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樹
〔關鍵詞〕初三學生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設計理念】
悅納自我是發(fā)展形成正確自我意識的核心和關鍵。一個人只有自我接納,才能為他人所接納;也只有欣然接納自我,才能自重自愛,珍惜自己的個性和聲譽。悅納自我就是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成功或是失敗。要平靜而理智地對待自己的長短優(yōu)劣,要樂觀開朗,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不消極回避自身的現(xiàn)狀,自欺欺人,更不以哀怨、自責甚至厭惡來否定自己。在自我悅納的基礎上,培養(yǎng)自信、自立、自強、自主的心理品質,從而發(fā)展自我、更新自我。
本節(jié)心理活動課通過將游戲與調查結合,巧妙地導入主題,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與自我防御心理,同時也了解了學生對自我評價的大致情況,并通過一系列設計的活動,讓學生學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接受自己,喜歡自己,產(chǎn)生正向的自我評價,增加學生的價值感,讓學生每天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了解不能接納自己的危害。
2.情感目標:體驗自我價值感,接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
3.能力目標:學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學會每天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
【活動對象】初三學生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準備】課件,裝有鏡子的黑盒子。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教師示范:用手勢“V”表示“同意”;握拳表示“不同意”;雙手交叉表示“不清楚”“不表態(tài)”。
教師請學生用手勢表達自己對下列句子的想法:
1.我沒有什么缺點和不足,我覺得自己很完美。
2.我覺得自己有一點缺點和不足。
3.我覺得自己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
4.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要求:在用手勢回答問題時,注意觀察別人的手勢,看看有多少人和自己有相同的想法。
教師注意觀察,簡單記錄每種情況學生的人數(shù)。
設計意圖:游戲與調查結合,不但能巧妙地導入主題,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與自我防御心理,同時也有助于了解學生自我評價的情況。提問內容緊扣主題,與手勢的結合自然有趣,有利于創(chuàng)設安全、開放、輕松的輔導氛圍。
二、神秘的黑匣子
教師導語:老師手中是一個黑匣子,里面藏了老師的一個小秘密,這就是老師最喜歡的同學,有沒有同學想上來看一看?有一個條件:上來看的同學一定要保持沉默,為老師保密,請其他同學猜猜他是誰?
活動程序:
1. 請學生上講臺看,但不能泄露答案,讓臺下的學生猜。
2. 教師提問上來的學生:看清楚里面的人了么?有什么感受呢?你喜歡他么?
3. 學生繼續(xù)猜,最后教師公布答案,請大家談活動感受。
4. 展示本課主題:為自己喝彩——悅納自我
設計意圖:以鏡子作為道具,加深學生對自我概念的認識,有利于輔導氛圍的創(chuàng)設與輔導活動的深入開展,同時游戲的神秘性能夠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引入主題“悅納自我”時留給學生的印象會非常深刻。
三、競賽
導語:大家來算算這一組算式的結果,看看誰算得最快。
36×35×34×33×32×31×30/(7×6×5×4×3×2×1)=
學生比賽;
展示結果:8347680;
猜猜:誰知道這組算式算的是什么?
這是中福利彩票36選7的排列組合,是買福利彩票中獎率的算式,也就是說,我們買福利彩票中頭獎的概率是八百萬分之一。
提問:
(1)看到這組數(shù)字你有什么想法?
(2)如果這樣一個概率降臨到你的身上,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教師小結:如果“中福利彩票頭獎”這樣的小概率事件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我們會欣喜若狂,因為這多么難得,八百多萬種組合,就剛好被自己碰上,太開心了!
讓我們再來看第二組數(shù)據(jù):1:500000000(5億分之一)
這個概率比上個概率還要小得多,但是你就是這個概率的中獎者!你是否想過,在你誕生之前就已經(jīng)打贏了多少戰(zhàn)役?在受精過程中,卵子通常只有一個,精子的數(shù)量卻大得驚人,精子和卵子結合前,精子們要經(jīng)歷一場激烈的競賽,獲勝者才能獲得與卵子結合的機會。你是一個多么特殊的人,為了你,數(shù)以億計的精子參加了激烈的競爭,只有一個獲得了勝利,那就是你!你是如此的特殊與獨一無二,不可替代!
設計意圖:通過概率對比和了解受孕過程,感受自己是多么的幸運、特殊,是如此地獨一無二和無可代替,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和自豪感。
四、故事
心理學家畢淑敏在一次講座中提問在場的所有人,有沒有人為自己的相貌自卑?全場只有一個女孩高高舉起了手,畢淑敏很納悶:這個女孩肌膚如凝雪,黑發(fā)如瀑布,唇紅齒白,大大的水靈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高挺的鼻子,整個臉非常精致,身材高挑,幾乎無懈可擊,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孩為什么會為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呢?她到底對自己的哪一部分不滿意呢?畢淑敏非常好奇,于是在講座散場后,畢淑敏把女孩拉到一邊:“你能告訴我,你到底對自己身體的哪一部分不滿意嗎?”女孩左右望望,看四周無人,便掀起嘴唇露出牙齒,對畢淑敏說:“畢老師,你看,我左邊的上面的第6顆牙齒長得不好看!”
討論:自由發(fā)表對故事的感想,想象女孩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你喜歡和這樣的女孩交往嗎?
多媒體展示:即使太陽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憾?!ǘ恚┸嚑柲嵫┓蛩够?/p>
教師小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魯迅先生身高不足160厘米,以現(xiàn)代人的標準,他是標準的二級殘廢;舟舟是個小指揮家,可智力低下;古龍才高八斗,卻相貌丑陋……每個人身上都有種種不完美,如果你過于苛求挑剔自己,那么你永遠不會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太陽亦有黑點,人豈可沒有缺陷?我們只有從內心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坦然地展示真實的自己,才能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你喜歡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你珍視自己,別人才會珍視你。
設計意圖:針對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存在對自己不滿意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故事能讓學生體會無法正視自身缺點,過于苛求自己的種種害處,通過聯(lián)想和討論得出的出結果,會讓學生體會更深刻。
五、案例
導入:上面故事中的女孩,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這樣的例子:
案例一:廣州某大學女生因為減肥失敗自殺。(容貌)
案例二:北交大的一位學生因為考試不合格跳樓自殺。(才能)
教師小結:接納自我,不光指接納自己容貌體態(tài)的不完美和缺陷,也包括容許自己有能力的不足。接納自我,意味著承認“人無完人”,容許自己犯錯誤,給自己改過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接納自我,是指既不妄自菲薄,自慚形穢,也不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設計意圖: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接納自己缺陷的真實例子(容貌和能力兩方面),說明不接納自己的危害。
六、故事“天使的吻痕”
有一個年輕的男士,臉上有一道褐色的疤痕,疤很深很長,從眼角一直延伸到嘴角,使原本英俊的臉變得十分猙獰,每次人們?yōu)樗纳屏己筒湃A折服后,都會替他深深惋惜:這原本是多么英俊的臉龐??!如果沒有這道疤痕,這位男人該多么完美??!而這位男士卻說:“正是因為這道疤痕,才能使只見過我一次的人對我印象深刻?。∵@是天使的吻痕!”這位男士撫摸著他的疤痕,笑容燦爛無比。
思考:為什么這位男士把難看的疤痕看做是天使的吻痕?你認為他喜歡他自己嗎?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種種缺陷和不完美,我之所以為我,是因為我和其他人不同,我有我自身的特色。悅納自我不僅是接受現(xiàn)實的自己,也是一種自我欣賞,它不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也不是欣賞自己的缺點,而是欣賞有缺點的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每天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
設計意圖:與上一故事做對比,引導學生學會接受現(xiàn)實中不完美的自我。
七、作業(yè):
對自己的外貌瑕疵給予積極賦意(自己想不出來積極的賦意,可請同學、朋友、家長、老師幫忙)
設計意圖:青春期的學生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貌,過分關注往往使學生放大自己的外貌缺陷,陷入自卑。對自己的外貌瑕疵給予積極賦意,能引導學生正面地看待自己的外在缺陷,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學生接納自己,重拾信心。
點評
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初中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的沖突,自我意識發(fā)展面臨著較多的困惑,如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體態(tài)面貌過于在意等。因此,在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初中學生進行良好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關鍵而且必要。本課程很好地應用了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通過讓學生體驗自我價值感,學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珍愛自己,學會悅納自己。教育目標具體清晰、清楚明確,設計過程非常巧妙,以游戲與調查結合的方式導入主題,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與自我防御,又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可謂一舉兩得。選取的故事有趣又引人深思,活動設計神秘又有吸引力,整個輔導方案散發(fā)著濃濃的趣味和深深的意味,每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情感都有較強的觸動和啟發(fā),同時教師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拿捏非常到位,對學生的情感引導非常深入。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完善自我認識,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使學生在輔導過程中對自己有了更多的正性評價。
點評者:梁劍玲,廣東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學研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中山市教育學會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理事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民眾中學,中山,528441)
編輯 / 于 洪 黃才玲 終校 / 何 妍