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鋒
摘要: 本文分析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性提問存在的一些誤區(qū),提出了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性提問存在的一些誤區(qū)
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課堂提問提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然而,在我們身邊的教學中,課堂提問依然存在著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忽視對問題的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師的提問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問題難度控制不當。導致課堂上“啟而難發(fā)”、“啟而不發(fā)”的局面。
(二)關注了優(yōu)等生,而忽略了后進生?;卮饐栴}往往成了優(yōu)等生展示自己的舞臺。
(三)課堂上往往教師關注了向學生提問題,而忽視了鼓勵學生問老師問題。
(四)提問思考時間過短,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二、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從教學法的角度思考
1.精心設計問點。
(1)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
教師的提問,要講究感情色彩,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鮮的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環(huán)境,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得到迸發(fā)。教師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接受信息不相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特別能打動學生的心。
(2)抓住知識點的坡度提問。
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課堂提問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設計提問要講究坡度。
(3)抓住思維的發(fā)散點提問。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求同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上,強調并重視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的訓練,讓學生盡量提出多種設想,充分假設,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答案。例如: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豐富學生的數(shù)學體驗,對學生的數(shù)學建構無疑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一題多解,就是“求異”,即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和原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
2.把握提問火候。
課堂提問要抓住時機,看準火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提問的課堂時機;二是提問后的等候時間。
提問的課堂時機:一是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fā)、調動的時候;二是學生研究目標不明、思維受阻的時候;三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在提問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總希望學生能對答如流,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師提問后能等候一段時間,那么他們的課堂將出現(xiàn)許多有意義的顯著變化,學生會給出更詳細的答案,學生的成就感明顯增強。
3.選好提問方式。
提問的方式從內容角度說是指問什么樣的問題。如:知識型問題——什么是自然數(shù)?理解型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應用題講的是怎么一回事嗎?應用型問題——你能想辦法算出校園中的香樟樹樹干的半徑嗎?分析型問題——能給同學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綜合型問題——根據(jù)“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你能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改進嗎?說說改進的方案及理由。評價型問題——這種做法你喜歡嗎,說說你的理由?……
提問的方式從形式角度說是怎樣問,一般我們可根據(jù)教學實際選擇以下形式:直問——就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shù)靥岢鰡栴}。曲問——就是轉彎抹角,從側面或反面提出問題。正問——就是從問題的正面設問。反問——就是從問題的反面設問。正問與反問可以促使學生從問題的兩個對立面出發(fā)加深理解,能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進行順向與逆向思維的能力。追問——就是對某一內容或問題,為了使學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問之后又再次提問,窮追不舍,直至學生真正理解為止……
4.及時給予反饋。
有的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對錯與否,不作評價,馬上又提出第二個問題叫學生回答,或者評價含糊其辭,叫學生如墜云霧,摸不著頭腦;或者只說缺點,不說優(yōu)點;或者過早把答案告訴學生,代替學生思維。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學生經過思考、回答后,給予客觀的、鼓勵性的評價或必要的指引。
(二)從心理學的角度思考
“情緒是思維的催化劑”。小學生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緒控制,易被具體情境感染、同化。因此,營造積極的提問氛圍,能有效地感染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維。
1.問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引發(fā)學生思維激情。
提問要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相適應。過易的問題學生不感興趣,反之會使學生感覺高不可攀,喪失信心?,F(xiàn)代教學論研究認為:提問最好問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戰(zhàn)性,將學生思維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達”的憤悱境界,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個個興奮中心,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相關舊知來積極探究。
2.提問要注意趣味性。
根據(jù)兒童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向學生提出一些新穎、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可以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依據(jù)教材,構思既有知識情趣又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
3.提問要面向全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提問活動是全體學生同教師的信息交流,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答問的機會,要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期待,培養(yǎng)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強烈競爭意識,從而營造主動積極的集體思維氛圍,轉而推動每個學生更主觀能動地進行思維活動。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喜悅。例如,對優(yōu)等生提問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理解性的、發(fā)散性的、綜合性的問題,激勵其鉆研;中等生則以一般性問題,助其掌握、鞏固知識、提高學趣,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情緒;而后進生宜問一些淺顯的,如簡單判斷性、敘述性的,比較直觀的問題,并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啟發(fā)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發(fā)思維的激情。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huán)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課堂提問活動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認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讓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波瀾起伏,使學生真正體會智力角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