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日前,復旦大學一張打著“上課是一種態(tài)度,蹭課是一種追求”標語的蹭課地圖走紅網(wǎng)絡,在這張復旦邯鄲校區(qū)的校區(qū)圖上,圖文并茂地向復旦學子介紹了該校25門精品課程,“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體訓練”、“中醫(yī)文化”、“當代小說選讀”等課程都榜上有名,地圖上甚至詳細列出了這些課程的授課老師、上課時間、地點、推薦人及推薦理由。
誰都不曾想,一張地圖,激起了一番校內(nèi)外的蹭課熱潮,不少其他高校學子慕名而至并在微博上曬蹭課經(jīng),更有不少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校友希望回到母校重溫昔日的校園時光。編輯們也沒閑著,受復旦蹭課地圖的啟發(fā),找人脈、泡論壇、多方打聽、苦做功課,在2012年的歲末為有意愿蹭課、把蹭課當成追求的學子們,精心繪制了5張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的蹭課地圖!
制作本期封面內(nèi)容的時候,我們曾對參與完成復旦蹭課地圖的團隊成員之一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研三的梁嘉穎同學進行過電話采訪,幾日后我的郵箱里收到了一封梁同學的電郵,她寫道:“不曾想,一張地圖受到眾多媒體關注與報道。如今回想起來,此張地圖本源于一個簡單的想法——為新入復旦的同學們制作一張推薦2012~2013學年上半學期課程信息表格,后經(jīng)編輯加工,方才有了這么一副生動的地圖。搭建一個分享平臺與跨學科交流平臺,才是這張地圖本身的應有之義。我們樂于見到其他高校學子提倡共享高校蹭課信息,樂于見到課堂中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共同聆聽學術思想的場景,樂于見到一所大學能有如此的胸懷為他人打開一扇共享課堂的門?!币粡埐湔n地圖雖小,亦有不少遺珠,卻是復旦的學子們對“何為大學”這一問題作出的最好回答。
梁同學還告訴我們,在蹭課地圖推出后,2012年11月8日上海市楊浦區(qū)學習辦推出“學習護照”政策以方便社區(qū)居民進入高校享受圖書館、講座、文藝演出等教育資源。這種舉措從另一個側面也再度證明:大學教育資源本是一種公共產(chǎn)品,其受益對象是社會公眾,任何人都可以對這類資源進行消費。
正如那句“上課是一種態(tài)度,蹭課是一種追求,蹭或不蹭,好課都在那里!”希望我們制作的1.0版本的蹭課地圖能夠?qū)⒈姸喔咝5木氛n程標識、串聯(lián)起來,供同學們按圖索驥,為每個渴望知識的同學敞開一扇門。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一張中國高校蹭課網(wǎng)能夠應運而生。各個高校都能敞開懷抱,不僅歡迎校內(nèi)的學子們,還有高校周邊的同學們甚至是希望重溫校園時光的校友們,回校蹭課。
5張地圖,1期封面文章,這在本刊也尚屬首次。我們編輯的拋磚引玉做得難免有些不足,也許還有很多疏漏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歡迎學子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