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TPR是totalphysicalrespons的縮寫,可以譯為“完全肢體反應(yīng)教學法”或“全身反應(yīng)教學法”,是由美國加州的心理學家詹姆士·阿歇爾提出來的。它是指教師以口頭指令給予指示,并輔以肢體動作示范幫助學習者了解指令的意義,等其充分了解語句的意義時,再以肢體動作作出正確的回應(yīng)。它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提倡在一種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個感覺器官,盡量讓學生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利用眼、耳、口、手實現(xiàn)全身動作反應(yīng),加深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不需要準備特別的教學設(shè)備,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讓農(nóng)村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口說英語,利用較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TPR教學法適應(yīng)性強,可用性廣,尤其在我們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上更能發(fā)揮其巨大作用。下面我將以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作簡要闡釋。
一、單詞和短語教學
如,在教學生學習身體部位的名稱——head(頭)、eye(眼睛)、nose(鼻子)、mouth(嘴巴)、leg(腿)、hand(手)、foot(腳)時,我邊說邊指著自己相應(yīng)的身體部位進行演示,然后采用TPR教學法,我說:“Touch your hand”,讓學生做出反應(yīng)。連續(xù)反復幾次,學生既掌握了讀音,也理解了詞義,隨后再請一位或幾位學生代替我當“小老師”,帶著學生演練,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行動反應(yīng)”進行語言交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教學短語時,也可以應(yīng)用,如教學“sing a song”時可以即興唱一小段歌曲,讓學生耳目一新;教學“clean the window”時,可以拿起清潔巾去擦玻璃,然后鼓勵學生一邊說一邊做,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短語教學采用TPR教學法,學生學習興趣高,理解、掌握短語也快。
二、語法教學
對兒童的語法教學,還僅僅是直感性的,同樣要以行為動作來表達它的含義,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應(yīng)。特別是祈使句的語法教學,適宜采用此法。如,教祈使句的肯定與否定時,如“openthedoor”,“Don't openthedoor ”,“close the book”,“Don't close the book”,把句子的音、情、意通過肯定與否定的行為動作充分表達出來,學生聽得入神,反應(yīng)迅速準確,達到能理解、表達、記住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課文教學
TPR教學法亦適用于課文教學。如,pep教材第6冊b部分——Let'stalk。
這篇短文有大量的發(fā)口令與動作反應(yīng)的內(nèi)容,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后,教師再帶讀幾遍,此時,學生記憶不深,那么我就先抽幾個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根據(jù)我的口令做出反應(yīng),然后再讓全班的學生做出反應(yīng)。Teacher: turn left, then go straight, it is on the left.(學生做出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通過這樣的教學,同學們對課文內(nèi)容就基本掌握了。
四、課堂管理與課上交流
農(nóng)村的孩子除了在英語課堂能夠接觸英語以外,其他的時間接觸英語的機會基本沒有,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yīng)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外語教學中應(yīng)盡可能少用母語,這有利于加強課堂管理,強化學生應(yīng)用口語的能力。根據(jù)TPR教學法,我在上課時都是用英語組織教學,為了能讓學生理解意思就一邊說一邊加以肢體語言,學生就會一目了然了。如,“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45”、“write the letter”、“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drow adog”……
同時,鼓勵學生用簡短英語配以肢體語言回答問題,如“I know”、“you are welcome”“this way please”……用英語組織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課堂管理,活躍課堂氣氛,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鍛煉聽說能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用英語回答,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讓TPR教學法走進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有助于學生對課堂用語的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聽講效果;有利于單詞的理解、記憶及運用,強化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有利于農(nóng)村孩子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為他們將來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