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權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深受廣大一線教師青睞的讓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困生的表現(xiàn)怎么樣呢?他們對小組合作顯得不怎么熱情,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聽優(yōu)生之任優(yōu)生之。時間一久,形成了優(yōu)秀生“扶搖直上”,他們“飛流直下”的尷尬局面。試問,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困生的有效學習能有幾分?筆者認為,讓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效地學習語文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尊重學困生的意愿,合理安排小組
“孩子所需要的不是愛而是了解?!币虼?,在組建小組時,在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 等原則的基礎上,教師要主動地去了解學困生的真實意愿,合理地安排小組。
在組建學習小組之前,我做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愿意和誰在同一個小組里學習?當你學習有困難時你最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通過調(diào)查,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了解他們真實的意愿,從而讓每個人都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小組。學困生只有對自己的小組感興趣,信任小組里的成員,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習才會有效。反之,如果教師擅自做主為他們安排小組,而這個小組他們不感興趣,那何談有效合作、有效學習呢?筆者認為,尊重學困生的意愿,合理組建小組是促使學困生有效學習的關鍵。
二、糾正思想,正確認識小組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中上等學生在那合作得熱火朝天,而學困生往往是“冷眼旁觀” 。有時即使他們參與進來,也只是做個“三把手”,處理一些“下活”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我想,這與學困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認識有關。俗語說:思想認識決定一切。為此,我們在組建小組之前,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對學困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合作學習,以便其積極、主動、有效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我班有一個叫姜夢的女生,其父母在街上做服裝生意,整天為養(yǎng)家糊口東奔西跑,沒時間對她進行教育,以致成績一塌糊涂。當我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尊重她的意愿把她和她的好朋友李娜、王媛、許涵分在同一個小組。這個小組可以說讓我非常放心,有科代表有班長,唯一落后的就只有她。本來我以為她在小組的幫助下成績會有所改善,可半個學期以來絲毫未有進展。為什么會這樣呢?經(jīng)過了解我才知道,姜夢認為那三位同學是小組核心,自己成績差幫不上忙,還是別添亂子為好。再說他們都是自己的好伙伴,自己的任務完不成他們拿自己也沒有辦法,又不能到老師那去告狀。你看,有了這種思想能在小組中有效地學習嗎?為了讓她對小組合作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我對她講了好多關于小組合作的話題——《學會合作》中樂團的演奏和彩球逃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教育,姜夢逐漸認識到自己也是小組中重要的一分子,就像逃生游戲中的一個彩球。小組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要不等不靠,要與他人通力合作,要為小組的榮譽去奮戰(zhàn)、拼搏。后來,她每次考試都能達到八九十分。
三、教育學困生要學會傾聽
有的學生淪落為學困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會傾聽。課堂上,當教師在那兒講解或?qū)W生匯報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的不想聽,有的不會聽,更多的是聽不出所以然來。
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說過:“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爆F(xiàn)代心理學家也認為:“傾聽,不論是傾聽他人還是接受他人的傾聽在人際關系中都是極為重要的,在雙方體驗的充實和人格的發(fā)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p>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對學困生的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庇迷谶@里就是讓他們多多地去傾聽別人的想法。那么如何使學困生學會傾聽呢?我覺得一要積極鼓勵。教育家陳鶴琴說:“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彼詫Υ龑W困生我們尤其要以鼓勵為主。二要對他們進行指導。如聽別人發(fā)言時自己的眼睛要時刻注視人家,邊聽邊想等。三要教育學困生貴在堅持?!氨鶅鋈叻且蝗罩?,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四、留給學困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我們知道,每一個小組中的成員在思維、情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差異最為明顯的就是優(yōu)秀生的思維能力很強。一個問題出現(xiàn)之后,由于優(yōu)秀生的思維能力太強,學困生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優(yōu)秀生已經(jīng)滔滔不絕了。這樣雖說學困生也能“頓悟”,我覺得多數(shù)情況下是一知半解。優(yōu)秀生的思維敏捷優(yōu)勢往往壓制了學困生的獨立思考。
每次組織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時,我總是要求他們“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里與他人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了明確的合作要求,秩序井然不爭不搶,每個人都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學困生就是再怎么“困”也會有點滴的思考成果。在小組里交流展示時,學困生也能“說上兩句” “湊湊熱鬧” ,不至于成了優(yōu)秀生的“獨奏”。長此以往,學困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信心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五、讓學困生充分展示自我
我們的課堂上,優(yōu)秀生是“金話筒”,大事讓他們說小事也讓他們說,學困生成了十足的聽戲者。學困生經(jīng)過自己絞盡腦汁獨立思考出來的成果也只能在小組里說說罷了,集體匯報交流時又有哪位教師愿意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展示自我呢?最多也只是復述一下優(yōu)秀生的“經(jīng)典語錄”。我們教師生怕他們說不準講不好,鬧出笑話耽誤自己的教學時間、影響自己的教學計劃。難道學困生真的不愿意發(fā)言嗎?事實不是這樣的。
一次鎮(zhèn)優(yōu)質(zhì)課賽課,教師講得眉飛色舞,而發(fā)言老是那幾個優(yōu)生,整堂課成了教師和優(yōu)生間的交流互動。課后我問幾個學困生課堂上為什么不發(fā)言,回答是:“我想說,但怕說錯?!?“我舉手了,老師不理?!痹诤瓦@位上課教師交流時,我問道:“發(fā)言的只是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怎么不叫一些中下水平的學生回答呢?”“他們不舉手我怎么叫他們說!再說他們也說不好,還是聽聽好生是怎么說的吧?!睆膶W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們有強烈的展示自己的愿望,但是教師沒給他們機會。不舉手難道就不能回答問題嗎?不舉手難道就不能給他們機會嗎?我想很多時候是我們教師在作怪,沒有把學困生真正裝在心里。
我想,必須多給學困生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樹立學習的信心,樂于學習,才會有效率可談。他們的發(fā)言可能不到位,可能吞吞吐吐,可能前言不搭后語,做教師的要有耐心,要學會等待。在小組中,學困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和他人討論、交流,必然會有所認識。當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展示時,不能只把機會留給優(yōu)生,要“攤派”給學困生,說得不好不要緊,可說:“坐下來聽聽別人怎么說,好好想一想,我再讓你說好嗎?” 說錯了更不要緊,可說:“×××同學雖然回答錯誤,但能認真思考,學習要的就是思考的過程??!誰來幫助他?”說對了當然更好了,可說:“×××同學回答得真精彩!你真的進步不少??!”
給學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時間和機會,我堅信自我展示的背后就是一個積極的、有效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