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瑞
摘要 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技能。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的交際活動伴隨著人的一生,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初中階段,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到他們走向社會以后的人際交往和事業(yè)成敗。如果一個人有知識、有學問,但不善與人溝通,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就不易分享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 口語交際 中學生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學段的初中生, 在口語交際方面都提出了非常明確、具體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在能夠根據說話的場合和說話的對象,采用文明得體的方式進行交流;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應該做到發(fā)音標準,口齒清楚,進而做到連貫表達,盡量圍繞觀點展開,而不要偏離主題;在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時,要盡量做到內容翔實,在有些時候也可以加些肢體語言,進而更加生動形象;對于一些特定場合的講話,如有準備的發(fā)言或者即席發(fā)言,應該確保觀點明確,并對該觀點進行了充分的表述。設置口語交際課,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理念。要想完成這些目標,需要在初中三年的語文教學中,堅持不懈地進行專項訓練。因此, 要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水平,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該時刻注意把握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機會,只有通過這種長期、艱苦的訓練,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 七年級的“自由式”單向口語訓練
七年級的學生閱歷淺,閱讀量小,接觸事物有限,不知道怎么說,也不知道從哪些方面說起,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太適合進行一些談話之類的雙向交際訓練,而是應該多進行一些“自由式”的單向訓練。讓學生自由單向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進行訓練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打擾學生的訓練,只要適時加以引導就可以了。第一,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白每次訓練的具體要求;第二,對于演講內容予以提示。比如:讓學生作自我介紹,幫助同學們更快地了解自己;或者講講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助于以后同學之間的相處;或者回憶小學時的一位同學或老師,表達對他(她)的懷念;或者介紹自己的父母,抒發(fā)對父母的熱愛、感恩;或者講述一件國內或國外的大事,表現(xiàn)自己對時事的關注。又或者講個笑話,說一句名言,說說自己近來最開心的事情等等都可以。這樣的做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既積累了說話材料,又激發(fā)了說話興趣,活躍了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2 八年級的“命題式”雙向交際訓練
雙向命題式交際訓練是在單向自由演講基礎上的提高。它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適應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心理需求,也是使課堂口語訓練活動深入下去的一種好形式。所謂雙向交際訓練是指每次有兩位學生同時參與的訓練形式。“命題式”訓練階段筆者采取如下三種訓練方法:
(1)同學們輪流提出訓練的題目。課堂口語訓練的組織形式可以以已劃分的語文小組為基本單位,每個小組負責擬定一段時間的演講題目,在訓練結束后由其他組的同學評分,把這種訓練在語文小組間輪流進行,對于最后獲得優(yōu)勝的小組,教師給予適當的獎勵,對于訓練中的不足,教師也要提出中肯的意見。通過這種學生全員參與,教師指點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避免了在演講的過程中出現(xiàn)講大話,講空話的情況,從而使演講的內容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做到言之有物。
(2)教師命題。由于我們的教材中有一部分口語交際內容是沒有交際背景的,所以作為語文老師,就要設計好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真正置身于交際情境之中,互動起來??谡Z交際教學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學生在課堂上要操練盡可能多的口語交際形式,盡可能多地體驗各種場合和文化中的交際行為。為以后走上社會打下更好的基礎。為此筆者設計了一些有關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下的口語交際訓練。雙向交際的對象可以是親人、同學、師生、同事、陌生人。設計的交際情景有:孩子為母親祝賀生日、勸輟學的同學重返學校、同學獲獎表示祝賀、學生到老師家里做客、采訪名人、向陌生人推薦一款產品、問路指路、打電話接電話等等??谡Z交際教學中的交際情境設計,有利于學生熟悉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口語交際場合,有利于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使學生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抽簽演講。這種演講形式對學生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對于提高學生臨場語言的組織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由于演講題目是同學抽簽獲取的,因此事先并不知道演講的具體內容,當學生獲取到演講題目時,由于所給的準備時間有限,學生們必須根據自己的觀點,積極有序地組織口頭語言。
3 九年級的“即興發(fā)揮”多向口語訓練
“即興發(fā)揮”多向口語訓練重點在于即興,完全不需要前期的準備,演講的內容也不受限制,學生可以即興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演講結束后,教師可以邀請其他同學對剛才的演講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圍繞演講者的儀態(tài)、口齒以及演講內容,最后教師可以做總結性發(fā)言,對于演講中表現(xiàn)的一些不足,可以提出適當的改進意見。
4 語文課堂上的“拓展延伸”口語訓練
口語交際教學既要有課前三分鐘的專項訓練,又要貫穿于語文教學中。為此,在教學中要做到,結合語文教學的進度,根據課文體裁編排內容,教師根據對課文的拓展延伸臨時命題,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1)就課文體裁來說,如果課文是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散文和小說,那么口語訓練的表達方式也以記敘為主,七年級的學生可以重點訓練這種體裁;如果課文是說明文,那么口語訓練的表達方式也以說明為主,在八年級的教材上比較集中地選入了一些說明文,所以八年級的學生可以進行一些說明事物特征、介紹某種產品的口語訓練;如果課文是議論文,那么口語訓練的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這種表達方式的口語訓練適合在九年級時進行。可以設計一些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上網的利與弊、開卷一定有益嗎、財富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嗎等等,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學之間互相評議。
(2)就課文內容來說,可按文章主題來設計相應的口語訓練話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的口語訓練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要做好這種形式的演講,學生們必須首先吃透課文的內容,否則就很有可能脫離主題,文不對題;其次學生還必須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否則就只能是照本宣科,毫無深度和新意。
總之,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暢所欲言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克服思想、心理障礙,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通過設計的口語訓練, 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口語交際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的最根本的途徑。
初中三個階段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嘗試表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和積累。語文學習重在平時訓練,日積月累才能逐漸提高。貫穿在課前三分鐘及每一節(jié)語文課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既是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審題能力、構思能力、選材能力的綜合練習,也是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其他學科知識進行的綜合訓練。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學生可以及時交流信息,溝通情感,激發(fā)興趣,拓寬視野,展開競爭,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質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