個性各異的孩子,這就決定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化、復雜化。我們要不斷提高學識修養(yǎng),加強內(nèi)功修煉,及時總結(jié)反思,努力追尋評價的鼓勵性、感染力和藝術(shù)性,讓即時有效的評價真正成為滋潤學生心靈的甘泉,成為開啟學生心智大門的金鑰匙,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長的幸福快樂!
(姜瑩瑩,泗洪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