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麗
摘要 文章通過對于小學語文重要性的概述,指出小學語文古典詩詞學習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更好的學習小學語文詩詞的方法,即做好課前預習、使用多樣教學方式、課后機動留作業(yè)。
關鍵詞 小學語文;詩詞;語言文字
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的一門學科,語文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語文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從小的方面來說,關乎一個人的成長,從大的方面說,關乎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因此,學習語文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學學習是基礎性的學習,基礎打好了,才能在未來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詩詞在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不少,學好了詩詞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那么該如何幫助同學們學好詩詞呢?筆者就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望各位同仁給出意見或建議。
一、做好課前預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讓他們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就是學好文字。漢字如果認識不全,就更不能說理解與掌握了。因此,課前預習生字詞就顯得很重要,尤其是對于古詩詞來說,本來就與現(xiàn)在的意思有出入,字詞理解不了,對于詩歌的理解更無從談起。教師應當適當?shù)匾龑W生們學習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字詞,我就經(jīng)常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引導同學們做好字詞的預習工作。比如在講王維的詩歌《送元二使安西》之前,我就設計了關于字詞的教學目標。即檢查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教學之前,我就發(fā)現(xiàn)這首詩中的“渭”部分學生是不認識的。為了使同學們認識這個字,我還專門查了字典和詞典,希望經(jīng)過這次課使同學們能夠記住這個字。其中“渭”字我是這樣和同學們解釋的:“渭城朝雨沮輕塵這旬詩中,渭字是帶三點水的,文字是左右結構,水字旁,可知渭字是和水相關的,是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陜西省,會涇水入黃河。有一句成語是這樣說的涇渭分明,這個渭字和我們所講的意思是一樣的。相信同學們都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吧,電視劇《西游記》中魏徵夢中斬殺涇河龍王的事同學們應該都有印象,涇渭分明就是說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边@樣教學預習不僅使得同學們明白了“渭”字的含義,還拓展了語文知識,將知識拓展到“涇渭分明”這個詞與古典名著《西游記》上,可謂是一舉三得。所以,在學習古詩之時,檢查他們的識字能力,應為教學的重點之一。只有在認識生字的基礎上,認真朗讀,記住字形,在把詩讀流利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背誦。
二、使用多樣教學方式,進入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進入教學。視頻教學、語音教學等多媒體教學方式都可以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詩詞教學過程中。比如在講解詩詞《舟夜書所見》時我就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運用課件,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舟夜書所見》時,針對學生了解河(海)面漁火知識過少和“燈光”與“滿河星”之間的關系不易理解的特點,結合“根據(jù)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美麗畫面”的要求,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多媒體課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漁船點著孤零零的一盞漁燈,仿佛螢火蟲的光亮,從遠處緩緩駛來,那情景非常寧靜;陣陣微風漾起層層細浪,原來那點亮光散開成河面閃爍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以動畫演示畫面,不但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燈光”與“滿天星”之間的關系,而且使學牛受到美的熏陶,為進一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做了鋪墊。接下來,我又運用了范讀,強化詩所烘托的意境。當學生看到“月黑”“孤光”“一點”等詞后,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到這首詩表達的也應為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其實不然。為強化詩所表達的意境,我在學生初步理解詩意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教師范讀文章,邊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通過老師的范讀和課件演示,同學們悟出了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夜色中水面漁火景象的贊美。
三、布置課后作業(yè),調(diào)動學生綜合能力
必要的課后作業(yè)可以鞏固學生們的課堂所學,因此,留課后作業(yè)是每一位教師用來幫助同學們鞏固知識的必要手段。但是, 課后作業(yè)的方式卻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來實現(xiàn)不同的轉(zhuǎn)變。這種留作業(yè)的方式可以大大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在講完王維的詩詞《送元二使安西》后,我就根據(jù)王維詩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讓同學們回憶拓展知識,果然,同學們背出了《山居秋暝》《竹里館》《鹿柴》《嗚嗚澗》四首。課上我還引導同學們針對本課所講的《送元二使安西》進行詩畫的理解,在課上閉上眼睛細細體味“渭城朝雨汜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畫藝術。然后在課下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作業(yè),即根據(jù)自己對詩的理解,回家畫一幅畫,并在背面用鉛筆題詩。明天課前同桌根據(jù)畫的內(nèi)容,猜測所畫的詩,并點評是否畫出了詩意,不當之后加以糾正。教材要求的內(nèi)容不多,我竟用了整整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些老師可能會說,為了積累、運用一首詩,何必浪費那么多時間?對此,我有不同的觀點。課本無非是一個例子,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引向課堂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只要能夠讓孩子們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并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我覺得都值。另外,背誦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教學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導學生對詩的鞏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我覺得在這方面多花點兒時間值,所以,進行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總之,小學語文詩詞的教學是一項重大并且有深遠意義的活動,學好中國的古典詩詞,對于學生的語文發(fā)展以及學生們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大有裨益。只要我們掌握了必要和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那么幫助小學生掌握語文古代詩詞就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