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xué),江蘇 泰州 225300)
摘要著名作家秦牧曾說過:“一個作家應(yīng)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裝從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比較容易。”作為學(xué)習(xí)寫作的中學(xué)生要注意營造自己的材料倉庫,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秦牧所說的第一倉庫,則是從生活中直接積累素材,而第二個倉庫就是通過讀書,擴大見識,間接積累材料。閱讀是我們收集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guān)鍵詞閱讀;積累;體驗
一個人單靠觀察社會生活,直接獲取材料是有限的。因為時間有限,人的活動范圍有限,世間的萬物,誰也看不全;世上的事情,誰也不可能都親身體驗。只有借助閱讀書籍,我們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識。書籍是縱貫人類歷史、橫貫世界各地的寶庫。無數(shù)人的經(jīng)歷、思想、認(rèn)識和社會自然風(fēng)貌的變化盡在書籍中?!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書籍是人們認(rèn)識廣闊社會、把握世界的窗口。古人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中就講了多讀書的重要?!靶悴挪怀鲩T,能知天下事”靠的就是多讀書。多讀書可以彌補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不足。
俄國作家契訶夫在他的作品《賭》中有下面一段文字:“十五年來,我不停地研究著塵世上的生活。十五年來,我沒有看到過外面的景物,沒有接觸過世人,這是實在的。但是在你給我的書里,我飲過芳香的酒,唱過歌,在森林里獵過鹿和野豬,愛過女人……詩人們天才的魔筆下所描述出來的,飄然像浮云一樣的美女們,常在夜深時來臨,在我的耳畔低敘些奇妙的故事,令我如醉如迷。在你的書里,我爬過埃爾布魯滋山的頂峰,在那里看見日出日落,看見夕陽在天上,在海上,在山脊上幻出紫金色的彩景;在那里我看見過閃電在我頭頂上的云中亮過,我看過綠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澤、城鎮(zhèn);我聆聽過海妖們美妙的歌唱,牧羊神的笛聲;我撫摸過美麗惡魔們的翼膀,她們飛來告訴我一些上帝的事……在你的書里,我曾把自己擲進過無底的深淵,創(chuàng)造過奇跡,燒平過城鎮(zhèn),傳過新的宗教,征服過所有的國家……”
“你給我的書把智慧賜給我,歷史上所有人類思想的精華都壓縮成了一小塊,藏在我的腦子里。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p>
從上面這兩段話,我們看出:書籍所給我們的東西是不言而喻的。既然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是我們獲得寫作素材的一條重要手段,那我們該如何閱讀呢?舒展概括為四個“一點”:“閱讀范圍雜一點,讀書起點高一點,鉆研程度深一點,動筆運用勤一點?!?/p>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他的的文章《讀,是一種幸福》中就說到:“我的寧靜之享受,常在臨睡前,或在旅途中。每天上床后,枕旁無書,我便睡不著,肯定失眠。外出遠(yuǎn)足,什么都可能忘帶,但書是不會忘帶的。書是一個囊括一切的大概念。我最經(jīng)??吹氖侨宋飩饔?、散文、隨筆、雜文、文言小說之類?!蹲x書》、《隨筆》、《讀者》、《人物》、《世界博覽》、《奧秘》都是我喜歡的刊物,是我的人生之友。”
在作者看來,“讀是一種幸福”,“我的寧靜之享受常在臨睡前,或在旅途中……外出遠(yuǎn)足,什么都可能忘帶,但書是不會忘帶的。”可見作者是如此地鐘情于讀書。作者讀的書很“雜”,可謂博覽群書,“《讀書》、《隨筆》、《讀者》《人物》《世界博覽》《奧秘》都是我喜歡的刊物,是我的人生之友?!标P(guān)于讀書的“雜”,很多大家學(xué)者都認(rèn)為讀書的興趣不妨廣泛,涉獵的書籍范圍不要太窄,謹(jǐn)防偏枯,特別是處在求學(xué)時期。我們的中學(xué)生讀書時,也應(yīng)該注意博覽群書,文、史、哲、經(jīng)(濟)、法(律)和自然科學(xué)的,都要讀一點。博采眾長,才能成一家之言。
人的一生是不斷學(xué)習(xí)的一生。魏明倫只有三年級學(xué)歷,但他是中國第一流的劇作家(他的雜文、辭賦在中國大陸也是不鳴則已),他博覽群書,創(chuàng)作上不蹈襲前人,也不重復(fù)自己,他對錢鐘書的著作欽佩得不得了!二月河只有高中文化,他的帝王小說在中國不脛而走;他在40歲以前,讀了諸子百家和《二十四史》,是一位真知灼見的“紅學(xué)家”。
魏明倫、二月河他們的文學(xué)成就,跟他們的大量閱讀很有關(guān)系,可以這樣說,正是他們大量的閱讀,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才成就了他們偉大的作品。
著名作家陳村寫過一篇文章《美在何方》,文中第一段是這樣的“說起來十分奇怪,記憶中對美的覺悟居然是從書本開始”。下面摘錄一些文字,對我們的學(xué)生可能有所啟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我的審美意識是從這里開始的。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是那么純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無須知道翠柳置身何地,無須知道這千秋的滄桑與萬里的景觀?!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痹~兒一蹦一跳的,讀起來眼睛會一閃一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边@是氣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边@是慷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边@是沉甸甸的憂傷。
人漸漸走入景中,將景淹去,留下一點氣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有燕在雙飛,人就立得更孤獨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需要心情。凡俗的我雖然沒有那種超然,卻有對超然的向往……
作者如果沒有平時對古典詩詞的大量閱讀,是很難寫出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破萬卷”是“如有神”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閱讀,我們的筆下才能“活水”源源不斷,下筆才能如有神助。
當(dāng)代中學(xué)生學(xué)習(xí)任務(wù)繁重,閱讀時間很少,有書可讀,而無時間去讀,真讓人同情。但,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中學(xué)生擠出一點時間來,多一點課外閱讀。
赫爾琴曾說過:“別忘記,讀書是取得多方面知識的重要手段?!蓖瑯?,我們學(xué)習(xí)寫作需要大量的閱讀。正如前人所講的“勞于讀書,逸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