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梅
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作文“容顏枯槁”、“衣衫襤褸”,令人目不忍睹,這是中考作文的大忌。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作文賞心悅目、令觀者動容呢?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將自己的作文扮“靚”。
一、巧扮秀“眉”
亮麗的標題,就像女子精心修飾的雙眉,讓人一瞥之間,頓生好感。特別是考場作文,亮麗的標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響閱卷老師對文章的評分。下述幾種方法,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嘗試一下。
(1)巧借名句或歌詞。如“怎一個愁字了得”,“就這樣被你征服”,“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等等。
(2)投人所好。如“關于一塊香蕉皮的終極報告”。
(3)妙用修辭。如“眼睛上的窗簾”,“糖醋排骨有點酸”。
(4)反彈琵琶。如“近墨者未必黑”“鐵杵定要磨成針?”“雨后就能天晴”,等等。如,同樣是寫放晚學,下雨天母親來學校接自己的。各人擬題不同,《雨中情》、《雨中“云”》、《那陣雨下在我心里》、《在雨中》、《愛伴我同行》、《那場彩色雨》、《雨啊,我想和你說》、《風中有朵雨做的“云”》、《傘下日出傘外雨》、《一邊下雨一邊太陽》、《太陽雨》、《那把最美的傘》、《雨中的溫暖》、《音樂雨》。
二、巧敷“脂粉”
言猶面也。如果文章的語言枯燥乏味,蒼白無力,整篇文章就會黯然失色。而且近年來,中考作文對語言表達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準確通順,還要求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文句有意蘊”,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多錘煉自己的語言,讓作文“濃妝淡抹總相宜”。下述方法是學生給作文“美容”必不可少的“化妝品”。
1.推敲用詞
在動詞、形容詞、語氣詞等的運用上,要辨清詞義、范圍、感情色彩的細微差別,選用最恰當?shù)脑~語,努力做到“一字傳神”。同時,要注意詞語的活用,采用大詞小用,小詞大用、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成語活用等。再現(xiàn)特定的情景、特殊的感情。如,魯迅的《藤野先生》中的對清朝留學生辮子的描寫“實在標致極了”,作者用反語表達了強烈的憤懣、諷刺之情。這個詞語“標致”里面包含了文章的背景,作者離開東京的原因,后來為什么棄醫(yī)從文,幾乎包含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2.大膽用修飾
很多同學的語句只有干巴巴的主干成分,如果恰當?shù)匾远ㄕZ、狀語、補語加以修飾,從事物的數(shù)量、色彩、形態(tài)、性質(zhì)等方面進行細致刻畫,語句就會大為增色。如《紫藤蘿瀑布》中,“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按髼l幅”寫出了紫藤蘿的多,茂盛。“銀光”寫出在陽光下的紫藤蘿在風中微微舞動的樣子?!疤舳骸睂懗隽嘶顫姟⒉徽J輸。整句話細膩地寫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淺,顯得亮麗可愛,玲瓏剔透,既富有動感,又富有情趣。
3.靈活用句式
在行文中交錯使用長短句、整散句,可以使句型錯落有致,節(jié)奏富于變化,營造出參差美、勻稱美。
4.適時用修辭
恰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引用,可使文章或形象生動、或親切活潑、或氣勢磅礴、或風趣幽默、或意蘊深厚。如《紫藤蘿瀑布》中,“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用帆和船艙的比喻,細致地描寫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tài),顯得生機勃勃。比作笑容,更顯得美好可愛,也抒發(fā)了喜悅的心情。
三、巧著“新衣”
文章新穎獨特的文體,精妙別致的結(jié)構猶如女子搭配恰當,剪裁適度的著裝,讓人耳目一新。因此,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在文體和結(jié)構上大膽創(chuàng)新:在文體上,可以用一條線索貫穿起相關材料,運用“彩線串珠法”。如《棗核》一文結(jié)構精巧,首先表現(xiàn)在用“棗核”設置懸念。作者由索要棗核起筆,開篇設置懸念:用途蹊蹺。朋友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用途卻秘而不宣,還故弄玄虛,使懸念更吸引人關注,直到踏訪后花園談話中才說明要棗核的原因,解開懸念。結(jié)構精巧還表現(xiàn)在用“棗核”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棗核,把相距萬里的人連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鄉(xiāng)連在一起。幾枚生棗核在異國的土地上,“總布胡同”那座小院將同“北?!币坏莱霈F(xiàn)在朋友眼前,給游子的心添一點慰藉。讀到后來,誰都能看出,在美籍華人的心目中,這幾枚棗核的“分量”簡直等于故鄉(xiāng)故土,棗核是一條敘事的線索,更是一條凝聚著鄉(xiāng)情的感情線索。在結(jié)構上,可以在文中反復使用同一句話或同一段落,運用“回還反復法”;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在課文中出現(xiàn)七次,都以設問的形式出現(xiàn),并形成七個排比段,在修辭上叫間隔反復。第一段中起總提作用,后幾段起提示說明角度和內(nèi)容的作用,使文章層次清楚,中心突出,節(jié)奏明快,增添文章語言的美感,增加了說明文的藝術色彩??梢杂锰釂柡妥鞔鹦问絹斫M成文章的結(jié)構運用“亦問亦答法”;可以用三四個大的段落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將幾件事或幾個側(cè)面圍繞一個主題并列或交錯展開,運用“多水并流法”;可以通過設置懸念,巧合等方式展開情節(jié),運用波瀾起伏法;還可用排比構段、對比構段,等等。
俗語云:“三分長相,七分打扮?!苯?jīng)過上述一番修飾,涌現(xiàn)在學生筆端的將不再是“風鬟鬢影的灰姑娘”,而是“顧盼生輝的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