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分層;學生;教學目標;授課;練習;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4-0039-01
一、實施分層教學,學生分層對待
對學生進行分層,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綜合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掌握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后,將學生按1:2:1的比例分為學優(yōu)生(A層)、中等生(B層)、學困生(C層)三個不同層次。學生分層后,在教學中若能因材施教,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對A層學生主要是:“望著他們走”,即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不需過多指導;對B層學生主要是:“指著他們走”,即重在點撥,適時指導;對C層學生主要是:“扶著他們走”,即重點輔導,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耐心、細致地輔導。
二、分層制訂學習目標
在設計一堂課時,教師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理解教學內(nèi)容。注重新、舊知識間的銜接,把教學難點分成幾個小知識點。然后結(ji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要求他們理解和熟記所學的內(nèi)容,熟練解答課本中的例題和習題,并能說出算理,會做相關的思考題;對大多數(shù)中等生,要求理解和熟記所學的內(nèi)容,掌握課本中的例題和習題,能說出算理,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變式題;對于學困生,只要求他們學好課本上的基本知識點。能解答基本的、單一的、帶有模仿性的習題。
三、分層授課
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法指導。對C層學生,應以教師的教為主,引導他們通過模仿教材中判斷推理的方法做習題,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點,改變他們以往在課堂上“陪讀”的角色;對于B層學生,要引導他們學會多觀察、勤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刻苦鉆研上下工夫,通過練習,誘導他們上升到A層次;對于A層學生,應放手讓他們自學,鼓勵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啟發(fā)他們舉一反三,加深所學知識的深度。
四、分層設計練習
在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科學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引導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內(nèi)得到充分發(fā)展,使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1.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一般來說。每節(jié)課的習題是由基本練習、綜合練習和拓展練習組成?;揪毩暿菍W生應全部掌握的基礎知識,要求每個學生都做;綜合練習要求A層學生必須做,B層學生和C層學生可以選擇做:拓展練習著重突出思考性、創(chuàng)造性方面的要求,可以讓A層學生進行思考、練習。
2.同一練習分層要求。有些習題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要求,對C層學生可以只要求一題一解,就題論題,落實大綱要求,對B層和A層的學生則要求能一題多解。
3.分層設計作業(yè)題。與例題配套的基本題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A層和B層學生要求他們獨立完成,C層學生要通過教師指導完成;而對于選做題、思考題等只要求A層學生做。
五、分層評價學生
首先。教師要真誠地、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學生。要看到學生經(jīng)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其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C層學生,要尋找其閃光點,盡量多表揚、鼓勵;對B層學生,要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對A層學生。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同時要注意的是,評價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變化的,是動態(tài)的,要及時調(diào)整層次,使學生都有升級的可能。具體做法是:如果A層中的某些學生成績下降,還不如B層中的某些學生,就把A層中成績下降的學生調(diào)換到B層。而將B層中成績進步的學生調(diào)換到A層;同樣,C層學生經(jīng)過努力成績進步了,也可以調(diào)換到B層,B層學生成績退步的也可以調(diào)換到C層。這樣,通過評價,使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到高一層次,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低一層次,從而形成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